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僅有211.5億元貨币資金,不足以覆寫短期借款
《中國科技投資》龍敏 李琬婷
6月25日,紫金礦業(601899.SH)釋出公告,宣布完成了20億美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并将于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此外,紫金礦業還完成了39億港元(折合約5億美元)的新H股配售。
按照目前匯率,此次融資規模超過180億元人民币,此次發行也是A+H上市公司規模最大的海外可轉債發行,亞太地區礦業企業規模最大的海外可轉債發行。
融資以償還外債
6月18日,紫金礦業在港交所宣布,公司拟發行20億美元可轉債,并實施2.519億股H股配售,金額約39億港元,折合近5億美元。
此前,5月16日,紫金礦業釋出了其全新的“五年發展規劃”,對原先的2030年發展目标進行了重要調整。其中,公司計劃提前兩年,即在2028年,實作原先設定的2030年主要經濟名額,計劃到2028年公司礦産銅、礦産金産量在2023年基礎上均實作約50%的增長,實作銅超過150萬噸、黃金超過100噸、當量碳酸锂超過25萬噸。
實際上,紫金礦業早已進入快速擴張階段。iFinD資料顯示,自2011年9月至今,紫金礦業累計進行了超過30起收并購交易,收并購對象除了國内礦産資源,還包括澳洲、南非、中亞、南美洲等地區。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國際黃金現貨市場開于1184.37美元/盎司,收于1061.10美元/盎司,國際黃金市場窄幅震蕩,低位尋底。不同于其他礦産企業,紫金礦業以低價政策大舉收購。以每股0.1澳元的價格收購澳洲鳳凰黃金公司股份,其中鳳凰黃金公司股價總值達4700萬澳元(約合2.26億元人民币);收購巴裡克(新幾内亞)有限公司50%股權+50%債權;作價4.12億美元收購剛果(金)卡莫阿控股公司49.5%股權。
2022年國際金價在9月底觸及1614美元/盎司的階段性低點。紫金礦業亦在2022年6月-2022年11月期間對外披露了6起交易,涉及總交易款為188.16億元,收購對象分别是湖南道縣湘源锂多金屬礦、新疆烏恰縣薩瓦亞爾頓金礦、山東海域金礦30%權益、南美洲蘇利南Rosebel金礦、安徽沙坪溝钼礦和招金礦業20%股權,全部和金屬礦相關。
在此反周期擴張舉措下,紫金礦業2023年營收近3000億元,歸母淨利潤為211.19億元,是紫金礦業上市以來最好成績。值得關注的是,紫金礦業近年來也在頻繁融資以支撐其快速擴張。據Wind資料顯示,2022年、2023年紫金礦業曾利用發行公司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的方式合計募資140億元、72.5億元。而2024年截止7月融資金額已超過2023年全年與2022年全年融資金額。
是以,紫金礦業也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2019年-2022年,資産負債率分别為:53.91%、59.08%、55.46%、59.33%、截至2023年,紫金礦業總資産3430.06億元,總負債2046.43億元,資産負債率已達59.66%。而同時期的銅陵有色(000630.SZ)、江西銅業(600302.SH)和雲南銅業(000878.SZ)的資産負債率分别為49.52%、54.36%和56.43%,均低于紫金礦業。
記者關注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紫金礦業短期借款241.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1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93.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25%,公司僅有211.5億元貨币資金,不足以覆寫短期借款。
紫金礦業6月18日公告亦顯示,該筆20億美元可轉債發行方為紫金礦業全資子公司金極資本有限公司(簡稱“金極資本”),紫金礦業為其提供無條件擔保。可轉債年利率1%,資金用來償還公司境外債務。
快速擴張中存在發展風險
與此同時,在此次債券方面看,其發行完成後的募集資金淨額預計約為19.79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43.68億元),将主要用于償還境外債務;配售方面,其發行完成後的募集資金淨額預計約為38.71億港元(約合人民币36億元),将用于海外市場的業務營運及發展,包括并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在2023年年報中,紫金礦業境外的資源量和産量占比超過國内,對利潤貢獻突出。其中,銅、金、鋅(鉛)、碳酸锂的資源量分别占公司總資源量的75%、67%、23%、82%;境外礦産銅、礦産金、礦産鋅(鉛)産量分别占公司總産量的56%、64%、45%。2023年,公司境外項目合計貢獻的抵消前利潤占公司總抵消前利潤的45%。
但快速擴張的紫金礦業亦面臨多種風險。2022年11月,知名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曾将紫金礦業的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和進階無抵押評級從“BBB-”下調至“BB+”。惠譽認為,紫金礦業激進的收購增長意向,将導緻其債務杠杆出現波動。
全球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紫金礦業的評級下降與其反周期并購與快速擴張确實有一定關聯。惠譽在下調評級時提到,紫金礦業激進的收購增長意向導緻其債務杠杆波動性增加。盡管紫金礦業在2023年取得了曆史最佳的營收和淨利潤,但其快速擴張的政策增加了财務風險,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經濟環境下,企業普遍變得更加保守。經濟下滑和地緣政治緊張使得市場對高負債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擔憂。紫金礦業的持續擴張需要平衡好發展和财務穩定之間的關系,以應對未來可能的經濟不确定性。”
與此同時,今年1月,加拿大礦企Solaris Resources曾宣布計劃以1.3億加元(約合人民币6.88億元)向紫金礦業出售15%的股份,以幫助開發厄瓜多的瓦林薩銅礦項目。在曆經加拿大監管機構四個月的審查後,當地時間5月21日,Solaris Resources表示因擔心交易不太可能及時滿足加拿大的外國投資标準,已經放棄向紫金礦業出售少數股權的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6月28日紫金礦業釋出公告稱,近期,根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的礦産資源儲量評審意見,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龍銅礦和黑龍江銅山銅礦合計新增備案銅金屬資源量1837.7萬噸,新增備案的銅金屬儲量577.7萬噸,約占中國2022年末銅儲量的14.2%。根據自然資源部披露的《中國礦産資源報告2023》,2022年中國銅儲量為4077.18萬噸。
但同時,巨龍礦區銅金屬資源品味出現了下降,其中2022年估算銅邊際品位為0.30%,而2024年新增備案後估算邊際品位為降至了0.17%,已經低于銅礦勘察規範露采的一般工業名額。
安光勇對此補充道:“巨龍礦區銅金屬資源品味的下降,從2022年的0.30%降至2024年的0.17%,意味着資源開發成本将增加。根據銅礦勘察規範,品位下降可能影響開采的經濟性和可行性。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房地産行業暴雷、企業債務違約等現象普遍,市場信心不足。紫金礦業需要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成本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否則将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記者就債務問題、融資問題、海外市場風險等緻函紫金礦業,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