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第5場,作介紹,并回答媒體記者和網友們提問。
重慶市政府新聞辦新聞釋出處處長何涯介紹,本次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舉辦以來,市政府新聞辦始終堅持開門辦會,回答了一系列網友們關心的問題,也形成了的互動工作環節,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
本次九龍坡區的發出以後,累計收到網友有效留言238條次、提問168條次,其中包括“楊家坪環道咋緩堵?”“大學生就業有何扶持政策?”等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市政府新聞辦從中精選了一些問題,請九龍坡區的釋出人一起來回答。
新聞釋出會現場 鄒樂 攝
釋出人:
覃昌德 九龍坡區委書記
李 順 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
趙文明 九龍坡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代 江 九龍坡區政府副區長
很多網友對九龍坡區的交通出行十分關注,留言提問包括“西彭什麼時候修軌道交通,每次出行要打車去江津坐軌道交通,不友善”,“看新聞李家沱大橋複線橋工程已經實施完成,關心什麼時候能通車”,“楊家坪環道高峰期非常堵,能不能圍繞環道外圍再修一個二環”等。
網友提問:在友善老百姓出行方面,九龍坡區有哪些實招?
代江回答網友提問 鄒樂 攝
代江介紹,近年來,九龍坡區推出了一系列提升交通通達性、便捷性的重要舉措,總的來講,可以用1到6,6個數字來概括:
“1”就是建成高水準交通強區的總體目标;
“2”就是踐行“人享其行、物優其流”2條發展路徑;
“3”就是形成3個“半小時交通圈”,即“半小時中心城區、半小時東西貫通、半小時周邊地區”;
“4”就是打造4個一流品牌,即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和一流服務;
“5”就是建構鐵路、公路、水運、路網、物流五大基礎網絡;
“6”就是實作“六強”具體目标,包括樞紐能級強、開放通道強、交通網絡強、營運組織強、多元融合強、創新治理強。
具體展現在以下4個方面。
在鐵路方面。以重慶西站為樞紐,向西1個半小時直通成都,向南2小時直通貴陽,向北、向東均可快速通達全國各地,今年底渝昆高鐵通車後2小時就能到達昆明。經九龍坡始發的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正在實施改造,到2026年将實作公交化營運。成都與重慶、全國與成渝的雙向奔赴将在這裡實作交彙。
在高速公路方面。九龍坡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線公路通道的起點,可經成渝、九永、江泸、繞城4條高速一路向西,大家的經貿往來、産業合作和人文交流更加快捷通暢。周末自駕從楊家坪出發,去泸州品老窖美酒,到成都享天府之樂,輕松又惬意。
在軌道交通方面。納入中心城區軌道交通布局的線路共10條、目前已開通營運5條。乘坐最早開通的軌道2号線可直達重慶動物園與“四喜丸子”面對面互動,到人氣超旺的萬象城、民主村和網紅打卡的京東MALL沉浸式消費;乘坐最新開通的軌道18号線可暢遊九龍半島,感受藝術的韻味、塗鴉的魅力和生活的悠閑。“軌道上的九龍坡”讓新潮時尚、人文藝術和市井煙火實作了完美融合。
在城市道路方面。規劃布局的“十橋六隧”跨江穿山通道和“一環四橫四縱”骨幹路網正在加快成型,白市驿隧道、陶家隧道、科學大道九龍坡區段等重點項目正在提速建設,三縱線快速路改造、嘉南線連接配接道等項目将于年底建成通車。
正值畢業季來臨,也是求職高峰,很多網友就求職問題進行了留言。有的網友希望政府多聯系企業提供實習就業崗位。還有全職媽媽,想知道“是否能夠通過社群得到服務,了解到就近就業的管道”。
網友提問:九龍坡區在幫助群衆就業方面,有何政策和舉措?
趙文明回答網友提問 鄒樂 攝
趙文明表示,關于就近就業方面。九龍坡區推進“企業就近用工、群衆就近就業”的“雙就近”就業服務機制,打造線上線下雙平台,線上平台包括“就近幫”數字就業平台求職軟體、直播帶崗基地,線下平台包括零工驿站、家門口就業驿站,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多種就近就業管道。
關于促進就業惠民政策方面。近年來,九龍坡區從民生事項入手,推進“雙就近”就業服務機制改革,打造“一場兩庫六平台”,即建設重慶市軟體人才市場,完善人力資源資訊庫和企業用工需求庫,打造就業服務平台176個,2022年以來實作新增就業13.7萬餘人,受到轄區廣大企業群衆的廣泛好評。
按照需求采集崗位的資訊,精準掌握職業供求狀況。推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安排專人深入社群或企業收集用工需求、建議,及時掌握市場崗位的需求。建立了303人的基層就業服務隊伍,通過“大資料+鐵腳闆”,形成勞動力資訊,力求區内求職意願全收集、全覆寫。對企業和群衆需求資訊實時更新,保證資料庫實用、好用、管用。
用智能手段比對崗位,有效破解資訊對接不暢。推動企業用工和群衆就業陣地前移,覆寫所有村社打造153個“家門口”就業驿站。通過數字就業平台,将求職者工作經曆、技能水準、薪酬待遇等名額與企業用工需求智能比對。創新“就近幫”自助求職一體機,為求職群衆提供企業查詢、崗位選擇、投遞履歷、供需對接等服務。開播直播帶崗,對接服務群衆。組織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對接等招聘活動,提供大量崗位。
上門送崗,兜底保障特殊群體就業。針對部分群衆靈活就業需求,打造8個“零工驿站”,與大量零工需求的企業片區合作,吸納零工就業人員,消化一批。針對新經濟、新業态層出不窮的狀況,通過電商帶貨等“風口經濟”增收一批。針對個别群衆“足不出戶”或“多頭兼顧”就業需求,通過創業市集、手工計件等項目在“家門口”幫助一批。針對殘障人士、退捕漁民、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開發273個公益性崗位兜底一批。通過“四個一批”兜底保障特殊群體就業。
歡迎有志的青年、有夢的青年來九龍坡。下一步,将繼續抓好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想方設法破解“有活沒人幹”,解決“有人沒活幹”難題,不斷深化“企業就近用工、群衆就近就業”的“雙就近”就業服務機制,讓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讓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青年朋友們願意來九龍坡,來了九龍坡不願意走。
同時
市民朋友們提出的其他問題
九龍坡區也将線上下進行回複
來源:重慶釋出
文字: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