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李小龍在世界電影史上象征着一個時代,提到他就會想到中國功夫,作為一代國術宗師,他在全盛時期可以稱得上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可是他的妻子琳達卻在晚年透露:他其實并不能打過所有人,有一種人是他很怕遇到的對手。
能讓李小龍害怕的對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打出來的中國功夫
在李小龍出現之前,中國功夫在世界上并不出名,在那時大部分外國人的眼裡,中國功夫不過是花拳繡腿的存在,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李小龍就是在這種時候出現在世界面前的,他用自己的能力洗刷調離外國人眼中中國人的病弱形象,以功夫強者的威名登頂世界舞台。
李小龍短暫的一生中一共出演過30多部電影和6部電視劇,憑這些數量并不算太多卻部部都能稱為經典的作品,他在全球收獲了數以億計的粉絲。
直到他去世50多年後的今天,依舊有很多人在懷念他,他的影響不僅是一代人,今天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他短暫而又無比精彩的一生。
1940年,日軍侵略的戰火正在祖國大地上燃燒着,四處民不聊生。出生在廣東佛山的李海泉正在佛山表演着粵劇,他的表演風趣幽默,被稱為“粵劇四大名醜之一”。
為了逃避戰争,李海泉帶着自己的家人從佛山逃去了香港,可是戰争很快又打到了香港,他隻能帶着妻子和三個女兒一起逃往美國。
1940年11月27日,李海泉的妻子何金棠在舊金山唐人街的醫院裡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當時他還在紐約中國城戲院演出,距離舊金山有9000裡之遙。
為了看望妻子和兒子,他匆匆傳回,并給兒子起名為“李振藩”。因為那時的舊金山被當地的華人稱為“三藩市”,他希望兒子能夠在這座美國的城市打出名頭。
在李振藩1歲時,他又被自己的父母帶回了香港生活,之後他就在香港居住了18年。
因為自己父親是粵劇演員的關系,李振藩從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開始拍演電影,在《金門女中》扮演一個嬰兒。
直到1950年,10歲的李振藩參演了電影《細路祥》,他在裡面飾演幾個主角之一。因為他出生時是龍年,是以就起了“李小龍”作為自己的藝名。
從學生時代開始,李小龍就展現出了自己的與衆不同,他一點也不喜歡讀書,成績可以稱得上是一塌糊塗,在讀書之外,他卻有着使不完的力氣。
在12歲時,李小龍進入了一個天主教學校讀書,在這個學校裡老師上課用的全都是英文,一點都聽不懂的他更是放棄了學習。
在這裡學習了一段時間後,精力無處發洩的李小龍迷上了打架,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父母,說自己想要學習國術。
在和自己的父親學過一段時間的太極拳後,他很快就對這種慢吞吞的動作感到了厭煩。他想要學習更快,更有力量的國術。
李小龍的母親很支援他的想法,于是就給他掏學費找了一個師父教他國術,那個師父的名字叫作葉問。
李小龍就此拜在葉問名下學習詠春拳,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李小龍的身體爆發了全部的能量,他用盡所有的時間來學習國術,從不會喊累也不會逃課。
那時的李小龍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打架一定要打赢,為了能讓自己的本領更加高超,他不隻學習詠春拳,還練習了洪拳、少林拳、節拳、戳腳等等。
在1957年香港校級的拳擊比賽上,李小龍一舉就奪得了少年組的冠軍。
除了在國術上,李小龍在表演上也頗具天賦,在他18歲之前,他也已經拍了十幾部電影,被稱為粵語片中的“天才童星”。
1959年,李小龍已經年滿18歲了,這時的他需要換一個空間來施展才能了。
闖蕩美國
18歲的李小龍成績依然很糟糕,并且因為經常和人打架鬥毆而受傷,為了能讓他獲得更好的環境,家人決定送他到美國讀書。
因為他出生在美國的舊金山,是以他已經自動擁有了美國國籍,去美國讀書沒有任何問題。1961年,他考上了華盛頓大學的戲劇專業,在這裡他還認識了自己的妻子琳達。
在大學期間,他組織成立了“振藩國術館”的國術館,他不但自己練習功夫,也帶着别的同學一起學習中國國術。
在這裡,李小龍把自己之前學到的各種國術融會貫通,各種攻擊招數也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國術種類——截拳道。
1964年,李小龍和琳達在西雅圖的一所教堂内完成了婚禮。随着時間的發展,李小龍國術館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在加州的奧克蘭開設了第二家的武館。
在武館中教習學生的同時,李小龍還要随時接受各個踢館人士的挑戰,許多國術大師都想要來同他比武,無論是哪裡的國術專家在這裡都無法打敗李小龍,他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
闖蕩好萊塢
1965年,25歲的李小龍來到了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門前,在這裡,他留下了一段精彩的試鏡視訊。在這之前,他的第一個孩子李國毫剛剛在加州出生。
憑借着李小龍在試鏡中的優秀表現,福克斯公司很快就與他簽訂了演員合約。1966年,他參演了電視劇《青蜂俠》,在裡面飾演了配角加藤,獲得了大範圍的成功。
一年之後,他又參演了電視劇《蝙蝠俠》。同年,他的第三家國術館在洛杉矶成立,後來在一次的世界空手道大賽上,李小龍展示了自己獨創的截拳道,引起了巨大轟動。
雖然李小龍的功夫在美國範圍内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是他還是遭到了不少的歧視。當時華納正在籌拍一部電視劇《功夫》,李小龍自信滿滿地前去面試,卻不料被刷了下來。
這讓李小龍大受打擊,他知道華人在好萊塢一定會遭到各種歧視,他如果想要拍出真正屬于自己獨特的片中,就隻能回到香港。
恰巧香港的嘉禾電影公司在這時發來了合作的邀請,李小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就和他們簽訂了兩部片子的合約。
1971年,李小龍回到了香港,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唐山大師兄》,這部電影在香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達到了300萬美元,震動了整個電影界。
在影片中李小龍展現了自己獨創的三腳回旋連環踢、淩空飛腳,給所有觀衆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這一部電影的火爆,下一部電影的拍攝也很快就确定了下來,嘉禾電影公司在1972年又迅速找到了李小龍拍攝第二部電影《精武門》。
有着上一部電影的成功,這次的電影投入比上一部番了一倍,同樣它帶來的回報也更為驚人,這個電影的票房打破了當年的亞洲記錄,有440多萬港元。
這兩部電影的成功直接奠定了李小龍的地位,同樣在1972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了他的巅峰之作《猛龍過江》,拿到了527萬港元的票房。
李小龍憑借這幾次電影的成功,終于成功敲開了好萊塢電影的大門,華納邀請他擔當主演拍攝《龍争虎鬥》,這是他第一次在好萊塢影片中擔當主演,卻也是最後一次。
李小龍對這部電影的拍攝頗為重視,他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影片打開美國的電影市場。為了能更好的完成這部作品,他不惜停拍了自己編導的《死亡遊戲》。
最終這部投資才80萬美元的電影給華納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僅僅在北美就拿下了2500萬美元的票房,全球的票房數量更是驚人。
因為他的存在,一個因他而生的英文“kung fu”被創造了出來,從此他也成為了外國人眼中功夫的代名詞,那時的他已經成為了好萊塢甚至世界影壇的巨星。
意外去世
那一年他才33歲,之後還有無數輝煌的曆史等着他去創造,無數的榮耀也在等着他去領取,但這一切都在1973年7月20日終止了。
20日深夜,李小龍在睡後突然陷入昏迷,醫生在經過一番槍殺救後最終宣布了他的死亡,所有人都不能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人們等待着法醫提供給他們最終的結果,在法醫檢驗過後,确認了他沒有遭到謀殺,身體内也沒有任何毒素,後來在經過屍檢之後,法醫給出的報告是急性腦水腫。
這其實并不是李小龍的第一次昏迷,在之前,李小龍在《猛龍過江》的片場就曾經突然暈倒,那時他被緊急送往了醫院,得到了治療才躲過一劫。
李小龍去世後,家人把他葬在了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墓園,讓人不願看到的是,在僅僅20年之後,李小龍唯一的兒子李國豪就被葬在了自己父親的旁邊,終年28歲。
李小龍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給人們帶來的國術影響卻并不會消失,在全球他擁有着位數的影迷和追随者,他們懷念并且模仿李小龍。
李小龍的妻子在晚年時撰寫回憶錄,回憶自己腦海中的李小龍,并寫成了《我眼中的布魯斯李》一書。
在書中提到,她曾經問過李小龍:“你最怕什麼樣的對手?”他回答說:“我不怕會一萬種招式的人,我最怕把一種招式練一萬遍的對手。”
其實李小龍就是這樣的人,對待國術精益求精,每一個招式都認真練習,才能夠在武學的地位上達到無人企及的地步。
來源
李小龍逝世50周年:有一種“傳奇”叫李小龍-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