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據美國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7月5日,意大利企業部長阿道夫·烏爾索通路北京,通路過程中,烏爾索在華期間,會見了許多中國的政界和商界人士,言談舉止中頻頻釋放善意,他還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意大利和中國會在未來達成一個更高等級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會是兩國外交的新階段,也是兩國發展的新階段,我覺得現在是時候做的更好了,我們始終相信這一點。”
這番話将意大利渴望與中國建立長期良好外交關系的願望暴露無遺,烏爾索很明顯是受到了意大利高層指派,這個人是誰自然也不必多說,她就是意大利總理焦爾吉娅·梅洛尼。
其實意大利向中國示好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就說今年,年初的時候意大利主動退出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種種迹象表明,意大利新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難堪。
但中國也并未有報複心理,相反,中國選擇了跟意大利“好聚好散”,因為當初“一帶一路”計劃剛剛開啟的時候,歐盟中第一個加入的國家就是意大利,相對的,意大利也從這份計劃中獲得了很多機會,中意雙邊貿易資料在當時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
對于意大利政府來說,這當然是樂見其成的事情,畢竟誰會嫌錢多呢。可他們的做法,以及和中國交往過密引起了某些國家的不滿,這些聲音主要就是來自于歐美國家。
歐盟是世界上組成國家最多的政治和經濟共同體,在他們的上司下,占據着整個歐洲很大部分的市場佔有率。在歐盟最鼎盛的時期,由英、法、德三國共同掌舵,盛極一時,即便英國在2020年就已經退出歐盟,也改變不了歐盟在歐洲的地位。
這應該是一條不成文的常識:在歐洲不要得罪歐盟、不要和歐盟作對、不要和歐盟鬧不愉快,否則等待着的,就是歐洲主要國家的聯合制裁與排擠。
梅洛尼深知這一點,是以她選擇了退縮。畢竟無論如何,意大利還是受歐盟的鉗制更多一些,更何況歐洲不隻有歐盟,還有北約。
再加上意大利内部,也有議員鼓吹意大利參與“一帶一路”計劃并不能起到什麼實質性作用,還不如直接退出,免得遭受歐盟和北約雙重打擊。為了平息這些聲音,也為了新政府上台初期的平穩過渡,梅洛尼選擇果斷退出“一帶一路”。
不出她所料,意大利在退出“一帶一路”後,這些反動的聲音就消失了,雖然意大利失去了許多發展機會,但至少新政府的政局可以保證平穩過渡,但事情并沒有像梅洛尼想的那麼簡單,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徹底改變了梅洛尼的想法。
梅洛尼上司的政黨叫“意大利兄弟黨”,屬于極右翼立場,這個政黨的許多觀點都踩在了歐盟的主流雷點上,例如移民政策、反對歐盟一體化等。
重點來了,他們的思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不謀而合,尤其現在是俄烏沖突時期,俄羅斯的處境更加敏感,這就讓梅洛尼舉步維艱,意大利也是以在G7内部被孤立。沒辦法,梅洛尼隻能公開宣稱和俄羅斯撇清關系,但這些并不能挽救意大利的地位。
本身意大利在G7裡的GDP就是最低的,梅洛尼的這番做法壓根就得不到其他國家的認同,主要是他們也不把意大利放在眼裡。不久前歐盟内部确定歐委會主席人選,意大利作為G7輪值主席國卻被法、德等G7成員國排除在外,不聲不響的就把人標明了。
是以梅洛尼被這麼一針對,直接就主動選擇了棄權,以發洩自己的不滿。為了意大利的發展,她當然明白不能失去中國這個合作夥伴,可為了歐盟内部所謂的“團結”,她放棄了到手的既得利益,選擇回到歐盟這個“大家庭”,可沒想到最後等到的卻是這個結局。
随着時間推移,歐盟的許多國家“說一套做一套”,表面上跟着對華制裁,實際上巴不得跟中國開展更多合作,還真就隻有意大利性子比較“直”,說增稅就增稅,說制裁就制裁。現在,梅洛尼才發現自己有多愚蠢,也就有了烏爾索訪華的行動。
意大利政府現在已經想要重新回歸“一帶一路”計劃,并在對華電車政策方面單獨“放寬”,為的就是希望中國能不計前嫌再和意大利開展合作。這究竟是陷阱還是迷途知返,就看中國政府自己的判斷了。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 2024-06-11 《焦爾吉娅·梅洛尼:“主宰意大利政壇”的叛逆者》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