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好的商場,改姓外資了

一個月前,萬科名下有一家合資企業,悄悄完成了股權變更——

上海星信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萬科旗下的商業地産平台——印力集團,持有上海星信曼50%的股權。

另外一半的股權,由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持有。

上海星信曼,開發及持有了一個商業項目——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

這是印力旗下最核心的商場之一,據說去年的銷售額高達46億。

在萬科開發營運的兩百多個商業項目裡,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貢獻的收入排名第二,僅次于上海七寶萬科廣場。

這個商場由印力集團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共同開發持有,是兩家商業巨頭在中國内地合作的第二個項目。

他們合作的第一個商業項目,就是上海七寶萬科廣場。

2020年,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開業時,成為上海最大的單體商業購物中心。

在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項目上,印力集團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持股比例,原本各占一半。

但上個月,印力集團悄悄把上海星信曼48%的股權,轉讓給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這樣一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持股比例提高到了98%,印力集團僅保留了2%的權益。

據說,在股權轉讓之後,印力集團還會通過小股操盤的模式,繼續參與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的營運管理。

也就是說,印力集團隻是想把手上持有的項目股權拿出來換錢,融資需求明顯強于退出意願。

由于房地産持續下行,資金壓力也已經傳導至萬科身上。

最好的商場,改姓外資了

今年四月份,在股東大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作了反思——

“過去萬科做的轉型探索類業務比較多,雖然大多做得不錯,但是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

“萬科今天的部分壓力,就來自于公司把開發業務的資金用于經營性業務,從結果來看,公司的資源并沒有那麼充分。”

“我們必須再次聚焦在核心業務上,公司的資源沒法做到全部業務都能照顧好,是以這個時候必須要做取舍。”

“除了住宅開發、物業管理、租賃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三項主業外,萬科将退出其他業務,清理和轉讓非主業的财務投資。”

“堅決大力度推進商辦等大宗資産交易,計劃每年完成兩百億。”

郁亮的言下之意,哪怕是最核心的商場,也要擺上貨架了。

你手上缺錢,即便掏空家底,把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換錢,也賣不到高價。

因為别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落井下石、抄底撿漏。

過去二十年,内地樓市的每一輪下行周期,外資都嗅到了抄底加倉的機會。

年初,萬科已經把旗下最核心、收入貢獻最多的商業項目——上海七寶萬科廣場賣掉了。

這個商場也是由萬科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合作開發。

三年前,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将其持有上海七寶萬科廣場的一半權益,賣給了來自香港的房地産投資信托基金——領展。

當時,上海七寶萬科廣場的市場估值将近66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給了不到3%的折扣,領展出價将近28億接盤。

時隔三年後,萬科同樣選擇把項目剩下的另一半權益,賣給領展。

此時,上海七寶萬科廣場的市場估值,已經超過了70億。

但萬科與領展商定的項目價值,隻有52億,相當于打了七折。

最終,領展以不到24億的代價,就從萬科手上收購了上海七寶萬科廣場剩下的一半權益。

于是,上海七寶萬科廣場的全部權益,都歸了領展。

領展完成收購以後,這個商場很快就改名了——上海七寶領展廣場。

萬科的痕迹,已經被悄悄抹除了。

隻用了半年時間,萬科旗下最核心的兩大商場,全都落入了外資的兜裡。

最好的商場,改姓外資了

不止是萬科,另一家開發商——遠洋集團,也在割肉賣掉它旗下最值錢的商業項目。

上個月,在印力集團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出售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48%權益的同一時間,已經陷入債務違約的遠洋集團,将其持有北京頤堤港二期的全部權益,出售給了中國人壽及太古地産。

香港上市的太古地産,原本就持有北京頤堤港二期35%的權益。

此次進一步收購15%的權益後,它已經獲得了這個項目将近一半的權益。

北京頤堤港二期,是遠洋集團旗下最有開發價值的商業項目之一。

盡管還處于開發建設階段,并未開業營運,但市場估值就已經高達122億。

在出售之前,遠洋集團是北京頤堤港二期的最大股東,持有項目權益比例将近65%。

到現在,北京頤堤港二期的淨資産為84億。

而遠洋集團與中國人壽、太古地産商定的股權代價,還不到39億,相當于打了七折。

在北京頤堤港二期項目上,作為最大股東,遠洋集團已經投入了63億。

這次從項目上退出,它屬于虧本出售,将會産生多達18億的虧損。

但由于債務違約及資金壓力,遠洋集團還是選擇割肉賣掉了。

最好的商場,改姓外資了

2022年底,它就已經以超過55億的代價,把它旗下另一個核心商業項目——成都遠洋太古裡的一半權益,出售給了太古地産。

小編查了下,當時成都遠洋太古裡的市場估值高達123億。

據說,去年整個商場的銷售額達到了115億,在全國前十大購物中心裡,它排名第六。

在成都,光怪陸離、霓虹閃爍的成都遠洋太古裡,更是數一數二的網紅打卡地。

很多人心目中,它算是昂貴、土豪、有錢的代名詞。

太古地産接盤項目全部權益後,也悄悄抹掉了遠洋集團的痕迹,這個商場從此改名成都太古裡。

這一輪樓市下行,内地開發商深受重挫。

為了回流現金,他們不得不賣掉手上最值錢的商業資産。

很多有價值的商業項目,從拿地開發到開業營運,内地開發商花了一二十年時間,才得以孵化、培育、沉澱下來。

現在,隻能選擇打折乃至虧損賣掉,拱手于人。

成都遠洋太古裡、上海七寶萬科廣場、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北京頤堤港二期,這些大城市裡最好的商場,從此都改姓外資了。

... ...

稿源 | 拾遺地

作者 | 十一弟

#萬科##上海身邊事##太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