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線筆記」我眼中的“硬漢”王磊

他是同僚們眼中的"頂柱"。

他是徒弟眼中的"好師傅"。

他是群衆眼中的"親近人"。

「疫線筆記」我眼中的“硬漢”王磊

他叫王磊,52歲,是銀川市警察局西下區局賀蘭西路派出所的一名普通警官。2021年10月19日14時,在防控一線待了30多個小時的中共老兵突然感到心髒不适,被同僚趕到醫院,及時搶救後,"硬漢"王磊的眼睛已經脫離危險,但他的故事卻始終打動着轄區同志和人民的心。

「疫線筆記」我眼中的“硬漢”王磊

說起當天的情況,賀蘭西路派出所副局長王鵬也親身經曆了一番眼神。10月19日,王磊值班,封鎖電信網絡詐騙電話,調解施工糾紛,處理噪音幹擾......,他和同僚,然後前往轄區的2個控制點值班,開展防控工作,直到中午12點48分.m,小組接到學生打警情況, 第一次趕到王磊現場,當事人和證人被帶回現場。

「疫線筆記」我眼中的“硬漢”王磊

"當時,數着肇事者、老師和目擊者10多人,圍着一個房間,王磊和我吃不起飯,趕緊把證據分開。到14點鐘,我們基本上已經了解了情況。王鵬介紹,這次,王磊突然感到胸部不适,他也勸他趕緊去醫院看看,王磊揮了揮手,再次處理警察的情況,但很快坐在凳子上就動不動了。

看,王鵬趕緊安頓好王磊的徒弟,輔警劉新宇打開急救箱,拿出速效救心丸給王磊下西裝,并迅速安排值班室的工作,同時向市局分局報到,同時和劉新宇王磊一起送到自治區人民醫院。

王磊突發病的消息影響到區縣三級公安機關的民警之心,自治區警察局副局長、銀川市政府副市長、警察局局長吳延東立即發出訓示,要求市局、分局全力配合處理, 做好家庭安撫工作,并代表市局黨委表示親切慰問。同時,委任市委委員、政治總監曹甯趕到醫院第一時間探望慰問。分院主要上司及時與醫院溝通,多了解王磊的病情和治療情況,但醫院要做好治療工作。

醫院第一次開通"綠色通道",王鵬記得很清楚:"一家醫院安排手術,當時是15點50分,他的病情讓大家都很擔心,同僚們一直在給我打電話,手術進行了2個多小時,得知非常成功,每個人的心都'安定下來'了。"

回想起與王磊共事的7年,王鵬非常感慨,身為警察,王磊一直被公認為"頂梁柱",不看過去半百年軍出身,經曆了4年的刑事偵查,他一直一絲不苟、腳踏實地,在身上咄咄逼人的作風, 貫穿整個工作。

2016年初,當時也是警察的王鵬遭遇了一起疑難案件,金陽花園家族在管轄範圍内夫妻之間發生糾紛,調解幾次都沒發生,多次報警。王鵬想了想求助的經曆王磊,王磊兩個字沒說就拿了案卷,精通法律法規,細心的王磊,敏銳地發現丈夫在糾紛中毆打了妻子的行為,經過與法務部門溝通,最後王磊和王鵬, 根據"法律和秩序"。《行政處罰法》第43條規定了對毆打丈夫違法行為的處罰,對教育進行批判,不僅涉及違法行為,而且威懾沖突糾紛的調解,使夫妻采取口述,也讓王鵬在眼中欣賞。

「疫線筆記」我眼中的“硬漢”王磊

在徒劉新宇的眼中,王磊不僅是"好哥哥",更是嚴謹的"師傅"。2020年7月的一天,在辦公室三樓工作的劉新宇不小心被一個重物撞到腳上,無法行走。是王磊把劉新宇擡到一樓,開車送他去醫院,幫他辦理手續,直到深夜劉新宇入院。這讓劉新宇非常感激,但正是這善良的哥哥,對待工作,也有很苛刻的一面。劉新宇記得有一份整理完畢的案卷,由于他們的粗心大意,有一次洩密。王磊發現,嚴厲地批評了他,手陪他一夜,直到規範、滿意。這也給劉宇欣上了一堂實事生的課——工作應該像王磊師傅一樣,"更真實"!

該研究所另一副所長李強對王磊有自己的看法:"他是轄區内人民的'親密人'!"2020年1月,王磊頭暈目眩,惡心了10多天,一出院複工,當研究所提出讓他适應社群工作時,他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擅長做保安警察,在保安崗位上可以更好的為群衆服務。

當年7月的一天,一位70多歲的姑姑在賀蘭山路和金博街的交叉口迷路了,因為她太老了,姨媽記不起她的位置,時任警察的王磊考慮到她的年齡和安全,把她帶回了自己的家。

不過,王磊并不着急。他遞給姨媽熱水和蛋糕,一邊安慰,一邊繼續交流。心情平靜下來的阿姨,指着自己口袋裡的衣服,王磊一眼就是一張社保卡,正是通過這張社保卡,王磊向姨媽的住所打聽。最後,開車的阿姨派到永甯縣李俊珍家,留下的阿姨握着王磊的手不能活着感謝!

回想王磊的故事有很多,但同志們最大的聲音是:"王磊,快好起來,同志們等着你回到隊伍!(韓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