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敲開烈夏的大門,與快樂撞個滿懷。為進一步豐富革命老區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提升他們的科學文化興趣,培養他們的健康情操,伴随暑假安全健康成長。7月6日下午3:00,江蘇省海安市孫莊街道通學橋村黨總支、關工委、婦聯、振興工作站組織轄區未成年人齊聚在紅色村史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七彩的夏日”溫馨“童”行暑期教育輔導站開班活動,解鎖“多巴胺”夏日。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書香閱讀,快樂相伴。 在讀書活動中,“五老”工作給孩子們講解了孔子童年讀書的故事,号召小朋友們多讀書,向聖人學習;每個小朋友都到閱讀櫥窗找自己喜歡的書籍,進行認真閱讀。志願者陪孩子們一起閱讀,既有趣又充滿正能量,然後大家分享讀後感,共同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光影童年,普法同行。現場播放了《雷鋒在成長》的影視片,以生動的筆觸,介紹了雷鋒同志光輝的一生。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雷鋒大愛奉獻的精神,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小朋友們的故事》,教育孩子們,孩子與同學、鄰裡之間要互相尊重,要互相了解,要有包容他人的意識。專“暑”普法行, e起護成長。活動中,向青少年朋友普及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引領孩子們共同觀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結合暑期特點老師還講解了防溺水、防觸電、防詐騙等安全知識,幫助青少年們樹立暑期安全防範意識。

文明禮潤,薪火相傳。革命老區通學橋村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屬于黃橋老區,從這裡走出了抗日遊擊大隊長“雙槍老太婆”馬瑞琴,共和國将軍阙興龍,當年犧牲的革命烈士就有33位。通學橋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組織成立了紅色村史館,教育啟迪後人。孩子們在“五老”的帶領下,興緻勃勃的觀看了陳列的文字圖檔,凝神矚目,零距離地了解通學橋村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曆史,以及先烈張羽石、何世爵、傅正德頑強不屈的英勇獻身精神,提升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悠悠暑夏 溫馨“童”行

多彩假期,溫暖“童”行。下一步,通學橋村将繼續圍繞“七彩的夏日”,精心組織開展好精彩多樣活動,豐富好轄區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引導和教育好未成年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化好未成年人成長環境,讓他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文明、充實的假期。(彭玉桂)

責任編輯:王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