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才子就是才子,在諸多方面都會有着不同的表現,諸如李叔同,就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位,他不僅在音樂、美術、戲劇、話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書法上,成就斐然,而他的書法不同的時期,表現是不一樣的,年輕時期的書法多表現傳統,而後期的書法多表現自我個性,諸如他年輕時所臨《張猛龍》就顯得十分老到。
提到李叔同的書法,很多朋友都會自然而然聯想到他後期的書法,的确,其後期的書法,個性鮮明,也已經褪去了傳統,反而變得消散恬靜了,沒有絲毫的火氣,但是,他早期的書法卻十分難得,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他早期的書法作品吧。
從他所臨寫的《張猛龍》上看,這書法水準的确相當可以,不僅做到了神形兼備,而且還表現的十分有特點,甚至還略帶一絲個性,而這種個性着重展現在個别點畫上,諸如捺筆,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原帖的書寫有一種重按的過程,然後出鋒,而他的筆下,沒有了這種重按的效果,并且,還寫的粗細一樣的均勻,這種均勻感,也足以看出他的 控筆能力是超凡脫俗的,不是嗎?并且在收筆上,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上翹過程,這種上翹的特點,還十分突出。
最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方就是線上條的粗細表現上,從原帖上看,有着明顯的粗細變化,過度自然,但是,在他的臨寫下,線條變得一樣粗,很是均勻,質感也十分突出,有朋友看到後,說這是格調突變,變得了溫潤了不少,尤其是線上條上,将這種剛強感,變得弱化了不少,不知道,你看到後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受,但是,更多的朋友說這種現象是一種老到的表現,隻有深谙其道,才能夠更好地寫出變化,寫出一種既有傳統,又有自我的一種特點,這就是書法的真谛,不知道,你對于這兩種觀點,會支援哪一種?也請好書的你分享自己的看法,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