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夏津文史資料》第一輯(1983年4月),楊長信、王建民搜集整理,原标題《楊老鷹覆滅記》
如介意“廣告解鎖”,請移步度娘同名号。
正文
楊老鷹,原名繼俊,号英賢,夏津縣城西北二屯人,自幼父母雙亡,叔父把他養大。
一、老鷹名字的來由及含義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對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把部隊一再向南撤退。駐在河北一帶的國民黨第二十九軍,也就是宋哲元的部隊,也随之南撤,一些地痞、流氓、土匪、雜頑趁機紛紛興起,打着抗日的旗号,組織什麼“義勇軍”、“聯合團”等各霸一方,使華北地區形成無政府狀态。真是兵荒馬亂,人民不得安甯。
當時在夏津縣境内,以朱緒武為首的所謂“義勇軍”,也打着抗日的旗号,到各村要錢、征糧,欺壓良善,如果違抗,他們就舞刀動槍加倍強征。搞的貧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飽肚,民不聊生。“義勇軍”的這種行徑,就連地主、富農也憤憤不滿,他們的财産同樣也被這夥所謂抗日的“義勇軍”搶奪,在這種形勢下,二、三屯一帶的地主、富農出槍拿錢成立了以楊繼俊、徐步營(徐先州)為首的聯防武裝,後來叫民團,抗擊義勇軍,并提出哪村願出人、出槍、拿錢就和那村聯防,老百姓誰不願過個安居樂業的日子,于是各村百姓及地主、富農都來參加聯防,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參和聯防的就有十幾個村莊,群衆達千餘人。
一九三七年九、十月間,朱緒武帶領他的“義勇軍”全部人馬二百餘人,到二、三屯一帶搶東西,在此正遇上楊繼俊、徐步營的聯防團,“義勇軍”的人馬全部被楊團圍住,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一仗,“義勇軍”死傷大半,剩下的人馬突圍逃跑、潰散。消滅了“義勇軍”楊繼俊和徐步營,名聲四揚,威懾一方。人們給他二人起了這樣的外号:楊繼俊叫楊老鷹,徐步營叫徐二細狗(因徐身瘦細高排行老二)還寓意鷹犬配合逮兔子,兔子跑不了,老鷹也就由此而得名了,這是原意。後來随着楊團力量壯大,民團的性質也起了變化,老鷹及其民團也就和他的罪惡聯在一起,成為貶義的,兇狠惡毒的一隻老鹭。
二、搶燒大于莊,兇相畢露
楊老鷹坐地二屯,稱霸一方,附近地方自衛組織也都得聽他的。一九三八年,大于莊的地痞、流氓,放局聚賭,把夏津城北一帶的貫賭分子,召來大肆賭博。
當時在八方塔有地方自衛臨時區政府,由區長劉欽之和區武裝教練孫井司二人帶領自衛隊到大于莊抓局,該村黃沙會的首徒一擁而上,下了自衛隊的槍,捆起區長和教練,把他們押解到學校,把孫井司砍死。楊老鷹聽後大怒,以給孫報仇為名,第二天天剛發亮,便帶領民團包圍了大于莊,先向村内打了一排子槍,見無人抵抗,便一擁而進,楊下令挨戶搜查,放火燒了學校和部分民宅,在搜查中,抓住了一名叫周海泉的中年男人,經審問周海泉是黃沙會的人,二話沒說就槍殺了。
殺死周海泉還不算完,又下令套車拉東西,團丁們挨家挨戶,翻箱倒櫃,砸鍋摔盆,亂拿亂搶,吓的婦女孩子失魂落魄,哭喊聲連天,有的婦女心疼東西上前阻攔,被團丁們舉打腳踢臭罵一頓,大于莊人喊雞鳴,馬嘶犬吠,亂成一團。
楊老膺把大于莊糟踏一頓,搶劫一空,還讓給孫井司賠款,按每畝耕地攤肆至陸元錢給孫井司,算“賠罪金”,就這樣楊老鷹才算善罷甘休。
三、投靠張八師
“七七”事變之後,蔣介石為了儲存自己的勢力,對付共産黨,他不括抗日本侵略者,斷送了整個華北。
一九三八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了夏津縣境,到處燒殺豔掠,蹂躏百姓,抓壯丁修炮樓,無惡不作,日本侵略者還豢養了一些僞軍漢奸,替日本強盜賣命,扶持起傀儡僞政府為日寇辦事,中國面臨着亡國的危險,廣大人民膽戰心驚,過着亡國奴的生活。就在這危難之際,以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産黨号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一緻抗日,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開展了敵後遊擊戰争,當時夏津縣隻有地下黨組織(縣委書記陳劍同志)還沒有武裝力量,于是地下黨員組織通過共産黨張伯儒同志在楊老膺部做敵工工作,争取楊老鷹走抗日的道路,當時楊老鷹不反對共産黨,他的口号是保護二、三屯一帶的安全。經地下黨組織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楊才一度表示抗日。時值日本侵略者盤踞在夏津縣城,經常派出大隊人馬到城外掃蕩,到處燒殺搶掠,氣勢洶洶,不可一世,楊老鷹看到八路軍力量弱小,怕吃虧,想找個強大的靠山,于一九三九年秋就渡河到了棗強吳家候塔一帶。當時占據棗強的是石友三部暫綿第八師,師長就是惡貫滿盈的張棟臣(張八師)。土匪出身的張棟臣也正在打楊的主義,楊老鷹到此沒住多久,張就派自己的心腹楊的好友王玉華前去請楊到張部作書。楊看張八師的力量雄厚,又有石友三做後盾,楊也正想讨好張八師,是以王玉華一請他便去了。楊一到張部,張棟臣便高接遠迎,美味住肴盛情款待,就這樣二人在酒席宴前拜了把兄弟,便将楊部民團編入八師三十二團,從此楊老鷹有恃無恐,成為禍國殃民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
四、賣國求榮當漢奸
在共産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之下,張學良、楊虎城兩将軍把蔣介石扣押在西安,逼迫蔣介石答應了抗日,可是他并沒有抗日行動,卻一貫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國民黨石友三部按着蔣介石的這一政策,在河北和八路軍制造摩擦。一九四O年,共産黨決定反擊叛軍,把石友三趕出河北去,就在一九四〇年的春夏間,八路軍的反石鬥争開始了,經過幾個大戰役把石友三全部趕出了河北,鞏固了抗日根據地。
張八師和楊老膺的三十二團在反石大軍的追擊下,于臨清破廟一帶又交了戰,楊團被打的潢不成軍。老好巨滑的楊老膺,一看大勢不好,便帶殘部回到夏津,張伯儒同志又找楊再三做工作,楊答應投靠八路軍,經請示軍分區,随将楊團改編成運河遊擊隊獨立支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楊老鷹并非真投八路,決心抗日。時隔不久,夏津縣僞政府縣長王俊卿派孫慶文找楊密談,說明縣長怎樣的器重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密談,達成了交易,就在一九四O年的秋後,楊老鷹又投靠了僞軍,駐進夏津縣城,成為王四金牙(王俊卿)忠實的奴才,替日僞政府效勞,當了鐵杆漢奸。
五、反共決心大,殘害百姓兇
楊老鷹投靠了日僞政府,王俊卿露出了金光獠牙,為了利用楊老鷹替僞政府賣命,給楊在城裡建設了公館,搬來了家眷,以享天樂。還有一個手槍班護随,以保安全。成立了騎兵隊,聽楊指揮,有幾個得力幹将,李成江(騎兵隊長)、邵鵬飛(隊長)、李延山(隊長)韓富忠、單家瑞、李桂林、王以林等聽他唆使。
還有一個替楊老鷹出謀劃策的高參王先生,總共約有三百人。楊老鷹受寵後,便死心踏地的為王四金牙的僞政府賣命。
1、一九四一年,八路軍個分隊,在隊長李炳剛同志的帶領下,來夏津做開辟工作,被小張莊僞區部發覺,馬上報告了的政府,讓俊卿便派楊老鷹去圍剿,楊老鷹親統騎兵隊出了發,在孫舉莊(孫女莊)一帶交了戰,打了一陣,分隊邊打邊退,迅速轉移到運西去了,雙方都沒有傷亡。
2、一九四一年秋天,楊老鷹部下邵鵬飛報告說,閻廟住有五個帶槍的人,可能是八路,楊就親領騎兵三十多人,步兵三十多人趕往閻廟,包圍了這五個人住的院子,楊的人馬在明處,這五人在暗處,打了一陣子,打死了楊的一個護兵(許萬俠),楊老鷹惱羞成怒,用強大的火力封住了院子,想沖進去抓住五人,給許報仇。可院内這五人頂住了楊的幾次沖擊,五人突圍幾次,也都被楊的密集火力所阻擋,打的十分激烈。最後五人打的沒有子彈了,被楊老鷹活捉,帶回城裡,在南門外被槍殺了。
當這次戰鬥結束之後,閻廟僞鄉長,為讨好楊老鷹,派人給楊部人馬送吃的,以表示祝賀戰鬥的勝利。本村一個農民在僞鄉長的迫使下,去送饅頭。誰知這一個無辜的農民被楊老鷹的護兵李桂林(許萬俠的把兄弟)開槍打死了,嘴裡還說:“不打死幾個,難出我胸中這口氣。”
3、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夏津地下縣委帶領抗日工作團,秘密向廣大農民群衆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鼓舞人民堅定抗日信心,堅持黨提出的遊擊戰争,并帶領群衆和日僞漢奸作殊死的鬥争。夏莊夏行溫是抗日工作團的成員,因被本村楊部漢奸李桂林知道,報告給楊老鷹,楊便帶領李桂林、許萬祥等去抓夏行溫。正在田間幹活的夏行溫被楊老鷹活活打死在田間,楊老鷹為斬草除根,閩進村裡,又把夏的兩個兒子殺死。楊老鷹真可謂滅絕人性的劊子手。
4、楊老鷹為效忠日僞政府,對百姓敲詐勒索,今天摧,明天征款,抓民伕,挖壕溝修炮樓,欺壓百姓,強占民宅。為修三屯一個炮樓,就強占民宅十幾戶,民房四十多間,使這十多戶的人,無家可歸,家破人亡。本村楊吉春、管本善、商慶榮在一起說了幾句對楊老鷹不滿的話,被楊知道,懷恨在心,于一九四二年的一天晚上,楊鷹帶領二十多名漢奸,分别闖進三個農民的家裡,砸門破窗,抓走了三人,拉出村外就拴在了馬脖子上向西拖去,如果誰跟不上,就用槍托砸,一路上商慶榮被砸斷腿,他們三人邊跟着馬跑邊罵:“楊老鷹你不是中國人,是日本的奴才,王四金牙的走狗,是中國人的敗類。”楊老鷹大怒,拖到運河灘上把三人槍殺了。殺死三人後,楊老鷹為穩住民心,說三人通匪(通八路),殺他們是維護治安。并揚言“誰反對我楊某就和他三一樣”。楊吉春死後,抛下一家老小四口,老母親悲憤交加,含恨而死,妻子兒女流落他鄉。其他兩家也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楊老鷹這個罪惡多端的漢奸,殺死了無數無辜百姓,欠下了夏津人民累累血債。
六、伏擊楊老鷹
随着形勢的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力量逐漸增強,各地的日僞漢奸時常受到八路軍的打擊和圍殲,一九四三年秋天,為進一步消滅日僞軍的有生力量,八路軍把武城縣城團團圈住,使武城的日僞漢奸膽戰心驚,連忙向各縣日僞求援,為解武城之圍,清平、博平、高唐、臨清、夏津等地出動了七、八百人,由大漢奸楊老鷹帶領,前去武城解圍,一路上燒殺、搶掠、殘害百姓。隊伍開到武城解了武城之圍,把武城的僞縣長和僞政府人員護送到舊城之後,楊老鷹在傳回的路上被八路軍十九團伏擊。
圍困武城的八路軍得知五、六個縣的僞軍來增援,便陸續撤離,八路軍十九團撤到武城縣的朱官屯一帶埋伏起來,等楊老鷹帶領人馬進入伏擊圈後,十九團伏兵四起,把楊老鷹部人馬全部包圍在一片蕃薯地裡,當時正是秋天,八路軍十九團占居有利地勢,全是玉米地和高梁地,這時敵人在明處,十九團在暗處,敵人聞有槍聲,隻見兵馬倒下死亡,卻見不到八路軍的蹤影,漢奸僞軍亂成一團,東逃西竄,處處挨打,楊老鷹抵抗了一陣,便帶部外人馬抱頭鼠竄,李成江帶領剩下的部分人馬,妄圖頑抗,終因十九團槍彈密集,敵僞趴在蕃薯地呈擡不起頭來,隻得喊話投降。這一漂亮的伏擊戰打死敵人二、三十名,打傷和俘虜敵人上百名;還繳獲了一些槍支彈藥、馬匹等。俘虜的敵僞軍經教育後釋放。
七、老鷹斃命
中國共産黨上司着八路軍、新四軍和廣大人民群衆,經過七、八年的抗日戰争,形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壯大了抗日武裝力量,使日本侵略者一步步走向滅亡,終被淹沒在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九四五年五、六月間,盤踞在臨清的日軍,在抗日軍民的沉重打擊下,逃到夏津來,和夏津的日僞軍合兵一處。八路軍十九團和夏津縣獨立團為誘敵出城,消滅日僞軍的有生力量,在一九四五年七月的一天,天還未亮,把城北小張莊的一個僞據點拔掉了,這時城裡的鬼子漢奸聽到槍聲後,知道他們的據點被圍。王四金牙便召集兵馬,準備出城解圍、接應。僞軍漢奸連遭打擊,士氣不振,誰都不敢帶兵應戰,最後楊老鷹說了話“四哥(指王四金牙)沒人保你我保你,沒人敢去我去”。王四金牙喜出望外,說好:我給你三百人和你的騎兵隊一同出發,還有皇軍一同去。敵人出動了,鬼子漢奸五、六百人,氣勢洶洶,向城北小張莊進發,這時敵人有兩個目的,一是解小張莊據點之圍,二是想消滅圍打據點的八路軍。
當楊老鷹的人馬來到有八路軍十九團、獨立團埋伏的李樓和七裡屯之間時,突然槍彈齊發,猛烈的火力向敵人掃去,使敵人亂做一團,楊老鷹被打的懵頭轉向,等回過味來知道中了八路軍主力部隊的埋伏之後,已死傷大半,楊老鷹也右臂中彈,還想頑抗,在八路軍十九團、獨立團機槍、步槍、手榴彈的猛烈打擊下,卻無力還擊,已成為甕中之鼈。日本鬼子的“武士道精神”也不見了,大部分都在八路軍的槍彈下作了鬼,這一伏擊戰,從早晨打到中午,日僞漢奸幾乎全部被殲,大漢奸楊老鷹也未逃脫死亡的下場,隻有他的臭名将遺臭萬年。
注:徐步營是楊團的參謀,暗與八路軍有聯系。有抗日民族感。
資料來源:
《夏津文史資料》第一輯(198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