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東旭 楊繹霏):7月3日,有網友發帖稱,主播在某平台某直播間售賣“唐伯虎真迹”。相關視訊顯示,兩名女主播聲稱“每一幅都是真的,且具有‘中國版權備案’”。經曆兩輪降價後,定價從5萬元降至3萬元再到1萬元,最終字畫以7800元價格售出。央視網《新聞+》記者觀察到,該字畫售出數量為2幅,在交易連結下架後,主播展示了字畫落款,并加以話術稱“落款處盡顯曆史的痕迹,紅色章印為唐伯虎的原章”。
在直播過程中,該主播多次提及字畫為唐伯虎真迹“松濤圖”,當網友質疑商品是否為假貨時,主播卻回應“觀衆沒有欣賞水準、沒有知識涵養”。《新聞+》記者在直播回放中發現,主播在直播間稱該字畫的來源管道為某大型收藏機構,且有版權号備案。記者随後聯系了該收藏機構辦公室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否認了主播的說法,“我們這裡并沒有關于唐伯虎的原作出售”。
從業人員介紹,此類字畫在該機構中隻有木版水印或者微噴列印的複刻品進行售賣,直播間主播聲稱的來自該收藏機構的“唐伯虎真迹”為不實消息。“木版水印是手工印刷,在原作的基礎上,通過勾描刻版,一幅畫可能得刻很多版,然後再通過手工一張一張地去印刷。但此項技術需要勾描原作,複刻則需要博物館或者真迹收藏機關的授權才可以實施。”
央視網《新聞+》記者向該機構木版水印處了解到,該主播售賣的唐伯虎“松濤圖”并無原作授權支援,隻能通過微噴列印的方式售賣,在形式類别上屬于文創産品,主播在直播間所聲稱的“唐伯虎真迹”是誇大宣傳。“是假的,不要信。”該機構一名文創部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不僅字畫是假的,而且主播提到的“具有中國版權備案”也不屬實。
視訊加載中...
央視網《新聞+》記者檢索發現,2017年12月18日,在嘉德藝術中心拍賣會上,唐伯虎的原作《石林消夏圖》以2200萬元起拍,7300萬元落槌,加傭金最終以8395萬元成交。這與直播間售賣标價7800元的“唐伯虎真迹”價格相差懸殊。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魏巍稱,這種直播售賣“唐伯虎真迹”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在這個事件當中,主播聲稱出售的是唐伯虎的真迹,并且給出了極低的價格,這與市場上唐伯虎作品的真實價值是嚴重不符的,很有可能誤導消費者認為能夠以極低的價格購得真品,進而構成虛假宣傳”。魏巍律師提到,如果主播明知其所銷售的商品是赝品,或不具備直播間裡宣傳的價值,但卻故意以真品或者高價值商品的名義進行銷售,進而擷取非法的利益,并且數額較大,那就有可能構成詐騙罪。此外,即使主播沒有直接故意詐騙,但如果其虛假宣傳行為導緻了消費者産生錯誤認識并且遭受經濟損失,這也可能構成民法上的欺詐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程屹指出,這種涉嫌欺詐行為的發生,平台作為管理方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平台方應該針對虛拟平台的特性,增加對于這種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是違規擦邊行為的監測力度,不斷提高監控手段,減少這種行為的出現。”程屹告訴央視網《新聞+》記者,這些涉及文玩藝術品交易的直播售賣,即使在被平台懲治之後,往往也會改頭換面成立新的直播間,另外,主播還會通過各種方式逃避平台的監管,比如不使用明顯的、能被平台捕捉到的違規性語言,在直播間注明“虛構劇情”“劇情演繹”等字眼試圖免責。“像這種隐秘的方式,其實平台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并及時懲治。”
對此,央視網《新聞+》記者聯系到平台,針對直播間售賣“唐伯虎真迹”的虛假宣傳行為,客服人員稱:“涉及假貨售賣行為,平台如果确實發現商家違反平台規則,則會按照平台相關規定對商家的賬号作出處理,不限于扣除信用分、保證金,小黃車禁止上架,賬戶限期或永久封禁等處罰措施。平台肯定是不允許詐騙行為的,因為國家法律不允許,平台也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據媒體報道,以高價回收誘導下單,有珠寶文玩直播間一夜進賬幾十萬。有老人入坑時間長達7年、下單次數超400次,為買假古董花費幾十萬元甚至借錢下單。7月3日,“9999元可買圓明園馬首,老年人借貸下單”的詞條被頂上熱搜。
“一些老年人的社交活動比較少,對這種線上銷售的話術很難辨識。線上的賣家部落客會有一套非常強的吸引老年人的表達方式,老年人群體容易對這種感性表達傾注情感,是以就特别容易上當受騙。”程屹提到,根據法律規定,涉案金額是判斷詐騙罪嚴重程度的重要标準之一。如果涉案金額在三千元至一萬元即可被認定為數額較大,三萬元以上則可被認定為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規範文玩類直播亂象、避免老年人上當受騙,需要多方面去努力,不僅是法律人士,包括心理學方面和社會學方面,可以共同探讨預防機制。”程屹說道。
7月5日,央視網《新聞+》記者發現,該主播賬号首頁作品已全部删除。随後記者聯系到平台,從業人員稱對于此主播的違規行為正在核查中,“該主播的售賣行為發生在此前直播中,我們的相關人員需要去調查具體時間點,發現違規内容,我們會第一時間對賬号作出處罰,封禁或者限制使用部分功能。”從業人員稱,如果調查結果顯示該主播存在虛假宣傳行為,平台也會對主播店鋪作出處罰,情節嚴重的話,會請相關部門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