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遙一進雲來酒樓,那酒香和菜香混在一起,撲面而來,他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心裡暗暗叫好。
樓上雅間已經擺好了酒菜,賓客們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談笑風生。
李逍遙一一拱手行禮,坐下後,看到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啥好吃的都有。
大家邊喝邊聊,熱鬧得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話題從詩詞歌賦慢慢轉到了奇聞異事。
正聊得高興,李逍遙突然感覺肚子撐得慌,看着桌上還有不少好菜,心裡有點不舍。
他知道這世道艱難,糧食寶貴,就起身把幾盤幾乎沒動的菜給打包了,打算帶回去給那些街頭的乞丐或者孤寡老人。
剛踏出酒樓大門,一陣涼風吹來,李逍遙打了個哆嗦,卻看到街角坐着個衣衫褴褛的老漢,正眯着眼睛曬太陽,手裡拄着根破拐杖,旁邊是個空蕩蕩的破碗。
李逍遙心裡一軟,快步走過去,把手中的剩菜遞給老漢,笑着說:“老大爺,這菜還熱乎呢,您湊合着吃點兒。
”老漢睜開眼,眼神裡閃過一絲驚訝,随即露出感激的笑容,接過飯菜,連聲道謝。
正當李逍遙準備走人的時候,老漢突然說:“恩公慢着,老朽有句心裡話,不知當不當說。
”李逍遙停下腳步,回頭說:“老大爺您有啥就說吧。
”老漢沉吟了一會兒,小聲說:“恩公,您這剩菜裡,有那老參炖雞沒?
”李逍遙一愣,點了點頭:“确實有,咋了?
”老漢搖了搖頭,表情嚴肅:“小心那老參是假的,這年頭人心不古,假貨滿天飛,就是這種高檔酒樓,也保不齊被奸商坑了。
”李逍遙聽了這話,心裡一緊,雖然他不靠這吃飯,但對藥材的鑒别,他可是從不含糊的。
一打開包裹,我就瞪大了眼睛,仔仔細細地打量那盤老參炖雞。
瞅那老參,顔色是挺黃潤的,可細瞅瞅,紋理咋就這麼亂呢?
聞起來味道挺濃,可就是少了點正宗老參的那種甜香味。
我心裡頭就開始嘀咕,這老參,肯定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多謝您提醒,要不是您這番話,我差點就大意了。
”我沖老人家一拱手,心裡頭卻對酒樓的做法挺不是滋味。
我清楚得很,這老參要是假的話,不但沒啥好處,還可能害人不淺。
我正打算回酒樓去問個清楚,老漢卻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從懷裡掏出一本舊書,封面上用篆字寫着《草木綱目拾遺》。
“恩公,這書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專門記載了世間罕見的草藥和辨識方法。
我看您面相善良,心慈手軟,還有醫術在身,這書或許能幫上您大忙。
”我接過書,一翻看,裡面記載的草藥性狀、功效,還有那些失傳的鑒别秘法,我樂得合不攏嘴。
我知道這書價值連城,連忙推辭:“這麼金貴的東西,我哪能收呢?
”老漢卻擺擺手,笑着說:“東西得用在刀刃上,才能顯出它的價值。
我老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要是這書能幫您救不少人,那它也算是有福了。
”
就這樣,我帶着滿肚子的疑惑和這本寶貝醫書,又踏進了雲來酒樓。
我下定決心,不僅要揭穿假老參的真面目,還要借此機會,提醒世人,讓真正的醫道得以傳承。
老漢呢,好像完成了他的使命,轉身就消失在人潮中,隻留下一個神秘的背影。
我推開雲來酒樓的雕花木門,裡頭還是那麼熱鬧,客人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哈哈大笑,完全不知道即将有一場風波。
我直沖掌櫃的走去,臉色嚴肅,把手裡的老參炖雞往桌上一放,聲音低沉:“掌櫃的,咱們得好好聊聊這老參的事。
”
掌櫃的一愣,然後堆起滿臉的笑容迎了上來:“哎呀,李郎中,您這是啥意思啊?
咱們酒樓可是信譽第一,這老參炖雞可是招牌,怎麼可能有問題?
”我微微一笑,那笑容裡藏着幾分鋒利:“掌櫃的,别的我不敢說,但藥材這一塊,我還是有點眼光的。
這老參,我看是有點問題。
”
掌櫃的臉色一變,但很快又恢複了正常,故作鎮定:“李郎中,您這話說得,咱們酒樓的進貨管道可是正規的,怎麼可能有假?
這不是砸我招牌嘛!
”“哦?
是嗎?
”我從懷裡掏出那本《草木綱目拾遺》,輕輕翻開,指着其中一頁說,“掌櫃的,您看這書上寫的,真正的老參須根清晰,色澤自然,氣味甘香,這和您這盤炖雞裡的老參,可不太一樣啊。
”您這老參啊,瞅着顔色挺黃,可就是太勻了,那紋理亂得跟啥似的,味兒倒是挺沖,可就是少了那麼一股子道地。
我瞅着,這貨怕不是人工養的,年頭兒不夠,還添了點别的啥,想冒充咱那野山參呢?
”這話一落,周圍那幫人眼睛都亮了,酒樓裡頭一下子就靜了不少。
掌櫃的腦門上汗珠子直冒,他哪想到李逍遙這麼直來直去,更沒想到他手裡還攥着本秘籍。
“李郎中,您這.
.
.
這.
.
.
”掌櫃的吭哧半天,啥也沒說出來。
就在這時候,一個穿得花裡胡哨的中年人從樓上慢慢走下來,這人就是酒樓的老闆,臨安城有名的大款趙員外。
趙員外聽見動靜,下來瞧個究竟。
他先是瞥了一眼桌上那老參炖雞,又看了看李逍遙手裡的書,眉頭一皺。
“李郎中,我趙某人做生意,向來講究個誠信。
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這老參有問題,我肯定得好好收拾!
”趙員外說話那叫一個硬氣,一看就是個明白人。
李逍遙點點頭,說:“趙員外,我李逍遙雖然是個四處跑的郎中,但也知道誠信重要。
這老參要是真貨,我肯定得給您賠不是。
要不是,還請您給大家一個說法。
”趙員外沉吟了一會兒,轉頭對掌櫃的說:“去,把進貨的賬本和供應商都叫來,我要親自查查!
”掌櫃的一看這架勢,知道自己瞞不住了,隻好灰溜溜地去叫人。
不一會兒,賬本和供應商都給帶到大堂了。
一查,果不其然,那老參真是人工養的,年頭不夠,還經過特殊處理,以次充好。
趙員外一聽,氣得不行,立馬下令把那些人好好收拾一頓,公開道歉,還保證以後不再犯。
他還親自向李逍遙道謝,還送了一大筆錢表示感謝。
李逍遙卻擺擺手,笑着說:“趙員外,您太客氣了,我李逍遙行醫救人,不圖名利,隻求心安理得。
這錢,您還是留着多做點好事吧。
”說完,他轉身要走,突然又想起來啥,回頭對趙員外說:“趙員外,我還有個小請求。
這臨安城雖然熱鬧,但也有不少窮人。
我看您酒樓每天剩的菜飯不少,能不能收集起來,送給那些需要的人?
也算是您積德行善了。
”趙員外聽了,心裡一動,連忙點頭答應。
他明白李逍遙這話有道理,自己作為富商,應該回饋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就這樣,一場因為老參引起的風波,最後卻以善舉畫上句号。
李逍遙不僅揭穿了假老參的真面目,還促成了酒樓的一項善舉,讓更多人受益。
哎呦,這位老漢兒,雖然咱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啥來頭,可他留下來的那本《草木綱目拾遺》,對李逍遙來說,那可真是寶貝得不得了。
從那以後,李逍遙在臨安城的名聲可就響當當的了。
他醫術高明,心腸還特别軟,經常在街頭巷尾給窮苦人看病送藥,一分錢都不要。
到了晚上,雲來酒樓外頭,總有些穿得破破爛爛的乞丐和孤寡老人,他們就那麼等着,等那酒樓裡頭的溫暖。
說到李逍遙晚年,雖然他退隐山林,不再四處行醫,但他的心,一直惦記着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他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于是就開始培養徒弟,把自己一生的醫術和那本珍貴的醫書,傳給了有志于醫學的年輕人。
其中有個叫王小虎的小夥子,特别顯眼。
他家境貧寒,但聰明好學,心地善良,對醫術特别感興趣。
李逍遙看他有潛力,就收他做了關門弟子,把自己的東西都教給了他。
王小虎也不辜負師傅的期望,日夜苦讀,醫術突飛猛進,很快就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他不僅懂藥理,還特别會觀察人,能準确判斷病情,制定最合适的治療方案。
有一天,李逍遙把王小虎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小虎啊,你聰明伶俐,心腸又好,将來肯定能成大器。
但你得記住,做醫生的,得有父母心,不僅要治病救人,還得有顆悲天憫人的心。
你得學會聽病人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苦,用你的雙手,給他們帶去希望和溫暖。
”王小虎聽了,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說:“師父的話,我記心裡了。
這輩子,我一定用醫術救人,不辜負師父的期望。
”李逍遙點點頭,從懷裡掏出那本泛黃的書冊,正是那本《草木綱目拾遺》。
他輕輕地把書放在王小虎手裡,說:“這本書,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
”哎呀,這活兒交給我,你放心,我保管得妥妥的,還得讓它發揚光大呢!
王小虎這麼一說,雙手接過那本醫書,感覺就跟扛起了一座山似的。
他心裡明白,這書啊,不隻是紙和墨,更是師父對他的信任和期望。
他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師父的醫術和醫德傳下去,讓更多人受益。
時間過得快,轉眼間,王小虎就成名醫了。
醫術上他有成就,醫德上更是讓人佩服。
他經常跑到偏遠山村,給那裡的老百姓看病送藥,一分錢都不收。
還開了醫館,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孤兒和老人,教他們讀書認字,傳授醫術,讓他們有本事自力更生。
受他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醫學,投身到救死扶傷的事業裡。
那本《草木綱目拾遺》,也被他整理修訂,加了不少新草藥和藥方,變成了一部更完善的醫學寶典。
那些被李逍遙和王小虎救治過的人,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恩情。
他們會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這兩位神醫的靈魂安息,希望他們的醫術和醫德永遠流傳,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