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句話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是如果世界上真的沒有老鼠了,是不是就沒有疾病了呢?
為了消除這個可能的偏見,我們就從人們常見的老鼠入手,分析一下老鼠滅絕的利與弊。
老鼠為什麼令人讨厭。
老鼠是一種十分讓人讨厭的動物,在大陸的多個省份,我們都推崇着“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口号,群眾都對老鼠進行了很大的仇恨。
那麼老鼠為什麼會受到大家的排斥呢?
其實老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它攜帶疾病,這也是對老鼠進行“滅絕”的一點利基。
讓老鼠有傳染疾病的原因,還是因為它們自身對食物的不挑剔,甚至在一些貯存食物的時候,因為其中有些有害的物質,而使老鼠們發生了蜇傷。
當老鼠受傷的時候,它們的大量髒器都會進行瓦解,而大部分這些器官的碎片又是老鼠無法消化的,于是就産生了一種很強的腐蝕性的細菌。
而這些細菌都會經過老鼠的消化系統,再排出來,與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下的人類或者家禽類,當然也就會被這些排洩物中的有害細菌給侵襲,進而生病。
而且如果在老鼠的糞便中如果存在一些病毒,那麼這些病毒更是可能會進行立刻傳播,因為這種東西很容易被空氣流動的時候就吹到其他地方,進而感染更多的東西。
除此之外,老鼠還會吃掉人類的糧食、錢财等一些東西,進入人類的居所了,它們還會對家電、電線等東西進行咬斷,是以當老鼠光臨人類的生活圈的時候,又不能将其捕捉殺死,就會受到老鼠的影響。
老鼠在現代社會中的巨大價值。
理所當然的認為老鼠是生活中的“害物”,但是人類現代社會社中的老鼠其實在很多方面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價值,甚至有些方面,人類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僅限于劇中人物口中。
原本大家讨厭的老鼠,其實在我們社會中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工具,它們可以驗證藥物的安全性等,上世紀3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注意到小鼠和人類之間有着驚人的相似度,于是就展開了對小鼠人類相似特征的研究。
後來,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弗朗西斯•裡克特從“日本四眼倉鼠”身上發現了幹細胞,于是就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最終他用這個小鼠證明了幹細胞是特殊的,并且能夠使器官的細胞進行分化,這在醫學領域上可謂是驚天動地的大消息,受到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
這種小鼠在當時是很貴的,因為它們在當時受到巨大的“獎賞”,而且這類動物的繁殖速度非常慢,是以在當時對它們進行大量的繁殖,是以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小鼠的“近親”老鼠,于是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就開始用老鼠進行醫學實驗。
在進行研究治療人類患病的過程中,老鼠的身上,杜魯門讓科研人員們将研究老鼠的結果與人類的“表型”進行關聯,進而将這幾種老鼠的基因根莖給“拆散”了,這也為大陸的基因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此之外,老鼠還有着很大的環境維護的作用,它們在進食食物的時候,對食物的“細節”都進行了吮吸,而這個細節直接導緻老鼠吃東西的速度非常的慢,是以就在很長時間内,讓老鼠的食物消耗量一直都是非常有限的。
老鼠在環境維護中的重要性。
它們需要尋找食物的時間長達4/5,這就意味着當它們發現食物中有有毒有害的物質的時候,我們人類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可以對食物進行“檢查”。
并且,因為老鼠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尋找食物,是以在這個過程中,老鼠就會被各種掠食動物所捕殺,這個過程又能很大程度上幫助人類的“治老鼠”事業。
另外,因為老鼠的壽命非常的短,在進行繁殖的時候,它們就會很快地将自己的“遺傳”喂飽,于是就會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用于生長與繁殖,而且生出來的小老鼠又能在短時間内進行交配繁殖。
是以當老鼠的數量超過一定的量的時候,它們之間就會發生“自相殘殺”甚至會發生“同性交配”,這就能很大程度地控制老鼠的數量,不至于它們數量過多。
在國外發生過一起很有意思的事件,為了控制城市中老鼠的數量,于是就将貓引入城市活動,在一段時間後發現,老鼠的數量的确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于是就把這些貓都給捉起來,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城市中的老鼠又變得比較多。
這就讓人們意識到貓和老鼠之間自然界的“規律”,是以就又将捕貓的行動暫停了一段時間,進而讓貓和老鼠的數量都進行了平穩的控制。
是以,可以看出老鼠在我們人類的生活中所占據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但是與此同時,老鼠還有着一部分的責任,那就是“傳染病”,就讓人們非常讨厭老鼠,在這方面上,科學家們為此開發了很多“手段”,就是否要将老鼠進行滅絕。
老鼠在生物領域的非替代性。
在人們非常了解新冠病毒之後,就對其産生了很大的興趣,畢竟這種病毒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非常大,人們就想要弄清楚這種病毒究竟來自哪裡。
後來,從國外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這種病毒很有可能是從老鼠身上傳染到人類身上的。
在進行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就發現老鼠身體中的一種叫“動交線病毒”的物質,這是人類生存中非常有害的一種東西,科學家們就将這種病毒的基因與新冠病毒的基因進行了比對,最終發現,老鼠身體中的這種病毒與新冠病毒的DNA非常吻合,很有可能是由老鼠身上的病毒傳播到人類身上的,而這也會對人類的生存帶來極大的不利。
這件事情之後,就有很多人要對老鼠進行“讨伐”,有一些人甚至認為要是世界上沒有了老鼠,人類估計在傳染病方面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災難。
但是這其實是一種看法的片面性,我們不能就因為某一種原因,就要将它給滅絕掉,老鼠所帶來的問題,隻是小事,要是真的對老鼠進行滅絕,就會對人類的科研事業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為除了老鼠,我們找不到其他生物能取代它在科研事業中的重要性。
是以,如果真的想要解決老鼠帶來的問題,就一定要将根源進行分析,解決老鼠的根本問題,不能就因為老鼠會傳播疾病收到許多的譴責,就要消滅它。
老鼠可能并非“罪魁禍首”。
在大陸,存在一種說法,就是“老鼠是人畜共患病的‘罪魁禍首’”,但是科學家們卻對這種說法持非常懷疑的态度,認為這種說法是非常片面的。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和老鼠之間并沒有什麼共同點,就連老鼠可以吃的東西,人類都無法吃,是以對人類來講,就不能将老鼠的生活習慣簡單的遷移到人類身上。
而人類在喂養動物的時候,更是不會将老鼠喂養成食用肉類,是以人類從老鼠身上還不會進行染病,而是通過像交易活動、以及其他的途徑從人類身上傳染到了老鼠的身上。
結語:
在進行老鼠的管理的時候,我們就不能隻通過解決問題的方式對老鼠進行滅絕,而是要對老鼠進行善加管理,讓老鼠在人類的社會中有一些可以展現它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