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轉自:UIA-霍普杯國際建築設計競賽

UIA

2023

UIA-霍普杯2023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由UNStudio聯合創始人、主持城市規劃師卡羅琳·博斯( Caroline Bos)擔任主席并拟定題目“至美而生——在高密度城市蔓延中為心理健康而設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獲得本次競賽三等獎作品《複得返自然》的深度解讀吧!

UIA-HYP CUP

PART Ⅰ 設計說明

在世界範圍内,心理健康問題在各種障礙和疾病中占據很大比例。對于高密度城市蔓延未來的思考,是作為建築師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親近自然是心理療愈的良好方式。團隊關注到城市兒童心理問題,計劃建立城市中的兒童自然活動中心。

我們深入解讀競賽主題,選取昆山市老廣電園區建築群進行改造。對整體場地進行重新設計規劃,插入水下隧道、覆土停車場、風力實驗塔等多重創新性設計單元。其中對廣電主樓進行了最重點的改造,将其變為自然教育中心,在平面上增加觀覽、教育、體驗功能,在剖面上插入建築再生态化體系,為兒童增加了可見可感的自然體驗。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兒童自然活動中心總覽效果

UIA-HYP CUP

PART Ⅱ 研究過程

01

對此次競賽主題的解讀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主題解讀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此次競賽主題,立刻想到了高密度城市中兒童群體的心理健康。當今越來越多的兒童在城市環境中長大,自然的缺失成為兒童心理疾病的一大誘因。在青少年課外教育中,經曆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後,結合城市兒童的教育和心理需求的自然教育正在成為兒童課外教育的一大趨勢。

02

場地的選擇緣由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場地區位分析圖

在場地選擇種我們關注到昆山——一座緊挨上海的蘇州下轄縣級市,這個快速發展的“最強的縣級市”存在着更多城市發展改造的可能性。我們標明了老廣電園區内的建築群作為改造對象,力求在保留原有主體辦公樓結構的同時,建設符合城市發展和功能需求的當代兒童活動中心。

03

研究方向&或者靈感來源

首先,據上位規劃,場地位于綠色共享休閑帶的核心位置和文化生活圈的重要一環,文化教育與自然在此地并存,但沒有交集,我們希望方案中能夠将文化與自然融合,讓兒童活動中心成為二者交集。

其次,我們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出發。研究當代兒童教育發展的需求。自然教育和風雨雷電、動物植物密切相關,于是水循環、風環境、植物種植、動物養育被我們劃為兒童自然教育的重點。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概念拼貼圖

結合上位規劃與兒童需求,我們決定對原主樓建築進行生态化改造,建立一個兒童體驗、認知遊學、自然教育的兒童自然活動中心。

UIA-HYP CUP

PART Ⅲ 設計過程

首先通過場地調研,我們發現了原場地存在各種問題:原場地與周邊公園聯系較弱,也存在停車浪費空間、親水空間和塔下空間荒廢、建築主體過于封閉。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場地問題及改造後總平面圖

針對各個場地問題,我們提出了相應的改造政策。從北到南依次改造并設定了水下博覽步道,覆土草坡,河岸平台,自然教育中心,風力發電塔以及森林綠洲,串聯起自然教育的主題。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主樓改造爆炸圖

我們對主樓的立面改造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拆除了原立面玻璃增強開放性保證了室内種植的采光和通風。第二層是在交通改造中引入了外挂雙螺旋坡道的開放漫遊系統,串聯起觀展流線,加強層與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保證了消防和疏散安全。第三層是承擔外挂坡道的拉索與挂網,能夠提供結構保障的同時建立生态綠色立面。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主樓各層平面圖

主樓内部作為最主要的兒童自然體驗館,我們設定了各類自然功能也為其設定了相應的平面空間。一層是自由開放的動物園區,交錯的動物生活區自然的引導出兒童的觀覽流線。

三四層被改造為各類小空間的教室與辦公室。六七八層設定為立體種植區域,考慮到不同植物的生長模式,采取不同的種植空間将其放置在不同陽光照度的位置。

九層被我們建設為大尺度的人工濕地,能夠通過屋頂的雨水收集裝置形成水池,再結合種植小島,為兒童營造安全有趣的戲水體驗。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建築再生态化體系

為了串聯以上各層功能,我們在剖面為整個建築植入了一套生态系統:

引入了水循環、空氣循環、動植物循環三個體系。

水循環系統可以收集雨水、進行淨化、用于灌溉。在建築的屋頂上,我們采用了鋼結構網架和玻璃屋面建立了漏鬥形的集水筒用以收集雨水。收集到的水從屋頂濕地得到儲存過濾在下層用于種植的灌溉,再向下形成疊水空間并在淨水植物的作用下逐層淨化,最後達到過濾标準後用于動物飲水或排入河道。

空氣循環能夠依靠中心風筒利用煙囪效應對底部園區進行自然拔風,去除動物養殖的味道。

動植物循環由動物區、立體種植區域、屋頂森林組成,選取本地種動植物,配以不同的養殖、種植方案,在一棟建築内形成一套自然的新陳代謝系統。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三大新陳代謝循環

由此,主樓和場地的改造完成,整體形成了建築再生态化的改造,讓孩子的活動教育回歸自然,在自然中玩,在自然中學。正應了我們的方案名稱,複得返自然。

UIA-HYP CUP

PART Ⅳ 總結及感言

劉繼宇:這是我第二次參與霍普杯競賽,依然收獲滿滿。相較于上一次更加概念化的設計,我們本次設計則是将重點投入到了對建築本體的探究和讨論之中。我們聚焦兒童自然缺失症這樣較為小衆的話題,選擇從城市存量更新的議題出發,探讨高密度城市中的建築改造。方案經曆了大量的讨論,思考與修改,最終,呈現了在高密度的社群中将城市生态系統與建築融合的設計,回應高密度場地和兒童自然缺失心理健康需求。總的來說是非常滿意的設計。

周英淇:這次競賽的參與是一次很奇妙的體驗,評委的演講與點評更讓我們意識到建築設計一定不能忽視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感謝學院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也很感謝隊友的辛勤付出,可以給我一個參與其中的機會,他們身上對建築的熱愛深深感染與影響着我。最後很感謝霍普杯能給予我們一個可以交流學習的平台,也讓我們更深層次認識到了建築師這一職業的魅力所在。

Team Members

團隊成員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周思陽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周英淇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羅圭甫

UIA-霍普杯2023 三等獎「複得返自然」深度解讀來啦!

劉繼宇

組長姓名:周思陽

組員姓名:周英淇、羅圭甫、劉繼宇

指導老師:宋祎琳、張昕楠

撰文 | 周思陽 、周英淇、羅圭甫、劉繼宇

編輯 | 霍普杯組委會、

《城市 環境 設計》(UED)新媒體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