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層減負,要突破“八種定式”

基層減負,要突破“八種定式”

半月談評論員 盛利

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推進到第六個年頭,從建立到發展、從抓點到帶面,催生了思想觀念、工作作風、黨群幹群關系等多方面的可喜變化。但與此同時,一些形式主義的新變種、新動向仍在困擾基層。歸根結底,要破除各類形式主義表象下存在的固有定式,避免基層減負舉措打折扣。

定式1:下達任務習慣層層加碼

上級部門為推動某項工作,會下達具體的目标任務,一些地方以結合基層實際為名,給基層幹部層層加碼。層層加碼實際反映出上級激勵考核過程中的單一化、功利化傾向,容易導緻基層為求快求新,在落實時走形變樣。筆者了解到,某省為保平安促和諧,要求“六個不發生”,層層加碼下,市一級變成“八個不發生”,到了鄉鎮街道則演變為要求村(社群)“十個不發生”,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建立無訴訟村(社群)。訴權本是公民的權利,這種形式不僅增加基層負擔,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定式2:召開會議習慣層層傳達

有些省份為了讓基層能夠原汁原味吃透會議精神,會讓鄉鎮、村居的幹部參會。省裡開了會,縣鄉兩級為了展現對貫徹會議精神的重視,又要結合實際進行傳達。同樣一個工作會,村居幹部可能要參加三四次,“層層落實”變成層層開會。一些傳達會,實際上是“表态會”,下級如果不開會,容易讓上級上司誤認為對此項工作不重視。最近某省召開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時,明确凡是省委已開到縣級的視訊會議,市、縣不要層層開會傳達,相關做法值得在其他領域、其他地域推廣。

基層減負,要突破“八種定式”

定式3:檢查工作簡化成核查資料

有的上級部門在基層一線檢查時,不是去現場,重視與老百姓直接交流,而是習慣看資料、聽彙報,憑書面印象打分,這成了一些上級部門在基層一線檢查時的固定方式。最後考評結果好不好,成了看材料厚不厚。筆者了解到,某省上司到一鎮綜治中心等地檢查工作,面對擺在會議室的一摞摞資料,他明确表示不能簡單以此作為依據,而應注重考察當地群衆評價的方法、機制,這種做法受到基層歡迎。

定式4:調研督導習慣“被安排”

因時間緊、路線不熟,一些上司調研時習慣走基層安排的線路和調研督導點,但這也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導緻基層片面“造景”。筆者曾跟随一省級上司調研,他尊重地方安排的線路,但在調研點的選擇上,則會臨時減掉幾個點,并要求随同調研人員沿路選擇新的調研點,特别是發生過負面輿情的地方。這樣既做到了尊重基層、信任基層,不折騰基層随意更改路線,又看到了真實情況,不失為調研督導選點良策。

定式5:考核名額過頻過細

日分析、日研判、日通報,考核名額上百項,弄得一些基層幹部應接不暇,成天提心吊膽,最後還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考核過頻過細背後反映出一些上級部門對基層不信任,日常工作溝通落實上缺方法、缺抓手。某省在考評地市年度平安建設工作時,規定考核群衆可觀可感的30餘項名額,優秀、不合格等不設具體名額數,達到90分以上的即可評優,沒有發生重特大案件事件的,都不評為不合格。筆者認為,對于社會治安、安全生産等方面工作,要引導基層築牢底線,避免刻意拔高“讨滿意”;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則要多講原則多給方向,避免以過細過頻的條條框框綁住基層手腳。

基層減負,要突破“八種定式”

定式6:舉報投訴容易“偏聽偏信”

上級機關為收集違紀違法犯罪線索,加強對基層機關工作和幹部的監督管理,大多暢通了投訴舉報管道。如12337舉報平台共收到各類線索20多萬條,許多黑惡犯罪組織、團夥及其保護傘就是依據這些線索,順藤摸瓜而被打掉的。但在舉報線索中,有不少夾雜虛假内容,甚至惡意攻擊報複的,這就需要線索辦理人員增強甄别判斷能力,而不是一股腦兒地查辦交辦,特别是作為負面典型寫入通報的,更要查清來龍去脈、事實真相,不能讓幹事擔當者蒙受“不白之冤”。如雲南等地探索建立問題線索聯查聯處機制,針對散布謠言、惡意舉報等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形式懲治,用制度鍊拔除誣告根源。

定式7:追責問責過泛過嚴

有的上級機關在推進基層工作時,信奉“喊破嗓子不如打一闆子”,一有問題就問責追責,弄得一些基層幹部戰戰兢兢、身累心更累,個别基層幹部擔心幹得越多犯錯越多,幹脆不作為。急于問責,背後可能是害怕自己擔責,不能以問責代替治理,把闆子“一打了之”。筆者曾在一個地市工作,該地市提出問責事項嚴格依據黨的紀律處分條例等中央政策規定處理,地方黨委政府不随意新設問責名額,對因監管不嚴,基層造成既定違規事實的,不翻曆史舊賬,不追基層的責。

定式8:逾時超量工作漸成常态

一些基層幹部坦言,節假日成了值班值勤同志的“受苦日”。政法、公安、交警等部門輪流值班很有必要,但如編辦、黨史及一些群團組織“跟風”值班,則可能存在形式主義之嫌。一些幹部表示節假日值班時,隻接得到上司的查崗電話,接不到工作電話。還有一些基層機關過分渲染逾時甚至通宵工作,這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有必要,但不應成為工作常态。如果漠視基層幹部休息權,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磨洋工”。據了解,新疆等地已在清查不必要的值班加班,把節假日、休息權切實還給基層幹部。

來源:《半月談》2024年第10期

編輯:孫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