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聰明人,畢竟和聰明人一起辦事能省下不少口舌和時間,還呢個得到一個更好的體驗,這誰會不喜歡呢?
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當一個人太聰明了還不知道收斂的時候,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智多近妖”被人忌憚,甚至被太聰明害死。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他的才智在當時聲名遠揚,就連曹操都贊歎過楊修的才智過人,然而最後楊修也是死在了曹操手中。
然而當曹操殺了楊修之後竟然還問他的父親楊彪為什麼消瘦了,試問誰能受得了黑發人送白發人?于是楊彪回了曹操一句話成為了千古名言。
一、獲得曹操的信任
楊修出生于一個官宦世家中,祖上好幾輩都是在朝廷當大官的,是以楊家的家境也是相當優渥,更重要的是,在當時,家世基本就代表了才學傳承。
而楊修自己也是個相當有才智的青年才俊,在那個亂世中,讀書人不藏拙,有什麼過人的才學就會鋒芒畢露地展現出來,希望引起各路豪傑的注意,最終終于被曹操注意到了。
曹操是個非常愛才的人,三國時期沒有誰麾下的謀士數量能夠超過曹操,是以他自然不會放過楊修這樣一個青年才俊,對他相當器重。
當時的曹操雖然已經雄踞一方,但是管理内務總是缺少一些人手,于是就讓楊修擔任了自己的主簿,将很多内政方面的事務都交給了他,可見對楊修的信任。
這項工作也相當适合楊修,因為楊修是個非常善于察言觀色的人,很多時候從人們的臉色就能看出來一件事應該怎麼辦。
而曹操身為丞相,軍國事務都相當多,他将大部分精力都分在了軍事上,于是楊修這種察言觀色的眼力對曹操來說就非常友善,讓他的工作非常合曹操心意。
于是楊修的地位在曹魏集團中越來越重要,對曹操也越來越了解,甚至到了不用見到曹操本人就能知道他想的是什麼程度。
這讓楊修不僅被曹操欣賞,更是被同僚們信任,很多時候面對曹操發下來的任務都會先問過楊修有沒有什麼隐藏意思,然後再去做。
二、明察秋毫,才智過人
有幾個楊修成功揣摩曹操心思成功的故事就将楊修察言觀色和對曹操的了解程度表現得淋漓盡緻。
相傳當時曹操當了丞相之後為了突出自己不同今時不同往昔的地位,于是就下令将自己宅邸的大門重新修建一下。
在大門的架構搭建好準備修建屋頂的時候,曹操和一衆大臣們讨論完公務之後就前來視察一下工程進展得怎麼樣。
沒想到他見到了大門之後眉頭一皺,顯然是不太滿意的樣子,然後讓人拿來了一支筆,在沒修好的大門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活”字,随後扭頭就走了。
衆人都覺得非常迷茫,不知道丞相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活”字又是想表達什麼,隻有楊修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将曹操的意思解釋給了泥瓦匠。
“你看,這‘活’字在‘門’中,那不是就是‘闊’字?丞相覺得門開得太大了,你們改小一點吧。”
人們這才對曹操的想法恍然大悟,不禁感歎楊修對丞相的了解實在是太深了,這麼一個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謎題都能猜出來。
還有一次也是楊修解答除了曹操留下的謎題,作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王,有很多人是上趕着拍曹操馬屁的,送禮就是最直接的一個方式。
這一天,就有人奉上了從塞外得來的難得一見的點心給曹操品嘗,但是曹操對這種東西不是很稀罕,又不想浪費了,于是就想将這盒點心給自己而對屬下們嘗嘗鮮,順便犒勞一下大家辛苦的工作。
于是曹操就在包裹着盒子的紙上寫下了“一合酥”三個字,然後放在了桌案上。
但是誰敢輕易動上司桌子上的東西呢?即使下屬們奇怪主公為什麼要把點心放在議事的桌案上,但是也沒人去問,大家很默契地無視了這盒點心。
隻有楊修來了之後看到了這盒點心,然後又看了看正在工作的同僚們,笑了起來嗎,然後拆開了這盒酥給同僚們分食。
大家看見他這麼做都非常恐懼,問他怎麼能擅自動主公的東西呢,楊修哈哈大笑,解釋道:“諸君請看,這‘一合’拆開來看就是‘一人一口’,這酥本就是主公給咱們準備的,豈能忤逆了主公的好意?”
人們聽了楊修的解釋之後恍然大悟,然而曹操得知了這件事之後卻不怎麼高興,雖然笑着誇贊楊修,但是實際上心中卻感到相當不滿。
三、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時候的曹操已經功成名就了,曹魏也成為了各路諸侯中最有實力的一個,是以曹操自然相當自命不凡,容不下别人對自己不敬。
他是非常欣賞楊修的才智沒錯,但是楊修在他面前未免也太沒有分寸了,因為看穿了他的想法就自作主張行動,這無疑讓多疑的曹操感受到了威脅。
這确實隻是一盒小小點心,楊修自作主張不算什麼大事,但是今後要是在政務上甚至軍事上楊修也看穿了他的想法肆意妄為,那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是以曹操逐漸開始不像從前一樣信任楊修,而是開始防備他,準備抓住他的錯誤好好懲治他一番。
當時曹操正在為自己的繼承人人選傷腦筋,尤其是在曹丕和曹植之間猶豫不決,楊修和曹植交好,是以就想要幫助曹植奪嫡,而曹操也确實比較傾向于曹植。
然而奈何曹植仗着才高氣傲,行為逐漸放肆,讓曹操随他越來越失望,于是曹丕就趁機開始火上澆油讓曹操更加不信任曹植和支援他的大臣們。
一次,曹丕偷偷将吳質用絹車運進自己府中,但是被楊修察覺到并報告給了曹操,兒子背着自己招募賓客讓曹操非常不高興,但是有沒有确切證據。
于是在第二天楊修又看見了絹車之後就立即報告了曹操,然而曹操趕來搜車之後卻什麼都沒有發現,于是開始懷疑楊修是不是故意誣陷曹丕,讓楊修百口莫辯。
實際上這是吳質的計謀,他料想楊修一定會為了徹底扳倒曹丕奮力一搏,是以将計就計,故意用這個機會安排了一輛空絹車,讓曹操撲了個空,反而給楊修被抹一身黑。
在此之後,曹操越來越不信任楊修,在将曹丕立為繼承人之後更是忌憚楊修,是以就在自己日漸病笃的時候找了個“通敵洩密”的借口下令将楊修處死了。
但是楊修出身于世家大族,僅僅以這樣一個理由就被處死是不能讓他的家人信服的,楊修的父親楊彪更是既悲痛又生氣。
于是曹操不得不親自寫了封信給楊彪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并強調了楊修罪行的嚴重性,最後為了安撫還沒話找話地問了一句他最近為何日漸消瘦。
這不是往人家傷口上撒鹽麼?于是楊彪在回信中沒好氣地隻寫了一句話:“雖無金日磾遠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情。”
金日磾是漢武帝非常寵信的一個大臣,漢武帝愛屋及烏對金日磾的兒子也相當喜愛縱容,甚至能容忍他在皇宮裡調戲宮女胡作非為。
但是金日磾一片忠心,哪裡能容忍兒子這樣對皇帝無禮,是以竟然将兒子殺了來鏟除漢武帝身邊行為不端的人,被後世人們稱贊忠義。
然而畢竟不是每一個父親都能做到為了忠義抛棄親情的,是以楊彪才會這樣借用金日磾的典故表面謝罪實際指責地給曹操回了這樣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