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請您等待5秒鐘,再點選右上角的叉号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本篇文章了。點開廣告是免費的,請不用擔心。
沒想到還有一種毒是360都殺不死的!
世上最強“殺毒大師”周鴻祎也沒能抵擋住菌子的誘惑。
周鴻祎隻是淺嘗一口,就發現原來隻會汪汪叫的狗子突然張口對他說話:炒菜别忘加點味精勾點芡。
萬萬沒想到"殺毒大師”居然殺不掉菌子的毒。
360也殺不死菌子的毒
據說每一個雲南人的身邊都有一個因為吃君菌子中毒的朋友。
很不幸,360的創始人周鴻祎就是那個中毒的好朋友。
近日,周鴻祎發了一篇自己中毒的視訊在網上,事情的起因就是周鴻祎的朋友從雲南帶回來了一些菌子。
朋友非要下廚炒菌子給周鴻祎吃,于是邀請周鴻祎到家裡做客,一起品嘗從雲南帶回來的特産“菌子”。
平時是朋友和周鴻祎相處時,一直用老周來稱呼他,看得出來兩人應該是很好的朋友。
周鴻祎在朋友家等着菌子炒出鍋時,中間突然被喊老周,被叫過去幫忙炒會菜,因為朋友突然來了一通電話需要接聽但是炒菜不能斷。
然而剛接過來鍋鏟的周鴻祎也是絲毫不慌不亂,看着鍋中被炒一半的菌子思緒也是有條不紊,還考慮了一下朋友在炒菜時有沒有加鹽。
可就是這該死邏輯嚴謹度,鬼使神差的周鴻祎就想着嘗一下鹹淡,感覺味道有點淡就又加了一點鹽。
剛開始還沒有問題,可是沒過一會周鴻祎開始感覺有些不對勁了。
周鴻祎在廚房炒菜突然看見朋友家的狗突然走了進來,關鍵就是朋友家的狗竟然開口說話了。
狗子還和周鴻祎在對話,狗子問道:菜炒好了嗎?最後要不要勾點芡?要再加點味精哦。
這時,周鴻祎估計已經意識到自己已經中了菌子的毒,并且還出現了幻覺。
對此,雲南當地人最有發言權,因為他們對菌子的執着是全國所公認的。
“年年進急診,年年吃菌子”說的就是他們。
菌子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人如此欲罷不能,就連殺毒大師周鴻祎也在所難逃,卻還是要吃。
更甚至在經曆過了一年又一年的“試毒”大會之後,雲南人民還總結出來吃菌子三熟原則:
第一,對菌子的種類要熟,能吃的沒毒,不能吃的有毒,第二,菌子要煮熟,第三去醫院的路要熟。
看來周鴻祎是沒有遵循雲南人的吃菌子三熟法則,親自體驗了一把雲南菌子的魔力。
不過通過視訊看周鴻祎講述吃菌子的狀态,不難看出這菌子的毒已經解了,并且面光紅潤看着并沒有什麼異常。
網友神評論:有沒有一種可能這“菌子”就是人與動物之間溝通的媒介。
又或者是說:其實進來的不是狗子而是朋友,隻是把朋友看成了是狗。
不得不說,這雲南的菌子是當真是厲害,直接給人帶進去了動物世界。
要知道周鴻祎作為360的創始人,可是有名的“殺毒高手”,沒想到卻栽倒了“菌子毒”的手裡。
但是菌子中毒事件絕對不是個例,尤其是在雲南,每到吃菌子的季節也是醫院裡生意最好的時候。
年年中毒還年年吃,對菌子的這份執着也有隻有雲南人所具備。
熱愛程度甚至于班都可以不上,但是菌子不能不采,連街上的店鋪都紛紛關門大吉,隻為上山采菌子。
撿到了就正常營業撿不到就再延遲幾天,直到撿到菌子為止,更誇張的是,店鋪老闆的這張關門告示似乎變成了一種集結通告。
當地的居民紛紛自動加入撿菌子隊伍當中,不得不說雲南人對撿菌子的熱情連“神農”見了都會感到佩服的程度。
隻因為菌子每年在雲南隻有6月份到11月份之間才會有,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菌子。
也難怪周鴻祎的朋友會極力推薦他要嘗嘗雲南當地的菌子,畢竟物以稀為貴,不僅如此,雲南本地的才能被稱之為“菌子”,其他地區的隻能被稱之為“蘑菇”。
但是因為吃菌子中毒事件頻頻發生,像前幾日正值吃菌子高峰期,在雲南一名男子吃了涼拌野生菌,就産生大了幻覺。
該男子看到空中有小人不停的用手去抓,整整抓了兩個小時,這樣子就屬于輕微中毒現象。
甚至看見的小人還是五顔六色的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最後被送去醫院打點滴去了。
不可思議的就是,該男子稱吃菌子中毒這類事件在雲南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像是吃家常便飯一樣。
就是因為菌子好吃且非吃不可的程度。
并且,在雲南還流傳這着一句話:就是雲南人吃菌子“中毒”不怪菌子,要怪就怪自己炒不熟,怪炒菌子時放的大蒜不夠多。
不難看出雲南人對菌子的熱愛已經深入骨髓。
最後該男子還是建議野生蘑菇不能涼拌了随便吃,親身經曆告誡大家吃了容易中毒。
該視訊一也有相同經曆網友分享吃菌子經驗,不過不是自己吃而是她老婆吃的。
沒想到菌子中毒後還能像喝酒一樣,他老婆一直喊着前男友的名字,男子不但不吃醋反而十分感謝前男友。
原因竟是因為男子老婆和前男友因為彩禮原因,導緻兩人無法在一起,最終和現在的老公結了婚。
男子甚至感到慶幸,能夠娶到這麼好的老婆,便宜了自己這個癞蛤蟆了。
萬萬沒想到吃菌子也能夠成就一段姻緣美滿,菌子果真有魔力。
一家歡喜一家愁,雲南人民對吃菌子這件事情太過熱情,雲南官方也是操碎了心為了防止雲南人吃到有毒的菌子還貼心的釋出了一張菌子風險圖。
吃菌需謹慎,且行且珍惜,那些危險的地方還是不要去了
結語
畢竟菌子還是有毒,還需判斷菌子是否能吃在食用,畢竟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
大理新媒體
第一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