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文案 |不鹹

編輯 |南楓

這諜戰劇,還是越老越“有味”。

放眼這幾年的諜戰市場,不難發現已經黔驢技窮了。

誠然,《追風者》《潛行者》《叛逆者》這種央視大劇,播出的效果倒是非常不錯。

可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這也就算是“矮子裡面拔大個”。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要麼流量當道,吸引粉絲群體來看,反過來再給流量頒發個獎項沖沖牌面。

要麼,老掉牙的劇情配上國民度極高的中生代,強行反轉給某個角色加戲,看到最後結局了個寂寞。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不知道多少諜戰迷如今還在懷當初神仙打架的時代。

從《潛伏》《黎明之前》《暗算》,到《僞裝者》《風筝》。

無論是劇本還是演員,全方面出圈,放在當下那也絕對是現象級大爆的神作。

要不說,這種本身就需要功底的題材,還是“越老越香”。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當下,有一部積壓了整整6年的諜戰劇終于被擡上來了——

《音樂會》姗姗來遲,陣容非常強悍,從當紅00小花,到中生代實力派,再到家喻戶曉的老戲骨,可謂應有盡有。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聽名字就讓人雲裡霧裡,難道諜戰真的有能打破僵局之作了?

别急,你且聽我細細道來——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處于水深火熱的東北地區有這麼一号人物。

黑龍江省黑瞎子屯人,1925年外出求學,同年便加入了我方組織,第二年參加北伐,四一二慘案後離奇失蹤。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他的名字在江湖流傳已久,如今再次出山以地下黨的身份活動,卻無人見過其真面目。

傳說中的形象從邋遢的流浪漢到窈窕淑女全都有,他就是——

秋雨豪(張壘飾)。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本劇大男主就這樣登場了。

大光環閃耀,而劇情中的細節,确實也将男主的形象塑造地極其寫實。

這個人,有腦子、會謀劃,而且真的沒有一點架子。

剛出獄,這小子滿身腥臭味直接跑進了一家咖啡館,二話不說還随手拿起了别人的咖啡嘬了一口。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某個服務生突然竄出來,直接就給這小子來了一下。

被拽到了地上,男主竟然不怒反笑,一副狗腿子表情,滿心歡喜地答應去倒泔水。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從後門走出來,男主立馬開始更換着裝。

很樸實,卻又非常合理。

什麼樣的着裝,何種形式變換身份講述得淋漓盡緻,一開篇便已經抓住了觀衆的眼球。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不僅如此,秋雨豪這個人,在性格上也不拘小節,思想極其前衛,與其他諜戰大男主設定截然不同。

秋雨豪的大智慧,是從舉手投足間展現出來的。

在做計劃時,這哥是異常的冷靜,面對狡詐狠毒的敵人,必須要謹慎再謹慎。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直言不諱,又能精準抓住痛點,尤其是秋雨豪的那句——

“人隻有活着才有無限可能。”

能如此冷靜機智,在整個諜戰劇市場都難得一見,可見編劇确實是知道觀衆想看什麼的。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你别說,中生代做主力軍就是不一樣。

諜戰劇,角色是重中之重,隻有人物被演活了,觀衆才能真的跟着各類角色進入戲中。

而《音樂會》中兩位主心骨,果然讓這部劇開篇就逼格倍升。

第一位,李乃文。

李乃文真就是國劇中的“萬金油”,無論什麼題材都能完美适配。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音樂會》中李乃文飾演女主的父親樸哲雄。

一出場,氣勢直接散發開來,一看就是資本雄厚的大佬。

我猜他應該是一位紅色企業家,是以經濟條件優渥,在計劃暗殺行動時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李乃文演出來的地下黨,既能看出來有頭有臉的地位,又擁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智慧。

沒有任何凸顯金手指的誇張表演,可渾身上下都在訴說着他堅定的信念。

後面李乃文下線,絕對會是整部劇的高光情節之一,最大淚點。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另一位,就是張壘。

盡管咖位不大,可張壘如今也已經是觀衆看着比較臉熟的配角之一了。

他能來演《音樂會》的一番大男主,讓我有些驚喜。

名聲流量都一般,可實力卻絕對能撐得起整部劇。

一個眼神,就能讓人充分感受到這位演員深厚的表演功底,就那麼一瞬可以直戳人心。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除此之外,還有老戲骨重磅加盟。

比如,斯琴高娃。

她演的是女主老年時期,變成了一位音樂家,而且一直在 創作相關的紅色音樂。

盡管前面戲份不多,可一出場,這位老戲骨超然卓絕的氣質卻可以秒殺全場。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當然,不得不說的還有女主文淇。

拍戲那一年,文淇才16歲,不過當時她已經斬獲了金馬獎最佳女配。

看得出,戲裡的她還有些嬰兒肥,恰好與人設不謀而合。

但,在情緒的把控上,文淇做得非常到位,各種爆發戲份演得也并不浮誇,即使與衆多中生代對戲絲毫不違和。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結語

客觀來講,《音樂會》對于部分年輕觀衆來說或許沒什麼吸引力。

可諜戰迷大機率會追下去,而且這劇有種濃厚的央視收視率爆款正劇的味道。

每一句對話,都能引起觀衆的深思,甚至就連小日本軍官的形象,也能刻畫得活靈活現,讓人恨得牙癢癢。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沒有人會白白犧牲,每個人的名字都會激勵我們!”

“機會來的時候必須要把握,把握住了,事就成了,把握不住,沒有下次。”

有人說活着才會創造奇迹,可有人卻覺得奇迹往往是要靠死亡來成就的。

在抗戰題材中展現對人性的思考,讓觀衆親身感受做抉擇的痛苦,看到這,其實整部劇已經被盤活了。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諜戰劇《音樂會》上線,本以為是部爛劇,沒想到是個“王炸”

誠然,《音樂會》積壓已久,鏡頭畫面和拍攝手法都比較樸實。

劇情和人設卻也能引起觀衆的共鳴,不知道後面有沒有機會上星播出。

不知道你是否對這部劇感興趣呢?#記錄我的2024#

-END-

南楓娛樂圈

有品質的娛樂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