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太多的人的認知我不知道是被封閉了還是就喜歡用膝蓋去思考,一直說電車取代燃油車是不争的事實,是大勢所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我真不知道他這個不争的事實是從哪裡得來的,這還沒成事實呢就能鼓吹成事實而且還能是不争的事實。這些人還總是說都2024年了,都什麼年代了還買燃油車是不是傻,其實我是打心眼裡覺得,凡是能說出這句話的人都是被人徹底洗腦了,這可不是認知高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認知的問題,他就沒想過,雖然現在是2024了,但是不是趨勢也要看世界這個大的整體是不是也變了,是不是也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在變。
如果全都在朝着這一個方向變,那說明這個方向至少不會是錯的,如果是單獨一個地區推出的某種所謂趨勢他也隻能代表他的這一個點,這就并不算是個趨勢,因為你不可能說就我們自己聰明,而别人都傻,隻要這種新生事物符合推動時代進步的特點,缺點少,并且有希望趨于成熟,那麼這種新生事物就會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起碼會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再說了,就以往的世界慣例來看,往往有潛在優勢的所有新技術都不容易被别人仿制,特點是首先要用于軍事方面,而現在凡是軍用車輛基本沒有用電的這是為什麼?,說到這裡有些人肯定不服氣,他會說:軍艦潛艇有很多不都是用電的嗎,其實對于這點我相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軍艦潛艇之是以用電驅動隻是為了隐蔽潛行而已,而且世界所有國家的潛艇和大部分艦船都是電驅動,并且都必須保留燃油發動機用以發電,看看我們的新航母福建艦,它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回事不就一目了然了嗎?是加油的好還是充電的好其實都不用想,你就看軍隊用車和政府機關用車用的是燃油還是用電就可以了。
是以說,絕不要聽任何人去鼓吹,其次電車與燃油車他壓根也不是同一個産品的更新疊代,他們之間并沒有可比性,也不會存在誰能取代誰的邏輯,再比如,我們雖然在二十年前就有了電磁爐、電飯鍋、電炒勺,但之後為什麼還要一直用天然氣呢?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呢?然而天然氣這麼多年不僅沒有被取代而且還一直是占絕對優勢,是個主流還不可或缺,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很簡單,這些電磁爐電炒勺等等也隻能是天然氣的一個輔助而已,絕不會成為代替天然氣的一個唯一替代品,因為這些廚房電器都有自己的缺陷,這些電器在天然氣的巨大優勢面前可有可無,而天然氣卻不能沒有,這就好比現在的軍用車和政府機關用車,你不可能用電車來取代,就因為現在的電車不僅不能做到像燃油車那樣的随心所欲,而且其安全性還有待提高,因為圍繞着電池這塊就是個難以逾越的火焰山。
現在的問題不是燃油車不好,也不是電車就是一個絕對好的趨勢,而是一種區域性的戰略行為,我們暫且不論國家戰略,就燃油車與電車從實用性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段位,目前電車能看得見的唯一的優勢就是起步快和加裝配置更容易,改變布局更友善而已,智不智能的其實與我們當今這個時代來講還為時尚早,隻是一種讓普通消費者眼前一亮的一個噱頭而已,至于說省不省錢那還要分環境、分地區、分場景、分誰在用,經濟性是否比燃油車要好最終還要看其整個的生命周期,但目前來說從整個生命周期的經濟性來看,電車絲毫不占任何優勢,并且它不能像燃油車那樣會對所有的消費者在任何使用環境中一視同仁,電動車在生命周期内給購車者所帶來的用車焦慮要遠超燃油車,并且電動車在溫差相差幾十度的南北地區,所給駕駛員帶來的這種焦慮也是不盡相同的,無論南北都有焦慮,隻是多少而已。
比如在南方比較溫暖的地區可能更适合電車一些,焦慮就少一些,而在北方比較寒冷的地區焦慮則要多一些,經常在充電續航等方面給駕乘人員帶來不便,我并不是說電車絕對不能用,而是說電車與燃油車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不僅是續航,單單在安全性穩定性方面就差得遠,這也是為什麼大陸的軍用車輛軍用裝備直到現在為止也無法使用這種電驅動車的原因,另外大陸的政府機關用車之是以還不能推廣電車也是因為這個道理,總之我算是看透了,現在買電車的基本就三種人,第一種都是跑出租跑網約車和兼職網約車的,這些網約車計程車占到了電車銷量的百分之六十,第二種頭腦發熱糊裡糊塗的就買了電車的那些人,這些人占了電車銷量的百分之二十,第三種是那些不差錢的,買個電車就當玩具玩玩,這些人也占了電車銷量的百分之二十,那最後我請問大家:如果您已經買了電車,那麼您是這三種人其中的那種人呢,或者您正想買車會不會買電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