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名方升降散,巧用四味中藥,緩解耳鳴耳聾症狀,趕走嗡嗡聲

一提起耳鳴,很多人覺得就是腎虛。

其實,耳鳴不僅是虛,還可能是堵!

在清代醫家楊栗山的經典著作《傷寒溫疫條辨》中,有一專門調理“堵”出來的耳鳴名方——升降散。

其組方精妙,藥物配伍得當,通過調整人體内部的氣機升降,驅散風熱之邪,清除體内的瘀熱和痰濕,進而從根本上改善耳鳴症狀。

清代名方升降散,巧用四味中藥,緩解耳鳴耳聾症狀,趕走嗡嗡聲

之前門診上有一個26歲的小夥子,半年前汗出後吹風,回到家開始發燒、耳鳴。後來燒退了,也不怕冷了,耳鳴卻依舊不見好轉。

中間吃了補腎的藥,用了各種儀器,一點改善都沒有!

耳鳴聲如同蟬鳴一般,晝夜不停,讓他心煩意亂,無法集中精力,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就連女友也差點是以和他分手!

清代名方升降散,巧用四味中藥,緩解耳鳴耳聾症狀,趕走嗡嗡聲

家裡人趕緊帶着找正兒八經的中醫看一看。

看診的時候詳細詢問的得知,小夥子耳鳴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加重,越加重,越心煩;越心煩,就越嚴重,整個一惡性循環。

除了耳鳴之外,小夥子還便秘尿黃、口苦痰多,胸悶腹脹,甚至還想吐,舌苔又黃又膩。

診斷:痰火交織、郁閉耳竅。

開方:升降散加減(大黃、蟬蛻、石菖蒲、姜黃、僵蠶)

結果用了一個療程之後,耳鳴就消失了,心煩、腹脹、便秘等伴随症狀也通通消失不見。

我的思路

這個小夥子除了耳鳴之外,完全沒有腎虛的症狀,是以吃了那麼多補腎的藥,才一點效果都沒有。

擺脫這個固有思維之後,再看就很明顯了。

苔黃膩,為痰熱。尿黃,便幹,為熱邪傷津。口中口膩,為痰熱上泛。痰多欲嘔、胸悶脘痞,那是痰熱中阻,脾胃升降失司。

患者情志不舒的時候,氣機更加不暢,于是加劇痰熱的形成,是以耳鳴加劇。

怎麼辦?疏通氣機、祛火祛痰就可以了。

清代名方升降散,巧用四味中藥,緩解耳鳴耳聾症狀,趕走嗡嗡聲

僵蠶祛風濕、通經絡,疏通聽覺通道;蟬蛻祛風清熱;姜黃可以對抗内部濕熱,平衡腸道,助力消耗有害物質;大黃能瀉火解毒,疏利腸道。最後,加了一味開竅化痰的石菖蒲。

痰火一化,耳鳴的病根就給拔除了!

(本文僅供學習和參考。文中所述方劑,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耳鳴##耳鳴是一種病嗎##耳鳴用什麼藥##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