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引子

*本文摘自《蒼山文史資料》第五輯(1987年7月),作者鄭希孟,原标題《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正文

1947年初,國民黨26師及第一快速縱隊放我華東野戰軍殲滅之後,蔣介石氣急敗壞,随即又調集40萬兵力,于2月上旬分兩路向魯南地區大舉進攻,并揚言在臨沂一帶與我軍決以死戰。為了便于開展對敵鬥争,配合主力打擊敵人,上級決定将趙镈[bó]縣(注:1941年山東革命根據地由臨沂、費縣、峄縣、郯城四縣析置,治漫子 (漫溪村,今山東蘭陵縣西北車辋鎮東南八裡)。為紀念1941年10月27日銀廠慘案中犧牲的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趙镈同志而命名。1950年5月撤銷,并入蒼山縣(今蘭陵縣)。)東部的卞莊、蒼山、石坑、長城、層山、褚墩六個區組成蒼山縣。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王子通任縣委書記,楊權任縣長,我擔任縣委組織部長。縣委、縣政府的上司成員還有:宣傳部長張兆湧、武裝部長趙永萼、民運部長任廣秀、警察局長危益民;不久,代展如又調任縣委副書記。

2月底,中共蒼山縣委在趙镈縣的桃峪(當時蒼山縣委借居此地)召開誓師大會,深入發動群衆,組織武裝,開展對敵鬥争。會後,各區立即行動,選拔青壯年民兵組成武工隊,一般都在40—50人,由區委書記、區武裝部長或區長帶隊;每個鄉也都組織了15—20人的鄉分隊,由鄉負責人帶隊;全縣還組織了500多人随軍一年的擔架團。但大部分村幹、民兵留在後方,就地堅持鬥争。當時三漢和一、二區的部分村莊尚在我們控制之下,其他幾個區皆為敵占區。敵人占領臨沂後,則全部變為敵後堅持,縣委上司成員,除縣委書記、縣長帶領縣大隊機動外,其他成員都分工到各區直接帶領武工隊開展遊擊活動。

根據縣委分工,我和危益民帶二區(神山)、十二區(褚墩)武工隊,在襲擊了興墩僞鄉公所之後,準備海打黃山僞鄉公所的伏擊。6月8日晚,我率隊秘密進駐廖家屋,封鎖消息,偵察敵情。8月9日這一天大雨冰雹傾下,伏擊沒有打成,派出的偵察和與縣委聯系的同志都沒有回來。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5月10日淩晨,雨變小,仍不停地下着。這時派出的偵察員回來報告:營子、馬灣一帶人喊馬嘶,不知出了什麼事情?我們當機決定整隊轉移到多福莊待機。不一會,偵察員又回來報告說:是魯南軍區向濱海突圍的,大隊人馬已經過去,現在隻是一小部分村幹、民兵和零星的掉隊人員過沂河。為了進一步弄清情況,取得縣委訓示,經研究決定,先去濱海。過沭河時,見到了魯南三軍分區副司令員栗培元同志,才知道蒼山縣委機關的同志已轉移到濱海區的黃葉村了,栗副司令率領十七團是掩護和收容掉隊人員的。當天,我們趕到了黃葉村,見到了縣裡的同志。這時,除一、三區武工隊外,其他各區武工隊都已到達。

由于這次突圍遭受暴風雨和冰雹的襲擊,不僅有的同志凍死了,而且長途跋涉,饑寒交迫,大家也都感到非常疲勞。休息了2天,縣委幾位上司便召集一起開會,主要研究傳回堅持的問題。我和趙永萼、張兆湧當場報名插回敵占區,堅持鬥争。縣委決定,縣長楊權帶領縣大隊與我們一起傳回。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同行的還有邳縣工委副書記魯幹、縣大隊長王榮葉平領的武工隊,共計250多人。從黃葉村出發,渡沭河、沂河,夜行45公裡,拂曉前到達湧泉以西的小山子村,突然遭到蔣軍的伏擊,我們邊打邊退,撤到多福莊,又被敵人包圍起來,隻好沿沂河西岸向南突圍,經營子、馬灣、莊塢、楊官莊,到達徐圩子以東的馬家場,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從小山子到馬家場又是45公裡,整整跑了一天一夜,晚上才吃上一頓飯。在馬家場見到了地委組織部長劉子見和他率領的幾名地委機關幹部。為了避免再遭受敵人的襲擊,我們偕同地委上司一起轉移到蘭山屯。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在這裡,劉子見部長召集我們縣裡的幾位上司開會,研究部署如何堅持對敵鬥争的工作,他首先介紹了近日敵情,分析了鬥争形勢,提出了對敵鬥争的任務和政策,最後決定成立蒼北指揮部,由軍分區特務營副營長單立珍任指揮,我任政委,軍分區特務營教導員王玉甫任副政委。第二天夜裡,我們指揮部率隊出發,越臨棗公路,到達神山西北的冷水溝村。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剛到此地,就聽到群衆反映,西大埠的還鄉團經常敲詐勒索烈軍屬和群衆。于是,我們當即決定裝扮成蔣軍,由單立珍同志率領襲擊他們,我和王玉甫同志帶一小部分兵力負責警戒,西大埠村長張善玉同志化裝成被捕押解回村的模樣帶路。西大埠還鄉團果然上當,在他們組織歡迎的時候,被全部抓獲,并根據他們的罪行,予以懲治。群衆無不拍手稱快。

在堅持蒼山縣的遊擊戰争中,西永安戰鬥是關鍵的一仗。蔣軍占領臨沂後,逃亡地主紛紛還鄉,組織武裝,公開進行反攻倒算,逮捕和殺害烈軍工屬,欺壓群衆,無惡不作。特别是西永安的還鄉團更為猖狂,他們構築據點,招兵買馬,與人民為敵。為了狠狠打擊還鄉團分子的嚣張氣焰,加強社會治安、保衛和鞏固抗戰勝利成果,縣委研究決定,拔除西永安據點,并取得了沂河支隊第一營的配合。

鄭希孟:1947年對敵鬥争的片段回憶

5月初的一天拂曉,我縣大隊和五個區的武工隊全力出動,将西永安團團圍住,步步壓縮。還鄉團頑固抵抗,拒不投降。一直打到上午11時,才攻破據點,斃敵57人,俘26人,打了一個很漂亮的殲滅戰。我們也付出傷亡6位同志的代價。自此,蒼山縣境内的還鄉團聽到武工隊便聞風喪膽,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全縣的鬥争局面打開了。

資料來源:

《蒼山文史資料》第五輯(1987年7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