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1995 年,東北的大冬天,有個頭發都白了的七十多歲老頭,頂着風雪,懷裡緊緊摟着一幅古畫,走進了當地文物機構。日子過得太難了,他想把這祖傳的寶貝賣了,好救急。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到了文物所,他特别小心地把畫展開,遞給了一位很有威望的專家。專家眼睛很厲害,一下就被畫的好手藝吸引住了,喜歡得不行。他跟老頭說想買,願意出一萬塊把這寶貝收了。

可老頭不但不高興,還默默地把畫收起來,轉身就走。他雖然不懂怎麼鑒定文物,但是家裡一直傳下來的說法告訴他,這幅畫是從清朝皇宮來的,每一個印章、每一筆畫都帶着皇家的威風和光彩。他心裡明白,這樣皇家的東西,哪能随便用錢來算呢?

心裡七上八下的,老頭帶着畫去了北京。那裡有清朝時候最熱鬧的古玩市場——琉璃廠。他聽說這裡有很多鑒定文物的高手,也許能知道這幅畫到底值多少。費了不少勁,老頭找到了北京文物公司的總經理、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的秦公。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秦公仔細看着這幅畫,眼睛裡都是驚訝和稱贊。憑着多年鑒定的經驗,他确定這肯定是國寶級的好東西。不過,秦公沒馬上說出來,壓着心裡的高興,小心地請了好些鑒定的名人,一起給這幅畫做權威的鑒定。

最後,專家們都覺得,這畫是北宋張先畫的,1072 年畫的《十詠圖》。這幅山水人物畫,就像曆史的鏡子,能看出那個時候的情況,文學和曆史研究的價值沒法說,特别值錢。

畫上,名人、皇家的印章和題的詩都有,像權臣賈似道、大書畫家趙孟頫、大文學家孫覺,還有清朝的乾隆、嘉慶皇帝的字,乾隆皇帝還親自寫了“誦芬寫妙”四個字,能看出這畫的藝術價值特别高。這幅消失了五十多年的寶貝,現在又能看見了,能不讓人激動嗎?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有資料說,清朝完了以後,日本弄了個僞滿洲國,末代皇帝溥儀用賞賜的名義,從故宮偷偷運出去好多文物,藏在僞皇宮裡,這裡面就有這幅《十詠圖》。

1945 年 8 月,抗日戰争打完了,滿洲國的末代皇帝溥儀急急忙忙跑了,就像在野外迷路的狼。可“小自樓”裡那些像星星一樣的好幾千文物書畫,就像被扔了的寶貝,沒法跟着他走。

沒人管的時候,僞滿政權的士兵像餓狼一樣沖向這些寶貝,有的被他們藏起來了,有的被拿出去賣,這裡面就有那幅特别值錢的《十詠圖》。一下子,這些文物都像流星一樣,在曆史裡找不到了。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秦公他們就在這亂子裡,碰到了拿着畫的老頭。老頭手裡緊緊抓着畫,眼睛裡都是擔心,問:“這畫是不是真的很值錢?”秦公照實說了,沒想到老頭像被吓着的鳥,卷着畫就跑。

勸了好多次,老頭才抖着手,給了個位址和聯系的辦法。原來,聽說這是國家的寶貝,老頭心裡特别害怕。一直到秦公反複解釋,說新中國成立前的文物,誰拿着就是誰的,老頭才放心了點。

不過,《十詠圖》又出來的消息傳得可快了,好多收藏家像聞到血的鲨魚一樣,都去找老頭,想用高價買這畫。最終決定拍賣。

老人拿傳家寶鑒寶,專家:假的,最多一萬,博物館:我出1800萬

拍賣那天,好多買家搶着出價,可熱鬧了。最後,這幅《十詠圖》賣了 1800 萬的“超高價”,又回到了北京博物館。

從一萬到 1800 萬,這畫的價值從地下一下子到了天上,成了沒法估價的國寶。這幅畫,看到了曆史的變化,也看到了國家對文化遺産的看重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