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7日電 (闫淑鑫 林琬斯)近期,戚薇、吉娜等女藝人曾入住的月子中心SAINT BELLA(下稱聖貝拉)遞表港交所,動辄十幾萬元的月子套餐,讓聖貝拉收獲了月子中心“愛馬仕”的稱号。
但高端月子中心并不賺錢。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聖貝拉淨利潤累計虧損7.73億元。
月子中心是一門好生意嗎?
坐月子16萬起?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選擇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8年至2023年間,中國内地月子中心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迅速,複合年增長率為22.7%。其中,高端市場闆塊的增長率高于大衆市場闆塊。
聖貝拉便定位高端月子中心。聖貝拉成立于2017年,創始人向華是一名85後,今年37歲。
招股書顯示,向華畢業于英國牛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并于2010年7月完成工程碩士學位。在創立聖貝拉之前,曾任職于UBS AG Hong Kong Branch(瑞銀集團香港分行)亞洲并購與企業融資組及亞洲醫療健康組,積累了并購及資本市場的交易經驗,尤其是醫療保健服務和醫療器材領域。向華在該集團的最後職位為董事。
目前,聖貝拉共擁有59家高端月子中心,覆寫上海、廣州、深圳及杭州等21個城市,旗下三大品牌分别為“聖貝拉”“小貝拉”“Bella Isla”。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3年聖貝拉擁有中國最大的高端月子中心網絡,按2023年超高端月子中心産生的收入計,聖貝拉是最大的産後護理及修複集團。
聖貝拉究竟有多高端?最直覺的展現便是收費。
7月4日,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咨詢北京某聖貝拉母嬰護理中心,線上客服人員發來的一份套餐價目表顯示,該門店旗下有四大套餐,分别為28天、42天、56天的“悅己套餐”“經典套餐”“别緻套餐”“女王套餐”,其中“悅己套餐”是最基礎套餐,收費18.88萬元起,最貴的是“女王套餐”,收費38.88萬元起。
北京某聖貝拉母嬰護理中心價目表 來源:受訪者提供
此外,該門店還在上述四大套餐基礎上推出了兩款“百日随行”服務,總服務天數為100天,涵蓋28天、42天或56天館内服務,以及駐家和醫院陪産服務,其中“百日随行Pro”是護士駐家,“百日随行SO”是自有護理師駐家,前者的收費更高。以“女王套餐”為例,若選擇“百日随行Pro”服務,根據在館天數的不同,最低收費為49.68萬元(28天),最高為84.80萬元(56天)。
該客服人員介紹,不同價位的套餐主要差別于房型面積、産康金額額度、母嬰用品的數量、增值服務等,服務内容和标準都是統一的。
另據聖貝拉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月子中心營運資料,2021年至2023年,聖貝拉品牌月子中心每間産後護理服務房每晚的平均合同價值(下稱日單價)分别為6726元、6740元、6887元,小貝拉的日單價分别為2975元、3328元、3478元。
聖貝拉招股書截圖
若以28天在館天數計算,去年,在聖貝拉坐月子的客單價為19.28萬元;小貝拉的客單價為9.74萬元。
聖貝拉被外界稱為“母嬰界愛馬仕”,向華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聖貝拉月子中心參考了部分奢侈品品牌的打法。
“參考LVMH、開雲集團以及歐萊雅的品牌政策,他們的高端線會保持品牌調性和克制,不多開、不追求GMV,但追求極緻品質,聚焦長期價值,之後再通過高端産品的品牌溢價能力去做轉化,聖貝拉做的也是這樣的事。”向華稱。
向華同時提到,很多明星和粉絲百萬以上的頭部KOL都會優先選擇聖貝拉,聖貝拉也服務過上百位成功卓越的企業家群體。
中新經緯在聖貝拉官網上也看到,聖貝拉的入住客戶包括戚薇、唐藝昕、吉娜、麥迪娜等女星。
來源:聖貝拉官網截圖
三年虧損逾7億
從業務來看,月子中心是聖貝拉集團的核心業務,2023年月子中心業務的營收為4.68億元,占比83.5%;家庭護理服務業務以及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業務的占比均在8%左右。
雖然為核心業務,但月子中心的毛利率相對其他業務并不高。
2023年,月子中心的毛利率與家庭護理服務齊平,均為34.1%,低于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業務63.3%的毛利率。
招股書披露,聖貝拉的月子中心主要設于高檔酒店,也有部分聖貝拉中心設于獨幢别墅。聖貝拉表示,其輕資産政策(包括其與酒店的靈活租賃安排)不僅有助于快速擴張,也能最大限度減少資本開支,令新中心具有較短投資回收期。
不過,輕資産下,聖貝拉仍承受不小的成本壓力。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聖貝拉的月子中心租賃成本及相關成本分别為0.71億元、1.23億元、1.26億元,占當期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7.5%、26.1%、22.5%;同期人力成本金額分别為0.54億元、1.05億元、1.21億元,占當期收入的比例分别為20.85%、22.25%和21.61%。
随着不斷地擴張,聖貝拉的營業收入不斷走高,卻面臨連年虧損。
2021年至2023年,聖貝拉錄得營收分别為2.59億元、4.72億元及5.60億元;年内分别虧損1.22億元、4.12億元及2.39億元,三年虧損7.73億元;綜合毛利率分别為30.6%、29.9%及36.5%。
聖貝拉表示,收入增長主要由于月子中心網絡擴張所緻,這不僅直接導緻月子中心業務收入增長,同時由于客戶群相應增加也促進家庭護理業務的增長。淨虧損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出現虧損。
經調整後,2021年與2022年,聖貝拉分别虧損2986.8萬元及4462.8萬元,2023年扭虧,盈利2077.2萬元。
聖貝拉表示,2021年與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主要是由于大量月子中心正處于業績爬坡階段,月子中心網絡的快速擴張帶來巨大的開支。随着業務的不斷增長、地域的不斷擴大、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創新以及服務範圍的進一步拓寬,聖貝拉無法保證未來仍能保持盈利。
盡管“錢”景并不明朗,聖貝拉仍然獲得了明星投資機構,包括騰訊、中國人壽、新鴻基公司、高榕資本等的青睐。其中,騰訊持股為11.61%,高榕資本持股約為8.26%。
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事實上,并非聖貝拉一家公司業績不佳,被稱為“月子中心第一股”的愛帝宮2022年也曾虧損1.78億港元,2023年經調整利潤雖扭虧為盈,收入卻出現了18.06%的下滑。
一些相對較小的月子中心更是不斷有“跑路”“關店”的消息傳出。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2023—2024年中國月子中心運作大資料與産業趨勢分析報告》,月子中心大多是重資産模式。一是月子中心場地較大,需要建設嬰兒室、遊泳室、産後康複中心等功能區,租金成本較高。二是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月子中心的床上用品、育嬰用品等一般采用中高端品牌,占據一定成本。三是在母嬰産業的帶動下,專業的月嫂、護理人員等軟性服務支出同樣水漲船高。在這些固定成本不斷增長等問題影響下,月子中心的盈利能力難以得到保障。
聖貝拉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公司營運需要大量員工、服務供應商及其他人員,包括護理專家、育嬰師及其他合資格人員。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人力成本總額(其中包括月子中心業務及家庭護理服務業務的員工及服務供應商成本)分别占銷售成本總額的30.6%、33.1%、34.3%。聖貝拉預計公司人力成本将繼續增加。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階段,月子中心的企業定位持續多元,從高端向中高端擴充。在企業定位帶動下,月子中心也逐漸由一線城市向其他低線級城市輻射。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赢得消費者認可,月子中心也在自身的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上尋求差異化路徑。部分月子中心在不斷提升既有的産婦、育兒服務的同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以尋求服務差異性。
連鎖經營産業專家、和弘咨詢總經理文志宏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月子中心收費較高,核心原因在于成本和費用高,一是營銷、獲客成本高,且複購率較低;二是月子中心的硬性投入較高,有些月子中心使用自建物業,而有些月子中心是直接租賃四星、五星級酒店,房屋租金這些硬性投入是相對較高的;三是員工的工資投入較高,因為月子中心需要員工提供相對專業的服務,對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且服務鍊條較長,導緻雖然看着月子中心收費高,但賺錢的公司并不多。
另外,文志宏還指出,月子中心、家庭護理的行業規模較小,真正機構化的公司市場佔有率也不大。大多數月子中心屬于區域性機構,即便有些已經形成跨區域或全國性的規模,但均以加盟制為主,對于總部來說營收規模不會特别大,是以這個行業也不太容易跑出大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月子中心行業仍存在一些亂象。
據聖貝拉招股書,公司旗下某月子中心的經營實體北京貝康澤恩,分别于2021年9月及2022年6月因從事無證行醫而受到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罰款金額分别為3000元、1.5萬元,目前相關整改已完成。
2022年,“月子中心在雞湯内加黨參被罰3萬”的消息也曾引發熱議。根據監管部門的處罰資訊,2022年5月,甯波市海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中發現,一家名為浙江慈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甯波分公司的月子中心,後廚放有益母草、鹽杜仲、麥冬、黨參等中藥各一罐。該月子會所的套餐服務項目上的“補氣血湯”,正是在雞湯内加了黨參、陳皮,給産婦服用。經查詢,黨參不屬于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
iiMedia Research報告指出,目前國内月子中心産業暫時沒有明确的管理規範,特别對衛生資質、餐飲服務許可證等沒有明文硬性要求。從業人員素養參差不齊導緻服務品質無法保證,市場秩序較為混亂,需要全面、高素質人才,包括育嬰師、月嫂等專業服務人才以及營運管理人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闫淑鑫:[email protected])(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