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又一重磅新規來了!
6月30日,天貓對濫發資訊的規則,也做出了調整。
其中,尤其是針對釋出重複資訊,也就是重複鋪貨行為,更是作出了強調。
也就意味着,靠多連結、多SKU,借助場景或者人群來拆連結做差異化的鋪貨模式、店群模式,将要成為過去式。
從出台虛假交易新規嚴懲SD行為,到禁止“誘導第三方”行為,再聯想到前不久對無貨源的管控力度加大的動作,阿裡近期可謂是“大招”連連。
阿裡這一套“組合招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天貓出新規
整治重複鋪貨!
首先,新規對于重複鋪貨的行為,做出的最大的調整就是新增了罰款措施。
情節輕微的,處以警告,平台有權對違規商品進行下架或者删除,暫不罰款。
情節一般的,根據不同情形處以下架或删除商品的處罰,每件罰款500元,累計三天不超過3500元。
情節嚴重的,罰款力度加大,每件5000元,累計三天不超過35000元。
其次,針對重複鋪貨的定義,也進行了明确的說明。
簡單來說,就是商品屬性、圖檔描述、顔色等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商品,系統就會把它們判定為同款産品。
在處理重複鋪貨時,系統會保留最早釋出的商品連結,并删除其他相同的商品連結。
商家出售不同商品,就必須注意,要在商品的标題、描述、圖檔、重要屬性等方面展現商品的不同。
再而,新規對擁有多家店鋪的商家也作出了要求。
如果這些店鋪都屬于同一個公司主體,并且銷售同一品牌的相同商品。
就需要商家自主選擇保留其中一家店鋪的品牌授權,取消其他店鋪的品牌授權,并删除這些店鋪中相應的商品。
最後,新規對于“在店鋪中同時出售同款商品兩件及以上”,根據不同類目的不同情形,都做出了細緻的劃分。
目前,已經有不少商家都收到了處罰,有商家被下架的商品甚至多達15658個。
此外,該新規現在僅限于天貓店鋪,至于是否會在淘寶上實施,還需要等待後續的通知。
附:濫發資訊的規則及實施細則
第四十三條 濫發資訊
【适用情形】
濫發資訊,是指商家未按本規則及天貓釋出的其他管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規則、規範、類目管理标準、行業标準等)要求釋出商品或資訊,妨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一)廣告資訊;
(二)重複資訊;
(三)規避資訊;
(四)錯誤描述資訊;
(五)其他資訊。
【具體處理措施】
【違規情節判定】
釋出重複資訊的規則解讀
1.店鋪中同時出售同款商品兩件及以上的;
2.開設兩家及以上店鋪且出售同樣商品的;
3.“outlet/特賣”店與對應旗艦店出售同款商品兩件及以上的。
【規則解讀】
一、同款商品是指怎樣的商品?
同款商品是指完全相同以及商品的重要屬性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商品。對于不同的商品,必須在商品的标題、描述、圖檔、重要屬性等方面展現商品的不同,否則将被判定為同款商品。
二、哪些情形屬于在店鋪中同時出售同款商品兩件及以上?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店鋪中同時出售兩件及以上完全相同的商品。
2.同款商品,通過更改其價格、時間、數量、組合方式及其它釋出形式進行多次釋出(例:一件商品每天釋出一次,或以一口價和拍賣的方式分别釋出),化妝品、奶粉、尿不濕通過以下方式更換組合方式的除外:
由單個商品組成的不同數量的組合套裝。
3.女裝/女士精品、男裝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特指在已釋出商品的主圖或“顔色”屬性中已展示了該款商品的多種顔色後,商家再次釋出了一件以上該顔色的同款商品。例如,一條連衣裙,商家店鋪中出售的一件商品,其主圖中分别展示了紅色款、白色款,但店鋪中又單獨出現了該連衣裙的紅色款或白色款。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3)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4.女士内衣/男士内衣/家居服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3)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5.服飾配件/皮帶/帽子/圍巾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6.童裝/親子裝、童鞋/親子鞋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7.孕婦裝/孕産婦用品/營養(不包括早孕檢測、媽媽産前産後用品、孕産婦奶粉、孕産婦護膚/洗護/祛紋、孕産婦營養品、月子營養類目)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8.玩具/童車/益智/積木/模型、奶粉/輔食/營養品、尿片/洗護/喂哺/推車床、孕婦裝/孕産婦用品/營養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9.箱包皮具/熱銷女包/男包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3)同款商品以圖案不同分别釋出。
10.流行男鞋、女鞋、運動鞋new、運動服/運動包/頸環配件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11.網絡裝置/網絡相關、桌上型電腦/一體機/伺服器、數位相機/單反相機/錄影機、MP3/MP4/iPod/錄音筆、手機、電腦硬體/顯示器/電腦周邊、筆記本電腦、3C數位配件市場、閃存卡/U盤/存儲/移動硬碟、電玩/配件/遊戲/攻略、平闆電腦/MID、辦公裝置/耗材/相關服務、電子詞典/電紙書/文化用品、包裝、影音電器、廚房電器、生活電器、大家電、個人護理/保健/按摩器材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3)适用于多款産品的通用型同款商品不同機型分别釋出,建議以SKU套餐形式釋出。
12.床上用品、居家布藝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13.汽車/用品/配件/改裝、機車/配件/騎士裝備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3)适用于多款産品的通用型同款商品不同車型分别釋出,建議以SKU套餐形式釋出。
14.飾品/流行首飾/時尚飾品新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15.居家日用、節慶用品/禮品、收納整理、家庭/個人清潔工具、洗護清潔劑/衛生巾/紙/香薰、廚房/烹饪用具、餐飲具、寵物/寵物食品及用品類目的商品,出現以下任一情形的:
(1)同款商品不同顔色分别釋出;
(2)同款商品以大小規格不同分别釋出;
(3)同款商品附帶不同的附贈品或附帶品分别釋出。
16.專車專用腳墊、專車專用座套、專車專用後備箱墊、DVD導航類目的專車專用商品不允許不同車型分别釋出。
17.服務類商品,不允許以相同價格、相同服務的不同表現形式釋出;
例:T恤燙畫服務,燙畫價格相同的請以一件商品釋出,花樣可在描述中展示。
18.網店/網絡服務/軟體 類目下的物流服務類目商品中,相同快遞公司不允許按照不同重量分開釋出;
19.虛拟商品釋出:
手機号碼/套餐/增值業務一級類目下的網絡電話卡類目商品,每個商家所釋出的相同營運商的不同面值的充值商品不能超過15件。
案例:同款瑜伽球,以不同顔色分開釋出
三、針對在店鋪中同時出售同款商品兩件及以上的商家,删除哪些商品?
保留釋出時間最靠前的商品,删除其餘同款商品。
四、一個會員僅能擁有一個可出售商品的賬戶,為什麼還會有開設兩家店鋪的情況?
這裡講的開設店鋪是“管理”店鋪的概念,即天貓通過各種管道或方式查實實際是由一個會員管理兩家店鋪。
五、哪些情形是屬于開設兩家及以上店鋪出售同樣商品?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同一公司主體在天貓開設兩家及以上的店鋪,且各店鋪内出售同一品牌的相同商品。
六、針對開設兩家以上店鋪且出售同樣商品的商家,取消哪些店鋪的品牌授權?
由商家自主選擇保留其中一家店鋪的品牌授權,取消其他店鋪的品牌授權并删除該店鋪該品牌的商品。
下滑檢視完整版
阿裡這一套“組合招式”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對于近期淘天一個接一個的新規,我們可以看到,阿裡在不斷規整商家們的行為,對于自身生态的建設也是越來越重視了。
對此,有商家表示,“禁止補單、禁止鋪貨、禁止店群,那是徹底不用玩了!”
更有商家吐槽道,最近阿裡什麼都管,是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了”?
此外,在網際網路上還有不少人提出質疑:又是各種罰款,又是提高付費占比的,平台流量封頂了,是不是就想掙我們商家的錢?
的确,今年可以說是淘寶改版最多的一年,站在商家的角度來說也确實比較嚴格,刀刀緻命。
每一刀對商家來說都看似不是那麼友好,每一刀都是要求商家要做更好的服務,給客戶更好的體驗。
雖然對商家來說很難,但背後的原因也不無道理。
從淘寶成立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對中小微商家的扶持力度都很大。
商家們的開店門檻很低,有些人付個一千多塊錢就能開個店了,平台還會給到大家一些流量扶持。
可以說,過去這麼長時間,阿裡給商家們都是在賦能。
可沒想到,這卻引來一批商家來“薅”平台免費流量的羊毛,進而滋生了不少畸形的産物。
比如這次整治的重複鋪貨模式,以及不斷在加大管控力度的無貨源模式,都是長期擾亂整個平台生态的“因子”。
更重要的是,阿裡也不想看到,本就“珍稀”的流量卻流入到靠SD、玩無貨源模式、重複鋪貨這些“黑手段”拿流量的商家手中。
不僅流量使用率沒有保障,這對于那些勤勤懇懇做産品、搞服務的商家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是以,平台才會嚴加管控,以此來肅清生态。
至于付費,阿裡的意圖也很簡單。
衆所周知,現在各平台流量早已觸頂,商家對流量的使用率,就變成了平台非常重視的一個名額。
把“薅”平台羊毛的商家“淘汰”後,平台會根據商家是否付費,來綜合評判流量能否得到最大的利用效率。
畢竟付費越多的連結,就是商家認為産品等各方面都比較優質,進而想去主推的産品。
這也是平台在引導我們商家們專注于提升自我的産品力、品牌力、營銷力、供應鍊能力上。
整個鍊路,其實都可以構成一個良性循環。
由此,我們也可預見,未來,阿裡會更加重視那些善于付費,綜合實力過硬的商家。
對于我們商家而言,面對平台的規則和變化,則必須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強大的适應能力。
在調整方向的同時,不斷地在産品力、品牌力、營銷力、供應鍊能力上持續提升自我綜合實力。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平台的變革中站穩腳跟,實作“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