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在宇宙中,生命的出現都是小機率,小到無限接近于零,演化出高等智慧生物的機率就更小。地球演化出生命都已經是極小機率事件了,不然宇宙中的星系浩瀚,比沙灘上的沙子還多,為什麼看不到外星人到訪地球?或者說是探索到外星人?

而在地球演化出高等生命之後,存在時間最長、資曆最老的恐龍,在地球上存在了一億多年也沒有演化出智慧,而偏偏是人類在地球幾百萬乃至上千萬種生物中脫穎而出,僅用了300萬年的時間就擁有了智慧和文明,這真的隻是純機率的偶然嗎?還是“内定”的必然?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首先我們說進化,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目前最正确的理論,不是物種自己選擇進化方向,而是環境選擇物種的進化方向,就是很殘酷的,是生物去适應環境:基因的自由組合各種堿基排列組合,使生物有了多樣豐富的基因庫,進化的過程中什麼基因都會被表達,但适應不了環境的基因最後都雷射了,留下來的都是适應了的,是以才有了進化一說。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當然,這個理論并不能簡單粗暴的了解成低智商的都死掉了,高智商自然就會被傳承下來。因為對于智慧來說,它是積累的,一些智慧是過去有的,但它們沒有複雜的語言,無法表達無法積累!封存于曆史長河!

是以有一些動物隻能擁有簡單的群體合作與智慧。比如暴龍屬下多個物種都有小規模群居行為,艾伯塔龍、異特龍、馬普龍都會進行小規模的合作狩獵。這些是低水準智慧的證據,合作狩獵是需要交流和政策的。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目前哺乳類裡,多個種類的猿猴、海豚、鲸魚也都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智慧。工具的使用、高度社會化群居、語言系統這都不是人類獨一份的。同一時間就有這麼多的物種擁有不同程度的智慧。但是,對真正的高等智慧的判斷應為,對火的使用(能源革命),自主改變自然環境(舊石器時代)。有這兩大表現,即為高等智慧。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是以,要想獲得高等智慧,隻有像我們祖先一樣!要解放雙手制造工具和使用,群體生活,語言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共享知識,才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解決食物問題,才有條件思考,因為思考才可以發達大腦。

文明過後又因為紙的出現,知識可以跨越曆史長河,文明又一大進步,電腦網際網路的出現又可以跨天涯跨海角,所有知識基本都共享在網際網路上,文明又一大進步!也許生命誕生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礎上,但演化出高等智慧,卻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也是以,即使在原始社會,人類靠着尚未成熟但依然碾壓地球衆生物的智慧,依舊是霸主地位的存在。首先,人是集體群居動物,其次,人類會使用簡單的武器。比如石器和木制長矛等等。是以,即便是獅子,老虎。豹子都不敢輕易招惹原始人類。如果你們見過非洲的原始部落狩獵大象河馬豹子等野獸時,你們就知道會用簡單武器群居動物的人類的強大之處,直接碾壓地球上其他物種。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不過,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得出這個結果是因為人類過于傲慢了。我們定義生物的智慧時具有主觀性,我們把人類的行為定義為高等智慧,比如說使用工具、具有社會性等、創作的文學藝術。是以評價其他物種的時候我們都是以這個标準。

我們覺得靈長類動物具有智慧是因為他們很像人類,我們覺得線蟲不具有智慧是因為它的各方面與人類相差很大。如果我們換個标準,比如物種存在的時間、物種的數量等來定義物種的先進性。那麼人類就不是最先進的,任何物種都可以是最先進的。

地球上幾百萬種生物,偏偏人類進化成了高等動物,偶然還是必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