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行 看振興】合水縣太白鎮:玉米套種小木耳 發展集體大産業

今年,合水縣太白鎮聚焦“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立足實際,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豐富、氣候溫潤的優勢,創新思路,通過玉米套種黑木耳,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時,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鄉村行 看振興】合水縣太白鎮:玉米套種小木耳 發展集體大産業

近日,記者在太白鎮玉米套種黑木耳基地看到,村幹部正組織群衆鋤草、掰玉米側芽。今年,太白鎮聚焦食用菌市場前景好,收益快等優勢,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依托中省财政銜接資金在太白村打造百畝玉米套種黑木耳基地,采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村集體全程經營管理,群衆以土地入股和吸納務工的方式增加收入。

據了解,玉米作為高稈農作物,為喜陰的黑木耳提供了适宜的生長環境,而黑木耳生長的菌棒又會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有利于玉米的茁壯成長,兩者相得益彰,形成一種互補的生态農業,既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又提升了産量和收入。今年,基地預計每畝年産玉米1500斤,幹木耳300斤,每畝産值可達1萬元左右。

【鄉村行 看振興】合水縣太白鎮:玉米套種小木耳 發展集體大産業

為保障玉米和黑木耳的正常生長,太白鎮還為基地鋪設了3000米滴灌管網,修建了3個43立方米的蓄水池等配套設施,通過科學規劃套種比例和噴淋設施濕度管理,最大程度還原野生木耳生長條件,確定木耳品質接近天然木耳,為打造太白天然黑木耳品牌打好基礎。

【鄉村行 看振興】合水縣太白鎮:玉米套種小木耳 發展集體大産業

太白鎮副鎮長張勇說:“近年來,我鎮聚焦‘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産業發展鍊條,堅持‘基地規模化、綠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的思路,形成了蓮花寺村木耳種植及安子坪玉米套種木耳産業,通過村黨支部統一種植、管理和銷售,全力推動食用菌産業向着規模化、标準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帶動村集體經濟和群衆實作雙增收。”

記者 郭晉健

總監制:王廷斌

監 制:邱晶晶 張玉峰

責 編:李迪娜

編 輯:楊青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