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送别朱德總司令——那時的一個傳說是真實的

作者陳原捷

2024年又是中國傳統的龍年。

1976年那個龍年是中國現代史上悲痛之年。

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全國各族人民無限地悲痛。"四人幫"掀起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把剛出來主持中國政局的鄧小平副主席拉下馬,讓葉劍英副主席"因病休養"靠邊站。此時,中國大地大有"黑雲壓城"之勢。

7月6日又傳來深受全國人民、全軍将士愛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與世長辭的悲痛噩耗。

7月6日晚8時,當時主持軍委工作的陳錫聯将軍在三座門第一會議室召開軍委駐京各大機關負責人會議,胡炜副總長要軍委辦公廳秘書到會上服務。陳錫聯講了朱總司令逝世的簡單經過:朱老總因在人民大會堂接待外賓時,外賓遲到,等的時間久了,室内空調溫度太低,緻使他老人家感冒、發高燒,進而引發肺炎和其他病症,經醫治無效而逝世的。這個消息在當年有着比較廣泛的傳說。這個陳錫聯的講話流出,确确實實地證明了,這個空調的過失反映的人的問題。

陳錫聯将軍在會上說:他的喪事安排已上報黨中央、毛主席。然後,陳錫聯還心情沉重地說了一些毛主席的病情。這是當時的從業人員第一次從上司人口中聽到的一個非常揪心的消息。

7月7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參加為朱總司令治喪的工作班子。原為周總理治喪的各口的同志都來了,大家都是多次在一起配合工作的老搭檔、老熟人,不用介紹各就各位。治喪辦負責人傳達了經黨中央準許的為朱總司令治喪的安排。基本上是按照周總理治喪的模式,即:遺體告别、吊唁、追悼會三段式的活動。遺體告别1天,黨、政、軍各級幹部及各界群衆代表3000人參加。吊唁2天,首都各界幹部、群衆代表1.5萬人參加。

以毛主席為首的69人組成治喪委員會,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名義釋出了公告。公告說:定于1976年7月8日向朱德同志遺體告别,7月9日、10日舉行吊唁儀式,7月11日舉行朱德同志追悼大會。從訃告釋出之日起,至11日,在首都有關地方降半旗緻哀。

7月8日,黨和國家上司人以及黨、政、軍各部門負責人、解放軍的進階将領和首都各界代表3000多人,前往北京醫院向上司我們戰鬥幾十年的朱總司令遺體告别。前來告别的人有:華國鋒、葉劍英、宋慶齡、李先念、陳錫聯、汪東興、韋國清、陳永貴、吳桂賢、蘇振華、倪志福、郭沫若、徐向前、聶榮臻、陳雲、譚震林、李井泉等。跟随朱老總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争時期、解放戰争時期浴血奮戰走過來的解放軍的進階将領們,看到自己的老司令的遺體,萬分悲痛,多數人泣不成聲。首都各界代表也滿含悲痛,送别廣受人民愛戴的委員長。

"朱德"這個英名在中國人民、全軍将士的心目中,是一個巨大的豐碑。他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近50年"總司令"這一敬仰而親切的稱呼,深深紮根于人民和軍隊之中。是以盡管他還曾擔任過黨和國家以及軍隊的其他重要上司職務,但人們還是習慣地稱他為"朱總司令"。遺體告别儀式現場,一片"總司令"、"朱總司令"的悲悼聲,此起彼伏,聽後讓人肝腸寸斷,悲恸欲絕。

7月9日、10日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為朱總司令逝世舉行了隆重的吊唁儀式。太廟大殿門口上方巨大橫幅為:"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朱德同志永垂不朽!"

首都勞工、農民、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機關幹部、學生1.5萬多人,懷着敬愛和沉痛的心情,在從業人員引領下,以兩路縱隊進入吊唁大廳,向朱總司令的遺像默哀、三鞠躬後,繞行遺像前,從左右兩側退出大廳。

這兩天裡,有百餘名解放軍的進階将領先後輪流參加為朱總司令守靈。黨和國家上司人陳錫聯、吳德、陳永貴、吳桂賢、烏蘭夫,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姬鵬飛、中聯部部長耿飚、外交部部長喬冠華,在大廳分别接待前來吊唁的兄弟黨上司人、友好國家政府上司人和駐華使節等外國朋友,向他們表示深切的謝意。

10日下午4時半起靈去八寶山火化,長安街兩旁數萬名群衆含淚為朱總司令送行。

7月11日下午3時,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朱總司令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全國下半旗志哀。

追悼大會會場莊嚴肅穆,四周挂着黑紗。巨大的橫幅上寫着:"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朱德同志永垂不朽!"大廳正中懸挂着朱總司令的大幅遺像,遺像下安放着覆寫黨旗的朱德同志骨灰盒,周圍布滿了蘭草和鮮花。黨和國家上司人毛澤東、華國鋒、葉劍英、宋慶齡等都送了花圈。朱總司令的老戰友、夫人康克清和子女送的花圈,放在骨灰盒的前面,兩側禮兵持槍肅立。,首都工、農、兵代表和愛國人士共約5000多人參加了追悼大會。

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在追悼大會上緻悼詞。

送别朱德總司令——那時的一個傳說是真實的
送别朱德總司令——那時的一個傳說是真實的

人大秘書長姬鵬飛和治喪辦的從業人員

送别朱德總司令——那時的一個傳說是真實的

文章來自北京瞧辦主任公衆号,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