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綜述

7 月 15 日入伏,标志着一年中最為炎熱且潮濕的三伏天即将來臨。而2024 年的三伏天有着與往年大不相同的三個特别之處,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

超長三伏天的最後一年

這些年,三伏天基本上都是加長版,通常長達 40 天,2024 年也不例外。具體時間為:初伏從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7 月 24 日,共 10 天;中伏從 7 月 25 日至 8 月 13 日,共 20 天;末伏從 8 月 14 日至 8 月 23 日,同樣是 10 天。

今年 7 月 15 日入伏,這一天是農曆六月初十。由于今年入伏時間是在農曆六月,此時已經屬于“晚入伏”。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俗語說的好,“早入伏雨漣漣,晚入伏旱了田”,意思是早入伏往後雨水可能較多,而晚入伏則雨水可能相對較少。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今年是加長版三伏天的最後一年。到了 2025 年,三伏天将變回 30 天的時間。

這意味着,我們在今年需要經曆相對更長時間的高溫和炎熱天氣。在加長的三伏天裡,人們将面臨更多的挑戰,特别是對于那些需要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來說,防暑降溫措施變得尤為重要。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特别之處二:可能面臨大旱的三伏天

民諺有“秋後一庚入末伏”的說法,一個節氣有 15 天,是以出伏的時間要麼在處暑前面,要麼在處暑後面。

今年處暑的時間是 8 月 22 日,而末伏是 8 月 14 日至 8 月 23 日,由于今年7月15才入伏,那麼我們可以得知,今年明顯處暑在出伏前面。俗語稱“處暑出伏前必災年,處暑出伏後五谷大豐收”,意思是如果處暑在出伏之前,預示着冷天來得早,農作物可能歉收;而處暑在出伏之後,則預示着農作物容易大豐收。

在古代,人們主要以農業為生,對節氣的變化極為關注,以此來管理莊稼。民間素有“小暑在頭,七月大旱”的說法,今年的小暑正值農曆六月初一,也就是在月頭,這暗示着農曆七月,也就是三伏天期間,降雨量可能會很少,許多地區或許會出現大旱的情況。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觀察最近的天氣狀況,北方的很多地區一直處于高溫天氣,雨水相對稀缺,即便有降雨也是轉瞬即逝。這種情況對于農作物的生長影響巨大,可能導緻莊稼缺水,生長緩慢,甚至面臨減産的風險。

對于從事農業種植的人們來說,需要提前做好考察并提前計劃實施田間灌溉等工作,以確定農作物能夠獲得足夠的水分。這時可以采取修建灌溉設施、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等方式,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幹旱情況。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灌溉計劃,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幹旱對農作物的損害。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特别之處三:今年三伏是“母伏”

現在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在民間,一直有将三伏天分為“公伏”和“母伏”的傳統說法,區分公伏和母伏的方法相對簡單,主要是依據入伏時間是單數還是雙數。

入伏的農曆日期是偶數,就是“母伏”,今年便是如此。老話說“公伏兇,母伏爽”,按照古人的經驗,母伏預示着三伏天可能會相對涼爽一些。今年入伏當天是農曆六月初十,由于初十是雙數,是以今年就是“母伏”。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然而,盡管今年是“母伏”,但根據目前的天氣形勢,我們并不能對三伏天的涼爽抱有太大期望。正如老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大家的防暑工作仍然不能有絲毫松懈。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特别之處主要是基于傳統的經驗和說法,實際的天氣情況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地理位置等。雖然這些諺語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推測天氣,但也不是非常準确且概括的。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三伏天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我們需要特别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的戶外活動,如需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戴帽子、太陽鏡,塗抹防曬霜等,并攜帶适量的飲用水,以防止中暑。

同時,室内要保持通風良好,可以使用空調、電扇等裝置來降低溫度,但要注意避免過度貪涼,以防感冒或其他疾病。在飲食方面,宜清淡為主,多吃一些具有清熱解暑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絲瓜、冬瓜等。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因為在三伏天,人體消耗較大,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複體力和提高免疫力。

對于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要特别關注自身健康狀況。高溫天氣容易加重這些人群的身體負擔,引發各種不适或疾病。他們應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如必須外出,最好有家人陪伴,并随身攜帶必要的藥品和急救用品。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除了個人的防護和注意事項外,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為人們創造一個相對舒适和安全的環境。

例如,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對高溫天氣的監測和預警,及時釋出資訊,指導人們做好防範措施;公共場所可以提供更多的防暑降溫設施和服務;企業機關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員工在高溫時段進行高強度勞動等。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結語

總之,2024 年的三伏天具有其獨特之處,超長的時間、可能的大旱以及“母伏”的特點,都需要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要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暑、抗旱等各項準備工作,合理安排生活和飲食,以保持身體健康,平安度過炎熱的三伏天。同時,這也提醒我們要更加關注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以适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挑戰。

7月15日入伏,2024年三伏不一般,有3個特點,與往年都不大相同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