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架運-20突降莫斯科,西方感到十分可疑,很在意裡面裝了什麼

敏感時刻,運-20運輸機突然“閃現”莫斯科。這架載重達60噸的運輸機上到底裝了什麼,竟讓西方國家如此在意?

一架運-20突降莫斯科,西方感到十分可疑,很在意裡面裝了什麼

中國運-20運輸機

近日,外國媒體察覺到了一條,有關中國運-20飛機航線的資料資訊。該資訊顯示,近期,中國軍用運輸機運-20,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降落在莫斯科機場。

然而,中國還沒對運-20所執行的具體任務做任何說明,西方媒體就已經坐不住了,開始不斷炒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物資”的消息。該報道稱,中國已向俄羅斯出售了1500輛“沙漠穿越1000-3型”越野車,并強調,這種車雖然為民用車,但也能通過改裝服務于軍事目的。

該消息一經釋出,便激起了外部對中俄關系的警覺。許多西方媒體将此事與俄烏沖突聯系起來,進行大肆宣傳,導緻許多觀點開始傾向于,運-20攜帶了支援俄羅斯的“敏感物資”。

當然,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這個問題展現出的極度關注,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俄烏沖突延續至今,中國拒絕加入美西方國家的陣營,對俄羅斯實施全面限制,而是選擇與俄羅斯在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繼續保持合作。

一架運-20突降莫斯科,西方感到十分可疑,很在意裡面裝了什麼

運-20降落在莫斯科

但與此同時,中國在面對俄烏沖突問題時,始終堅持中立的立場,不偏袒任何一方,堅決主張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問題。并且在與俄羅斯保持經貿合作的同時,也沒有和烏克蘭“斷絕”生意往來,仍然從烏克蘭進口糧食。

而此舉對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集團來說,中國不“站隊”,也是在唱反調。是以,美西方國家不斷通過“中國援俄論”對中國施壓,但這種老套的伎倆,不僅沒有讓中俄關系變緊張,反而讓中俄兩國的交往更加密集。

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召開的前夕,中俄雙方進行了自5月中旬以來的第二次對話。兩國在會談中均強調,将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共同反對外界對内部問題的幹涉,以保障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與此同時,俄羅斯還指出,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力量幹預中國的内政,特别是中國南海問題。

不僅如此,俄媒還稱,俄羅斯完美号輕型護衛艦,将計劃與中國海軍的戰艦一同在北韓海峽展開聯合巡邏。另外,上個月底,中國和俄羅斯還在黑龍江大橋附近舉行了“邊防合作-2024”聯合反恐訓練。

據報道,此次訓練的重點,在于提升反恐情報的交換與協同行動能力,這也顯示出中俄雙方共同打擊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決心。

一架運-20突降莫斯科,西方感到十分可疑,很在意裡面裝了什麼

中俄海軍聯合組織北部·聯合2023演習

以上種種迹象表明,西方國家的“指手畫腳”,已經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而中俄兩國短時間内的密集合作,以及運-20的突然出現,也意味着西方國家制造的阻力,并未對中國構成影響。

中國對于外界謠傳的“援俄”言論,展現出毫不關心的态度,也狠狠打擊了美西方國家的“自信心”。如今,美西方國家集團甚至開始擔心,如果中國徹底被激怒,最終真的選擇和俄羅斯結盟,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的話,那麼俄烏沖突将再無轉圜的餘地。

是以,如果美國不能“威脅”中國轉變親俄立場,那麼他們就需要確定中國可以保持中立,避免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發揮作用。

在此背景下,這架運-20中到底搭載了什麼貨物,對西方國家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運-20中,真的載有所謂的“敏感物資”,那麼表明中國在對外政策上做出了調整。但如果情況相反,就表示中俄之間的關系,還維持在正常合作的層面上。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已不是秘密。如果中國真的打算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那麼選擇運-20進行運輸的方式,可謂是事倍功半。通常來說,運-20的飛行距離,可以達到7000公裡左右,但如果運-20在滿載的狀态下,其航程就會被影響。也就是說,運-20最高能夠載重60噸的貨物,如果運-20載重60多噸的話,航程就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而對于軍事武器裝備來說,60多噸的載重量,根本運載不了什麼大型裝備,就算是運載一些單兵武器,區區60多噸也遠遠不夠戰場上的消耗。

這也就說明了,中國如果真的要軍援俄羅斯,完全沒必要用運-20來援助,再加之,中俄兩國好歹也是“鄰居”,軍援物資大可以直接走鐵路運輸,沒必要用運-20飛來飛去。

一架運-20突降莫斯科,西方感到十分可疑,很在意裡面裝了什麼

中俄聯合軍演中通過鐵路北上俄羅斯的解放軍陸軍合成營

并且俄軍目前在戰争中占據上風,對于軍事裝置的需求并不迫切。如果俄羅斯急于尋求武器裝備,那麼完全可以動用,航程和運載量都遠超運-20的安-124大型運輸機,是以外媒所炒作的“中國援俄”,完全是個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總之,比起西方媒體不斷炒作的所謂“中國對俄提供軍援”的謠言,中俄兩國目前所展現出來的軍事互信,以及中俄軍事不斷深化合作的态勢,才更令西方國家集團恐懼。這次運-20“閃現”莫斯科,也預示着,中俄如果一直保持目前的合作勢頭,那麼全球地緣形勢或許将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