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富商沈萬三,二人之間也曾有過一段故事。
因為朱元璋小時候被那些無良富商欺騙過,還被騙得很慘,是以他對于天下所有的商人都沒有好感,尤其是這個沈萬三。
朱元璋與沈萬三之間有過什麼恩怨?沈萬三最後的結局如何?
敵人的朋友也是敵人
朱元璋統一天下的途中,先是把元軍趕得遠遠的,然後又回頭除掉了長江以南最大的同行——陳友諒。
除掉陳友諒之後,長江以南的地區幾乎全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下了。因為還有幾個比較小的同行沒歸順,朱元璋計劃着,将這幾塊小地方收複就可以安排着稱帝了。
朱元璋帶領着大軍,摧枯拉朽一般除掉了那幾個同行,隻剩下一個張士誠還在苟延殘喘。
但是張士誠也是命不久矣,因為張士誠的部隊一路潰敗,完全不是朱元璋大軍的對手。
最終,張士誠隻能退進蘇州城,試圖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張士誠帶着軍隊進入蘇州城,朱元璋則帶領着大軍将蘇州城圍了個水洩不通,朱元璋并沒有急于攻城。
因為在不久之前,蘇州城内的富商們集資将蘇州城加強了一遍。
現在的蘇州城非常緊固,不僅大門比之前結實,城牆都比原來高了。
富商們本來是想着抵擋元兵的,但是他們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朱元璋,居然真的把元兵給打跑了。
如今這堅固的蘇州城,倒是讓這張士誠占了便宜。
朱元璋見蘇州城如此堅固,便沒有下令攻城。反正張士誠也不過是守着一座孤城罷了,他總有彈盡糧絕的時候。
于是,朱元璋下令全軍,就地駐紮,等待敵軍自己出城投降。
朱元璋這一駐紮,城裡的張士誠可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就怕朱元璋将他困在這城裡,因為他們的軍糧就隻夠吃一個月的了。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糧食問題,那還不如現在就出城投降。
朱元璋打的也是這個主意,他料定張士誠的軍隊倉皇撤退,肯定不會帶上很多的糧食。
如今,朱元璋将蘇州城圍得嚴嚴實實,張士誠的軍隊就隻能靠着那點糧食等死了。就算他要從城裡百姓手中搶糧,他也撐不了多久。
就在張士誠發愁的時候,有個人前來拜見他,這個人正是蘇州城裡的富商沈萬三。
沈萬三的父親靠着買賣糧食起家,沈萬三接手之後,在買賣糧食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業務。他一下子成為聞名全國的大富翁,據說富可敵國。
而他來拜見張士誠,為的就是解決張士誠如今的糧食危機。
作為天下聞名的糧商,沈萬三的糧倉裡存着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再加上跟着沈萬三一起做起來的那些糧商,他們的庫房裡肯定也有不少。
沈萬三這次來,就是想将這些糧食全都送給張士誠。
張士誠頓時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蘇州城裡的百姓居然對他這麼好。他發誓,如果他們能活下來,以後肯定會報答這些人的。
于是,在沈萬三他們的支援下,張士誠大軍足足堅持了九個月,差點就把外面的朱元璋給等着急了。
九個月後,為了保全蘇州城,張士誠走出城門,自刎而死,期間并未發生戰鬥。
而朱元璋進城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尋找張士誠能夠堅持九個月的原因。
朱元璋不相信張士誠能夠堅持這麼長的時間,是以肯定是這城裡有人幫了他。
朱元璋現在就要把這個人找出來,然後将他碎屍萬段。
朱元璋去問張士誠的士兵,但是這些士兵誰都不願意說,就算朱元璋動用了大刑也沒問出來。最後,他隻能是在蘇州城張榜,能供出此人的有賞錢。
沈萬三知道自己不能一直躲着,朱元璋早晚能找到他,還是去主動認錯比較好。
敵人的朋友也能變朋友?
沈萬三想好理由之後,便去了朱元璋暫住的地方。在那裡,他承認了自己就是給張士誠提供糧食的人。
朱元璋有點驚訝,他沒想到這個人居然這麼快就自己跳出來了,他還以為得過段時間才現身呢。朱元璋雖然挺欽佩沈萬三的勇氣,但是他依然對沈萬三沒什麼好感。
朱元璋詢問沈萬三:“你為什麼要給張士誠的軍隊提供糧食?你跟他什麼關系?”
沈萬三也是據實回答:“我跟張士誠不熟,我給他糧食是為了拯救這一城的百姓。”
朱元璋不明白了,你給張士誠糧食,跟全城的百姓有什麼關系?他還以為這是沈萬三找的借口。
沈萬三對朱元璋說:“如果我不主動送給張士誠糧食,等他們沒有東西吃了之後,必然會縱兵搶糧。到那時,庫房裡的糧食肯定會被搶得一粒都不剩,全城百姓家裡的糧食也難逃厄運。如果是那樣,你們肯定不會這麼容易就進城的,城裡的狀況也不會這麼好。”
朱元璋細想了一下,确實是這個道理。
沈萬三他們先把糧食“都”交出來,既能阻止張士誠他們搶糧,又能讓他們不好意思出手欺負百姓。畢竟他時常跟老百姓打交道,不想讓他們受欺負。
朱元璋現在雖然已經沒有那麼生氣了,但是他肯定不吃這個啞巴虧,他要想個辦法,懲罰一下沈萬三。
正在這時,朱元璋的妻子,也就是馬皇後走進了屋裡,跟朱元璋說起了有關定都的事。
如今張士誠已死,大片的江山已經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裡,如今的朱元璋已經有稱帝的資格了。朱元璋本來想将都城定在應天,因為這裡對于朱元璋來說非常有意義。
但是經過實地勘察之後,大臣們一緻認為不應該将都城定在應天。
因為應天城的城牆因為多年的戰争,已經有多處損壞。就算是完好的地方,也已經老化了。如果把都城定在這樣一個地方,肯定會存在隐患。
馬皇後對朱元璋說:“現在咱們剛建國,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去修那麼多城牆,你看咱們是不是換個地方?”
這話被坐在一旁的沈萬三聽到了,于是他自告奮勇,承擔了修繕城牆的費用,并保證修得比之前還好。
朱元璋也答應了,反正自己可沒逼他,是他自己要付錢的。
敵人終究還是敵人
半年之後,應天城的城牆修繕完畢,而沈萬三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修城牆的錢和人都是他出的,這也算是給朱元璋賠罪了。
沈萬三還以為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朱元璋就不會為難他了,但是他還是想多了。
沈萬三見朱元璋還是不肯原諒自己,隻好在蘇州城最大的酒樓,置辦了一大桌子菜,邀請朱元璋前來赴宴。
朱元璋也是抱着一個“送上門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态前去赴了宴,沈萬三早就等在了那裡。
朱元璋這次來的目的,除了吃飽飯以外,其實還有一個,他想要找機會把沈萬三給除掉。
雖然沈萬三給朱元璋辦了很多事,但是朱元璋還是對他不放心,總想着除掉他。
朱元璋和沈萬三吃得正歡,店小二又端來了一盤菜,二人定睛一看,居然是一盤豬腳。
這下可讓朱元璋找到了機會,他指着那盤豬腳問道:“沈萬三,這盤是什麼菜啊?”
沈萬三剛要脫口而出,瞬間反應過來,并刹住了車。
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底如何給朱元璋解釋“豬腳”呢?當着朱元璋的面,“豬”這個字可是萬萬不能說的。
沈萬三深思片刻,終于想出來了該如何回答朱元璋。沈萬三指着那盤豬腳說:“這盤菜名叫萬三蹄。”
朱元璋見自己的計劃敗露,心裡知道沈萬三已經開始戒備了。是以,在之後吃飯的時候,他沒有再為難沈萬三,但是朱元璋是真心不喜歡沈萬三。
之後朱元璋登基,昭告天下,他要犒賞三軍,給每位士兵發賞錢。
沈萬三聽說朱元璋又要用錢,于是又站了出來,說這犒賞大軍的錢他可以出。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沈萬三情商非常低,他完全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這犒賞士兵的錢是誰都能出的嗎?肯定是朱元璋自己犒賞軍隊啊,你沈萬三出錢算是怎麼回事?
朱元璋認為沈萬三在故意挑釁他,于是就把沈萬三抓進了大牢,擇日處斬。
這時,馬皇後攔住了朱元璋:“這個沈萬三又沒有違反法律,皇帝對一個無罪之人用此大刑,恐怕有些不妥。”
于是朱元璋又把沈萬三給放了,然後将他們一家人發配到了邊境,沈萬三也死在了那裡。
沈萬三的一生成也有錢,敗也有錢。他的錢能讓朱元璋放他一馬,也能讓朱元璋要了他的命。不過沈萬三這麼慘的主要原因,其實并不在他,主要還是朱元璋對富商的成見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