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長生不老一直是很多古代人追求極緻的夢想,畢竟在古代種種條件的限制之下,人們的平均壽命隻有三十歲左右。

上至錦衣玉食的皇帝,千方百計去尋找靈丹妙藥,下有宗門修士,尋仙問道,企圖求得壽命萬古長青。

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一衆妖怪前仆後繼的來找師徒四人麻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生不老。

可想而知,在這個故事體系中,長生不老是多少人的畢生所求。

哪怕是孫悟空,在最開始前往三星洞求學,就是看到一隻小猴子死去後,希望能夠修得長生不老的能力。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哪怕是學成歸來的孫大聖,也免不了去閻王殿裡走一遭。

故事中除了超高的法術外,蟠桃園裡的蟠桃、五莊觀裡的人參果,也能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但這些豈是凡人能夠得到的呢?

是以,書中所講述的三界之中,凡是上了點年齡的,都是非仙即妖的人物。

但凡事總有例外,細想之下有一個人,憑借凡人之軀,活到了270歲的高齡。

這個人就是負責管理觀音禅院的金池長老。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觀音禅院的金池長老

與那些希望通過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妖怪不同,金池長老這一劫希望得到的并不是唐僧,而是觀世音菩薩贈與的法寶“錦瀾袈裟”。

.這件袈裟來曆不凡,是觀音菩薩出發尋找取經人時,佛祖贈與的寶物,能夠保護穿戴者免堕輪回。

這樣一件寶物原本是被唐僧收在行囊當中,但是在金池長老的盛情款待之下,展示出自己收藏袈裟的愛好,七八百件琳琅滿目的精品袈裟,這讓孫悟空浮躁的性子鬧騰起來,炫耀師傅的寶物袈裟。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這個行為成功引起了金池長老的嫉妒,内心不禁觊觎唐僧的袈裟,連哭帶嚎的在房間熬到深夜,最終還在小童廣智和尚的教唆下生了邪念,殺人越貨,最終在悟空的推波助瀾下燒毀了整個觀音禅院,撞柱而亡。

但是金池長老的死亡并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多年的修行讓他克服天道,陽壽已經到了兩百多歲。要知道,在沒有大鬧閻羅殿之前,悟空的陽壽也才三百年而已,這說明,對于延年益壽方面,金池有着自己的修習方式。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那麼他能夠獲得如此高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原因一:金池長老的前世今生。

金池長老作為觀音禅院的開山鼻祖,聲望極高,在凡間稱得上得道高僧。

無數的袈裟都标榜着他在佛學修行上的精進,但是當唐僧的錦瀾袈裟出現,他卻表現出無比的貪念。

作為一名出塵的僧侶,卻擁有這樣嫉妒和不甘的心情,甚至會被教唆做出越貨殺人的舉動,這顯然有悖常理。

而這一切,就要追溯到金池長老與唐僧的前世因緣。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我們知道,唐僧的前身金蟬子是如來座下弟子,因為資質極高,被選中成為取經人,而當初與之競争的師兄,正是前世的金池。

金池自認為修為遠高于師弟,但慘遭淘汰,心生怨怼,佛祖認為他的心性還需磨砺,是以将其逐出靈山。

在成為玄奘之前,金蟬子已經失敗了九次,如果按照三十歲一世來算的話,正好是270年。

也就是說,當金蟬子下界取經的同時,金池就因為舊怨等在此處。

因為前世的因果未了,冥冥之中讓金池有了不斷堅持等待的理由。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原因二:黑熊精潛移默化的幫助。

與觀音禅院比鄰而居的是黑熊精的黑風洞,相距僅僅二十裡。

黑熊精的戰力幾乎可以和孫悟空抗衡,有着不少的神通,幾次纏鬥都沒有讓悟空讨得便宜,最後還是觀音菩薩出手降服,成了觀音座下的守山大神。

黑熊精平日喜歡講經修道,有一顆佛心,時常會去金池的觀音禅院禮佛修習,一人一妖有着深厚的友情,偷袈裟的原因也是因為看到觀音禅院起火前去幫忙救火,并沒有别的想法。

他的妖精好友也都是風雅之人。

白蛇精喜歡幻化為白衣秀才,愛好儒學,通曉文墨;蒼狼精則是喜歡化身為道士,修行道教的術法,相聚也都是探讨一些佛學經典等修煉相關的内容。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不僅待人接物文雅有禮,就連黑風洞也打理的井井有條,有着超脫凡俗的氣質,誰看了都像一位隐士的居所,更是得到了菩薩的認可。

黑熊精修的是人道,手上也沒有什麼罪孽,在和金池長老交往的過程中,也希望好友能夠更加長久地陪伴自己,一起談經論道、參禅禮佛。

是以來往時也會傳授一些養神服氣的法術,這些法術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金池長老維持長壽。

但凡人練氣的成效并不高,且金池并不是那種一心向佛、四大皆空的和尚,他還有極強的嫉妒心和占有欲,物欲極高,是以除了黑熊精傳授的方法之外,勢必會有其他的法子。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原因三:禅院至寶——幼童。

觀音禅院是遠近聞名的寺廟,院裡道士、院主、大小僧人的人數也是不少。

金池作為院内住持,輩分和地位都極高,且因為高齡的原因,日常需要他人照顧,而負責他飲食起居的卻是兩個小和尚。

老少的組合在西遊記中并不少見,比如說太上老君座下的童子、鎮元子身邊的小弟子,都是孩童的樣貌。

但他們隻是樣貌上年輕,實際年齡也是不小了,這與金池長老身邊的小孩子實在是天差地别 。

這兩個小童子和金池長老幾乎寸步不離,就連長老深夜哭泣這樣的行為也是一清二楚,出謀劃策想要強取豪奪袈裟的,正是這些年紀小的童子,且其他僧人對這樣的行為安排并無二話。足以見得,他們在院裡有着不小的地位和話語權。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孩子對于長生有着極大的作用,通天河的鯉魚精、比丘國的國王,都是需要童男童女的肉身來謀取長生。

那麼金池長老長壽的秘法,很可能就在這些服侍自己的童子身上,類似于采陰補陽,利用小童旺盛的生命力來延續自己的壽命。

雖然并沒有說明具體的方法, 但是兩百多年的時間,金池長老對于長壽的研究已經卓有成效。

長生不老雖好,但是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能夠延續多久,而是在這期間所獲得的體驗。

或許普通人短暫的生命不一定會留下什麼痕迹,但隻要死亡來臨之事,能夠問心無愧不虛此行,就足夠了。

來源:中國知網《“長生”與“輪回”:淺談《西遊記》中的生死觀》趙東旭
金池長老隻是凡人,為何能活到270歲,你看每晚都是誰在伺候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