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剛落幕,印度總理莫迪的缺席,就成為了各國的一個關注焦點。對于莫迪這種不守規矩的行為,中方自然也不會慣着。當着印度外長蘇傑生的面,王毅外長直接對兩國關系,擺出了5個關鍵詞。
王毅與蘇傑生會面
近日,如火如荼的上合峰會,在哈薩克斯坦落下了帷幕。本次峰會主要聚焦于上合組織的全方位多邊合作的發展前景,重點關注各成員國之間,涉及政治、安全、貿易等領域的各項工作。
此次峰會中,各成員國不僅接納了白俄羅斯,将上合的正式成員國數量,提升到了兩位數,還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
會議結束後,包括《阿斯塔納宣言》在内,各成員國共同簽署并發表了25份成果檔案,對于組織在各領域的發展前景,都進行了細緻的規劃。
然而,作為正式成員國之一的印度,卻隻是派出了外長蘇傑生參會,莫迪本人并未露面。對此,有分析認為,莫迪的缺席,意味着印度正在淡化上合峰會的重要性,并遠離上合組織。
在此之際,中方和普京也都保持了默契,沒有留出時間見印度代表。但對于其他國家的上司人,幾乎見了個遍。然而,與各國上司站在一起,身為外長的蘇傑生,多少是有些露怯。在合照環節,蘇傑生甚至一度将臉側開,沒有正視鏡頭。
普京也沒留時間見蘇傑生
不過,同為外長的王毅,還是給了蘇傑生一個“機會”。在峰會舉辦期間,與他進行了一輪會面。但話裡話外,王毅都沒有太客氣。
當着蘇傑生的面,王毅直接指出,中印雙方應當從戰略高度,認真看待雙邊關系,加強兩國之間的溝通活動,并妥善處理分歧,進而確定兩國關系,能夠沿着健康穩定的軌道,繼續向前發展。
緊接着,王毅外長還特意提到了5個關鍵詞。他指出,中印之間應該遵循此前共識,在“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照顧、互相成就”的基礎上,探索兩國正确相處之道。而這五個“互相”,也算是給今後的中印關系,規劃出一個相處的大架構。
而在這種莫迪不來的場子,蘇傑生也沒敢大放厥詞。順着王毅的話,蘇傑生也積極表态稱,中印雙方應在外交和軍事領域加強聯系,并盡早針對邊界問題進行磋商。
同時,雙方還要加大努力,盡量讓正在中印邊境的拉達克地區對峙的兩軍,完全脫離接觸,并恢複兩國關系的“正常化”。而這次會談,也是中印兩國的外長,在時隔一年多後,進行的首次正式會晤。
值得注意的是,蘇傑生此次表态的語氣,與他上個月連任外長時相比,有所軟化。當時,蘇傑生“言之鑿鑿”地表示,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是印度目前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影響中印關系的關鍵。顯然,時至今日,蘇傑生仍然想将邊境争端,與兩國關系互相綁定。
印度外長蘇傑生
此前,蘇傑生更是聲稱,如果想要緩和中印關系,中國就必須在邊境問題上讓步。印方甚至還以此為由,對在印投資的中國企業進行大肆打壓,還扣押了不少中企的資質檔案。但事實上,印方此舉完全是倒打一耙,畢竟,中印的邊境問題,之是以遲遲沒能解決,主要責任都在印方。
在此之際,蘇傑生在上合的這番表态,其實也就相當于向中方低了個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給莫迪的不到場行為,找了個台階下。
不過,莫迪的心思卻可能沒有這麼簡單。在過去的十年中,莫迪已經缺席了4次上合峰會,達到了将近一半的比例。雖然有印媒分析稱,莫迪是因為國内行程忙碌,抽不開身,但對于上合這種等級的峰會,這番說辭相當牽強,根本站不住腳。
事實上,莫迪之是以缺席,可能出于兩方面的考量。首先,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的“主導地位”日趨穩固,而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正在上合組織中,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然而,印度向來将中國作為“最大假想敵”,莫迪政府自然不想看到這種局面,索性就直接缺席峰會。
印度總理莫迪
另一方面,上合組織與西方組成的“小圈子”和軍事集團,理念都是相悖的。在美西方打壓行動加劇的情況下,上合内部的這種“反西方”趨勢,也有着愈演愈烈的态勢。
然而,莫迪從上任以來,想要貫徹的都是“兩頭通吃”的政策。是以,在加入上合、金磚等組織的同時,他也在帶領印度,積極發展與西方國家的合作。
不久前,剛獲得連任的莫迪,還特意趕赴意大利,參加了G7峰會,他還可能會參加之後舉辦的北約峰會,這與上合組織的傾向并不相同。
如今,從王毅外長毫不客氣的言論也可以看出,在莫迪不守上合規矩的情況下,中方也沒必要太給印度臉面。蘇傑生的表态,如果是出于真心,那麼中印兩國依然有着深入溝通的機會,但莫迪政府若是一意孤行,中方也不會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