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擴招的後果已經出現了,大家發現沒有,現在的學曆越來越内卷,越來越貶值了,以前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國之棟才,現在大學生到處都是,而且随着市場環境的改變,一些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确實是一個難題。
今天看到一條熱搜,有名大學生吐槽自己一個大學畢業去面試一個月薪1200塊錢的工作,竟然還被拒絕了。
這個消息一發,迅速登上了熱搜,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讨論,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情況就是按網友的說法,跟大學生要經驗,跟專科生要學曆,跟研究所學生要年紀。
另外一個觀點就是沒有實習經驗就進不了企業,進不了企業就沒有實習經驗,有的時候反而陷入了一種循環。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一些企業對于招聘真的是讓人有點痛恨和苦惱。
學曆是敲門磚這句話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但關鍵是現在一些企業對于學曆的要求完全不能夠給出薪資待遇的标準,甚至越來魔幻。
1200塊錢的工資,我實在是想不通,還能存在現在社會當中,而且進行一個公開的招聘。
換一個角度想,我們的勞動監管部門允許一家企業開出1200塊錢的工資,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在遵循勞動法不斷強調的同時,一些企業卻将勞動法踩在了腳下,有的時候不得不感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對于一些外資企業招聘完全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甚至在網際網路上還有這樣的事。有些人被外資企業裁員,不僅不悲傷,反而分享自己的喜悅,将自己被裁員的消息釋出到網際網路上來分享自己的喜悅。
曾經在網際網路上有這樣一段小視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讨論,從視訊當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現在社會就業的一些情況,有網友拍了一段視訊,詢問怎麼樣才能獲得成功。
在飛機上詢問了各色各樣的人,直到最後一個人非常直白的說:“你需要投胎一個好的家庭”。到這個時候,視訊就戛然而止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你會發現從大學之後出來找工作,依然拼的是家裡的資源和人脈,張雪峰在談論這些話題的時候,已經變成了老生常談。
其實很多網友自己心裡也清楚,現在的環境那麼的内卷,大量的外資撤離,不是裁員就是關門,不僅如此,一些稅務還讓最近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感到頭疼,我們對于企業的标準有的時候實在是想的太高了,現實情況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個時代要麼是名校畢業,如果是一些普通的學校,真的找工作确實是一個比較難的題,就業環境不容樂觀。
除此之外,在企業招聘的時候,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比如說湖南科技大學圖書館這段時間招人,給出了1700塊錢的薪資,完全按照勞動法的最低标準來實行的,可是報名的人絡繹不絕。
湖南科技大學不得已發了通告,二次說明,每個月工資到手隻有1700塊,而且是不管吃不管住,不給交公積金,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依然有很多人報名,有些網友就認為這其實就是傳說中的“蘿蔔崗”,給一些特定的人準備的。
可是有些事情網友們清楚,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清楚呢。
換一個角度看,這樣的“蘿蔔崗”,這樣的“潛規則”就對嗎?
這不就是網友們談論的要靠資源和人脈嘛,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完全不公平,一些“潛規則”都已經擺到了台面上,讓人相當的痛恨,競争工作,競争崗位變成了這樣的現象。
如果是一家民營企業,那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個人經營的企業用人很随意,可是明顯很多企業不是民營企業,他們還留了各種“蘿蔔崗”。
這樣的現象才讓很多網友感到無奈和心酸,不少媒體還在發文要鼓勵民營企業,可是我們看看,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
他們現在都相當的頭疼,如果外資企業走了,那麼大家就能夠富起來了嗎?
大家的工作崗位就能多起來嗎?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探讨的問題,很多事情最後變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看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