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社交媒體上有一個熱搜#于适電影 撲街# ,整得人很疑惑。
其一,每周新片撲街的那麼多,為啥“于适電影”就被冠上了“史詩級”的定語?
其二,電影撲街就說電影撲街,為什麼熱搜不是電影名,而是于适?
這都源于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詞——流量。當然也能看到飯圈互撕時用詞的刁鑽狠辣。
《歡迎來到我身邊》7月5日全國上映後的票房走勢,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流量明星對電影票房的實際帶動效果。
01
今年暑期檔開始前,鳳凰網娛樂集結了多位院線經理,給暑期檔的新片進行點評和票房預測。
雖然這些院線經理普遍認為《歡迎來到我身邊》是一部“無著名演員、無著名導演、無著名IP的三無産品,且品質存疑”,但他們依然給出了1.2億元票房的預測。
這麼高預測的依據,隻有一個——主演于适正當紅,有流量。
該片點映成績确實相當不錯,雖然場次不多,但上座率能達到60%左右。于是,即便點映口碑一般,該片上映首日的排片占比依然高達20%。貓眼和燈塔專業版給出的總票房預測也達到了1.5億。
然而,現實狠狠打臉。
《歡迎來到我身邊》的首日票房僅1481萬,占比11.7%。上座率3.6%、場均人次4.3,均不及當日冠軍《默殺》的一半。
次日,該片更是以20.3%的排片占比,僅收獲5.7%的票房占比,徹底崩盤。
貓眼和燈塔專業版的總票房預測也迅速“坍塌”至不到6000萬。第三天,該片的排片占比腰斬為10.4%,并逐日下滑。
正是因為現實和預期的強烈落差,于适的這部新片才涉及到了“史詩級撲街”的說法。
02
于适是去年憑借暑期檔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火起來的新星,算下來還不到一年。這麼早就讓他來扛剔除所有buff的原創時裝愛情片,着實有些難為他。
和其他流量明星不同,于适是少有的以電影出道的新星。鹿晗、張藝興、易烊千玺、王俊凱等人,都是唱跳偶像出道;肖戰、朱一龍、王一博、黃景瑜等人,都是先演了爆款網絡劇才轉戰電影的。
相對于舞台、綜藝、劇集的覆寫面,電影還是太窄了。于适靠《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長空之王》,以及近期的短劇《我的阿勒泰》所收獲的流量和關注度,很難單扛一部普通愛情片。
近些年,主營電影,還能形成一定流量效應的男星,幾乎隻有一位劉昊然。可即便是劉昊然,也沒有嘗試去單扛一部時裝愛情片。
電影比之其他影視産品都更加綜合,尤其是一些大片的賣座,隻能幫演員提升知名度,卻很難幫演員建構粉絲粘性。
也就是說,觀衆很清楚,一部電影究竟是誰成就了誰。
03
業界之是以覺得于适能帶動《歡迎來到我身邊》票房過億,是因為國産電影的确曾經有過流量明星加持後,影片票房呈現增幅的案例。
比如韓庚的流量助力《前任》成為了一個賣座系列,易烊千玺的流量讓原本頗為主旋律的《奇迹·笨小孩》具備了商業競争力,王一博的流量一定程度上讓《無名》打破了程耳導演叫好不叫座的市場慣性,朱一龍的流量更是幫到了文藝範的《河邊的錯誤》成功破圈。
加入流量明星,似乎成了一種下可保底,上可破圈的操作。再加上近幾年即便是唱跳歌手出身的流量明星,演技上也取得了肉眼可見的進步,名導們對流量明星的态度就更為開放了。
比如《長津湖》系列和《滿江紅》重用易烊千玺;《萬裡歸途》将王俊凱和張譯組建成主角團;《孤注一擲》讓張藝興擔當男一号;《飛馳人生2》啟用範丞丞和沈騰演師徒,都是實作了1+1>2的成功案例。
隻不過,這些電影都有最起碼的一個“1”。流量明星的作用是錦上添花,絕非雪中送炭。當電影本身缺少賣點、品質不佳的時候,流量明星經常會出現帶不動的情況。
比如張藝興主演的《長沙夜生活》最終票房2068萬,王俊凱主演的《解憂雜貨店》和《斷·橋》也沒能大爆。
04
正因為大片往往會有多個賣點,是以很難去歸結出流量起到了多大比重的作用。
而愛情片,尤其是時裝愛情片,則幾乎沒有其他賣點,就隻能主打故事和演員。
是以,它是最直覺的流量鑒别器。
時裝愛情片,核心是造夢,賣不賣座,很大程度取決于觀衆願意不願意将自己代入其中的男女主角,去和女男主角談一場戀愛。
前段時間由胡歌、高圓圓主演的《走走停停》就被部分觀衆吐槽了。他們認為該片既然湊齊了男神和女神,為什麼不讓他們倆在片中戀愛呢?
你不讓他們倆戀愛,男觀衆無法代入吳迪(胡歌 飾)和高圓圓含情脈脈,女觀衆無法代入馮柳柳(高圓圓 飾)和胡歌眉目傳情,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呀!
由此可見,代入角色是時裝愛情片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演員對觀衆代入的誘惑,就是影片賣座的潛力所在。
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21年内地票房達到7.89億的《你的婚禮》(2023年重映票房3354萬,目前累計8.22億)。
2019年底,愛情懸疑奇幻劇《想見你》在愛奇藝、騰訊視訊上線後爆火。男主角許光漢在内地新增粉絲無數,迅速累積了超大的流量。《你的婚禮》又相當于他在《想見你》之後第一次與内地觀衆見面,流量的潛力被徹底引爆。
就算本片在豆瓣隻有4.7分,僅高過了27%的愛情片,也無法阻擋粉絲們買票進影院的腳步。
另一個有趣的代入現象來自朱一龍。去年他主演的《消失的她》剛上映時,有不少女觀衆是懷着“代入後和朱一龍談戀愛”的目的去看的,結果紛紛被朱一龍演的極緻渣男打掉了戀愛腦。
最近,朱一龍主演的愛情片《負負得正》定檔8月10日,并公布了預告片。看到他在片中的藍發造型,粉絲們立即表示“去年被朱一龍打掉的戀愛腦又長回來了”。
有這個熱搜出現,怎能不讓人對《負負得正》的預售充滿信心?
05
一些已經證明了演技,在電影領域站穩腳跟的年輕演員,往往是不大願意出演時裝愛情片的。因為國産愛情片在口碑上少有作為,演時裝愛情片一個不留神,就可能遭遇翻車。
比如,讓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的粉絲們一起大破防的《燃冬》。
近十年,豆瓣評分超過8分的愛情片,隻有《少年的你》《愛情神話》《歸來》《喊·山》《我們一起搖太陽》5部,還都算不上是常态化的時裝愛情片。
一些我們熟知的時裝愛情片爆款,如“前任系列”“小時代系列”,《後來的我們》《穿過寒冬擁抱你》《逾時空同居》《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緻我們終将逝去的青春》《一閃一閃亮星星》《匆匆那年》等,都在7分,甚至6分以下。
時裝愛情片的賣座因素裡,口碑似乎不再是第一位了,IP和演員的号召力才是。
這也就是為什麼業界會将時裝愛情片看作是流量的鑒别器——不僅鑒别演員的流量,還鑒别原著、導演、原劇集等。
這種強鑒别功能,便帶來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效果。
今年3月8日,檀健次主演的《被我弄丢的你》上映,豆瓣評分5.9,累計票房2.11億。
5月17日,李汶翰主演的《你就在我身邊》上映,豆瓣至今未開分,累計票房306萬。
兩部影片都是改編自暢銷小說,也都由流量男星擔任主演。它們的首映禮都有大量的粉絲捧場,熱鬧非凡。
然而,兩部影片正式推向市場後的成績相差甚遠。這個成績,很可能會影響到業内對主創流量的判定。
06
時裝愛情片,由于經常誕生2-5億的小爆款,是以常被看作是以小博大的成本效益之王。
很多人認為,隻要改編自知名小說或衍生于熱播劇集,再配上流量明星就一定會有大量粉絲買賬。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很多看似有流量保證的時裝愛情片,票房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國産愛情片還是需要在書寫愛情上多下功夫啊。尤其是面對《默殺》這樣極具殺傷力的對手,一門心思把寶押在流量上,終歸還是風險太大了。
【文/滿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