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武則天的心腹,卻背叛了武則天,最終死在武則天孫子手中

神龍元年(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陽紫微城發動了兵變,逼迫武則天退位。

一、

政變過程雖然兇險和曲折,結果還是符合預期的。武則天同意退位,政變第四天李顯重新登基為帝,江山再次回到李唐手中。

論功行賞時,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

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诏令,又拜為二品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這個“昭容”,與她在高宗時期的“才人”一樣,隻是給她加品的名号,并不是實質上的後宮嫔妃。

按理說,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心腹,武則天倒台後她就是不被清算,也不可能還會給予重用,更别說成為二品大官了。

除非上官婉兒背叛了武則天,也參與了“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也有她的功勞。

張柬之等人可以聯絡擁護李唐的朝臣,并對武則天封鎖政變消息,但是他的手伸不進後宮。

當初武則天為了對付王皇後和蕭淑妃,可是打造了非常大的一張宮人情報網。她就是靠着龐大的宮人情報網,第一時間就能獲得對她不利的資訊。

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曾經慫恿高宗李治廢後,還主動幫其書寫廢後诏書。诏書剛寫好,武則天立馬就到了,不僅及時阻止李治廢後,還将上官儀滿門抄斬。

之是以武則天能那麼快就得到消息,靠的就是她經營的宮人情報網。

她是武則天的心腹,卻背叛了武則天,最終死在武則天孫子手中

二、

張柬之等人要想發動“神龍政變”,必然要瞞過武則天的宮人情報系統才行。

當時宮人多在城内有住宅,經常外出居住與朝臣互通消息,多少都會發現些蛛絲馬迹,進而報告武則天。

想要搞定這些宮人,靠張柬之等人顯然是做不到的,必然要獲得上官婉兒的支援才行。

上官儀被殺時,還在襁褓之中的婉兒免予一死,跟随母親鄭氏被罰入掖庭。

從小在掖庭長大的婉兒,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聰慧善文、通曉文詞,不僅能吟詩着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一次偶然的機會,武則天發現了她的才華,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诏命。

上官婉兒由此從欽犯後代,逆天成了女皇的心腹,擁有參謀決策朝政的權力。不僅如此,武則天還将宮人集團首領的地位交給她。

武則天晚年多災多病,精力和體力都無法支撐她長時間地處理朝政,但是她又不想就此放權。

于是,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兄弟就從後宮被推到了前朝,成了武則天的耳目。武則天試圖以二張為中心,打造新的朝政處理班子,這等于變相削弱了上官婉兒的權力。

砸人飯碗,如殺人父母!

上官婉兒與二張必然要走上對立的道路。

她是武則天的心腹,卻背叛了武則天,最終死在武則天孫子手中

三、

雖然上官婉兒跟二張有沖突,卻不意味着她會倒向張柬之一派。曆來後宮跟朝臣交往過密就是大忌,張柬之是沒有機會頻繁接觸上官婉兒,更别說說服她加入政變集團。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中間人。此人必須能經常出入後宮,還得能接觸到政變集團成員。

按照當時的态勢,也就隻有武則天的小棉襖太平公主才有這個條件。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心肝寶貝,可以自由地出入後宮;她還是太子李顯和相王李旦的親妹妹,三兄妹私下見面并不會惹人懷疑。

由于太平公主能自由出入後宮,又是武則天的心肝寶貝,再加上她跟上官婉兒年齡相仿;一來二去的,兩人就成了閨蜜。

讓太平公主去說服上官婉兒,是最合适的人選!

問題是,太平公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幹麼吃飽撐着要造她媽武則天的反?

很簡單,太平公主姓李,她也想要讓江山回歸李唐;另外,太平公主也想學學母親當女皇的瘾,在英明的母親這邊她是沒希望了,在昏庸的哥哥李顯這邊就不好說了。

再加上,太平公主的情人高戬被二張兄弟陷害,慘遭流放。自此,太平公主就跟二張兄弟誓不兩立了。

在太子李顯和相王李旦的勸說,太平公主同意加入政變集團,出面去勸說上官婉兒。

四、

太平公主一出馬,馬到成功。上官婉兒站在政變集團這邊,對武則天封鎖了政變相關的資訊。

武則天龐大的宮人情報系統,就這樣從内部被攻破了。

政變發生時,二張兄弟被張柬之等人處死的消息,武則天是一點都沒有收到。直到政變集團包圍了武則天寝宮,她才發現自己被人出賣了。

出賣之人就是她的心腹上官婉兒!

“叛變”是上官婉兒審時度勢做下的決定,也是當時政局所迫。當時,二張兄弟已經是人神共憤,武則天也快油盡燈枯了。

如果上官婉兒不加入政變集團,事後必然會被清算,以她的政治智慧必然想到這一層。

上官婉兒對武則天還是有感情的,武則天遺诏想讓自己跟高宗合葬,當時反對聲非常大,是她力主遵從武則天遺願,才最終讓武則天的遺願得以實作。

到了中宗李顯主政,上官婉兒也是武則天政策的積極推動者。她還在中宗朝繼續充當武家人的保護傘,盡力替武則天完成“李武”合流的心願。

她是武則天的心腹,卻背叛了武則天,最終死在武則天孫子手中

五、

站在百姓立場上,上官婉兒還算是一個好人。

上官婉兒勸皇帝按武則天時代的慣例,請天下士庶為被休後去世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規定百姓23歲為成年,開始服徭役兵役;59歲免役(過去是二十歲成年,六十歲退休)。

這個建議皇帝準許了!

可别小看這三年跟一年的小變動!

對于百姓來說,晚3年服役就能為家裡多增加3年的勞動力,在那個生産效率低下的封建社會,這直接關系到全家人的生存問題。

被視為仁君的光武帝劉秀,對自己老家南頓縣也才免一年的賦稅,後來還是在鄉親父老懇求下才加到兩年。

張柬之等人通過太子李顯和相王李旦說服了太平公主,再通過公主說服了上官婉兒,最終實作将手伸進武則天後宮的目的。

李氏能重掌握江山,上官婉兒功不可沒。

然而,在“唐隆政變”時,唐玄宗卻義無反顧的将上官婉兒給砍了,一代才女兼宰相就這樣退出了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