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親王振華出獄疑雲
從2019年7月3日算起,到2024年7月3日,王曉松臨危受命接手新城控股掌門人,已經走過了五個春夏秋冬。
他恐怕是最低調的房二代了。從以基層員工的身份,初進入新城控股,再到後來,因個人婚姻問題,離開公司又回來,王曉松的曝光度極少。
他為數不多的幾次露面,也是因為工作:不是參加年度業績會,就是出席半年業績會。
反倒是他的父親王振華,雖然人不在江湖,但江湖總有他的傳說。五年前,王振華因涉嫌猥亵兒童,被上海警方刑拘,後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锒铛入獄的這五年裡,王振華并沒有閑着:多次上訴,多次被駁回。
另一方面,王振華在獄中還屢次對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發展進行增持。獄外,内憂外患中,王曉松花了五年時間,收拾父親留下的爛攤子。這個房二代使出了渾身解數,隻為努力守住新城控股。
這些年,坊間有“2022年初王振華想保外就醫”、“2023年下半年,王振華已經保外就醫”的消息傳出,但從目前來看,沒有任何官方消息證明王振華已經保外就醫。
從法律層面上來看,“保外就醫需要特殊情況,不是想出來就能出來。”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告訴「市界」。所謂保外就醫,指在押人員因患有嚴重疾病,經司法機關準許,讓其取保監外醫治的執行方法。
王振華所犯的猥亵兒童罪,盡管是一種嚴重的刑事犯罪,但這種罪行本身并不會直接影響他申請保外就醫的資格。“保外就醫的準許,主要基于犯罪的身體狀況和醫療需要,而非其罪行的性質。”王玉臣解釋道。王振華雖然罪行嚴重,但從公開資訊來看,未有王振華患有嚴重疾病的消息。
如果不出意外,王振華正常出獄的時間,在2024年7月初。2019年7月3日,上海市警察局普陀分局宣布刑事拘留了王振華。2020年6月17日,王振華被上海市普陀區法院,作出有期徒刑5年的判決。王玉臣告訴「市界」,根據五年的刑期計算,王振華應在2024年7月初出獄。
然而,“王振華出獄”與否,仍無人得知。對此,「市界」多次聯系新城控股方,詢問關于王振華出獄相關事宜,然而截至發稿日,對方并無回複。無論如何,王振華總會出獄。也是以,一個呼之欲出的問題來了:王振華出獄之後,會否重新接掌新城控股?因為,王振華仍然是新城控股的實控人。
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曾經犯過刑事罪行,比如A錢、賄賂、侵占财務、挪用财産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人,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以及進階管理人員是受到限制的。
“王振華的罪行并不屬于上述規定,是以理論上,可以繼續當董事。”彙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向「市界」提到,但也要看證監會的态度,證監會也會考慮到輿論的壓力和社會的影響。”這跟王玉臣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相吻合,“王振華出獄後,重新走上台前的可能性較低。”
王玉臣向「市界」解釋道,對于新城控股來說,保持管理層的穩定性和品牌形象的恢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王振華的回歸,可能會對公司産生負面影響。”
畢竟,王曉松花了整整五年時間,耗費了巨大的心力,讓新城控股活到了現在。
2、“一切以保現金流為主”
作為二十年地産人,王峥親眼看着很多房企“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反觀新城控股,在王曉松的帶領下,沒有爆雷,還走得相對穩。
中指研究院釋出的2024中國房地産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以綜合實力、規模性,以及盈利性等七大次元來看,新城控股集團位列十強。世人皆說,正是因為王振華出事,新城控股慢了下來,才在大洗牌的地産圈中,“沒沉船,沒翻車。”
王峥亦認為,這的确是新城控股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2019年臨危受命成為新的掌舵者後,王曉松并沒有延續父親“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慣常套路,而是讓處在陣痛期的新城,緊急踩了“刹車”:處置資産、縮減團隊規模、投資停滞、拿地動作全面收縮。
為了不違約,王曉松還花高價,收購了一些爆雷企業的項目股權。一些老供應商也并沒有落井下石,比如中興建設、蘇中建設等,表示繼續跟新城控股合作,可謂幫了王曉松的大忙。地産自媒體《一勺言》報道稱,一些老供應商大多是從1993年開始,就在常州跟着新城一路跑出來的。
就這樣,王曉松帶着新城控股,安然渡過了危機四伏的前四年,2023年上半年新城控股還實作了正向盈利。
跟大多數房企一樣,新城控股也面臨着債務壓力,王曉松說,還債是公司2023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市界」了解到,過去一年,新城控股以保現金流為出發點,能用抵房的形式結算工程款,就以抵房的形式結算。
吳江所在的建築公司,最後的幾個億工程款,就是以抵房的形式結算的。這些工抵房被建築公司内部員工消耗了。吳江向「市界」梳理了相關流程,通常是這樣的:員工看中了哪套房,便到新城控股售樓處,簽訂購房合同,并将全款打到新城賬戶。然後,新城按照進度款或者結算款,再打回建築公司的賬戶。
“國家政策也落實到位了。”吳江提及新城控股絕處逢生的另一原因。2023年末,一份傳聞中的中資房企融資白名單中,出現了新城控股的名字。這讓新城控股的股民欣喜若狂。要知道,被例入名單的房企,會獲得包括信貸、債權,以及股權融資等多方面的支援。
這并非空穴來風。「市界」注意到,新城控股在2023年年報中,曾就債務償還與否的問題,進行了解釋說明。其中,能償還即将到期債務的原因之一,便是融資“白名單”出台。2024年4月底,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向新城控股提問道:公司項目有列入第一批白名單嗎?新城控股回答:公司有項目進入“房地産項目白名單”。
王曉松看重的商管業務,也為新城控股推了一把力。不得不提的,是吾悅廣場。吾悅廣場的位置,一般在三四線城市新區的核心位置,有公園、學院、醫院、政府辦公處等,周邊住的也都是年輕人,消費能力比老城區強。
由于拿地便宜,吾悅廣場配套的住宅,“隻要廣場火爆,都很好賣。并且,在降價跑量的大環境下,新城控股卷起價格來,沒人能比。”王铮向「市界」感歎道。再加上,近些年來,随着人們消費越來越謹慎,定位不算高端、目标人群為年輕人的吾悅廣場,穩穩地契合了當下的消費觀。
以安徽安慶新城吾悅廣場為例。它是三線城市安慶迄今為止最大的綜合體商城。它位于新城與老城的交彙處,交通路線四通八達。“平常日均客流量3、4萬,周末日均5萬,大型節假日能破5萬。年輕人居多。”當地的吾悅廣場前員工張曉告訴「市界」。像這樣的A類店,給新城控股的商業營運,添了幾把火。2023年,新城控股商業營運收入,達到113.24億元。
不過,商業營運的收入,在新城控股的總營收規模中,隻是占了一小部分。重點的在後頭:不管是做經營性物業貸、抵押貸款,還是中債增反擔保的抵押物,吾悅廣場都能夠為新城控股,提供可觀的增量融資。比如截至2022年底,新城控股就用吾悅廣場,做了260億的融資。今年,在回答投資者問時,新城控股提到,2023年,新城控股新增以吾悅廣場為抵押的經營物業貸,以及其他融資約為140億元。
3、“85後霸總”的煩惱
“霸總”是網絡小說中的一種特定人物設定,源自于總裁文這一類型。這個設定中的角色,通常是多金深情的總裁老闆,對女主角愛得深沉,排除萬難也要與之在一起。
如果按照總裁文的設定看,王曉松便是妥妥的85後霸總。1987年出生的他,曾因為婚姻問題,從新城控股出走過。騰訊新聞《棱鏡》曾報道稱,因為王曉松選的結婚對象,不被父親認可,導緻父子反目。後來,王曉松妻子生下一對雙胞胎,父子才重歸于好。
與王振華激進性格不同的是,王曉松被新城人一緻認為,思維缜密、謙遜低調。新城控股一名前高管也曾告訴「市界」,相較于父親王振華,王曉松更重視新城企業文化的精髓。比如新城控股的駱駝文化,王曉松曾多次向外界闡釋自己的了解:可以在最艱難的環境中,走最長的路。
如今的王曉松,正走着最長的路。即便做了那麼多的努力,王曉松還是被外界質疑道,“王曉松無法取代父親王振華。商業+住宅的雙輪驅動,還是在走以前的老路子。”對此,上述新城控股前高管,給出這麼一句話,“說年輕人的創新意識不如老年人,恐怕沒多少人相信,隻是或許時運不濟,難以施展。”
在這名高管看來,給王曉松的時間不多,機會不好,他也難以做出颠覆之事。事實也正是如此。縱觀當下格局,房地産仍在深度調整的大環境中,新城控股2023年業績增速也在放緩。可以說,“地産江湖大變天”是王曉松拼勁全力,都無法扭轉的事實,以至于新城控股如今的局面,在一些方面偏離了原有的軌道。前員工馮嘯,對王曉松和新城控股就頗有怨言。
自王振華醜聞事件以來,新城控股啟動了幾輪大裁員,這使得不管是區域、城市公司,還是到項目這個層級,由于人員的緊缺,一個人要做好幾個人的事情,天天加班到很晚,有時候甚至到淩晨一二點。“巨卷,而且巨累!”郭嘯向「市界」抱怨道。
進入2023年,郭嘯怕什麼來什麼,“績效砍掉了,補助沒有了,13薪沒有了,基本工資降了,小王總承諾的年終獎,也一直沒發。因為控制成本,缺崗也不升職。”氣憤之下,郭嘯離開了。這種情況中,王曉松自己也降薪了。2022年,王曉松降薪34%;2023年,王曉松領取薪酬432萬元,較上一年度領取的薪酬,減少14.76萬元,降幅3.30%。
降本增效的措施仍在繼續。「市界」了解到,新城控股正在縮減地段和經營不好的吾悅廣場,比如安徽安慶的彙峰吾悅廣場,這是一家輕資産營運的商場。新城控股2021年從原彙峰廣場處正式接手過來,原本衆人都期待吾悅能讓它煥發第二春。
但如今,張曉告訴「市界」,彙峰吾悅廣場就要撤鋪了,退管了,整個團隊也解散了。“這個商場在老城區,客流量很少。商場定位也有問題,商鋪種類少,樓層偏高。”張曉就是被解散團隊中的一員。
新城控股2023年年報顯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約為193億元,還有約13億元的短期借款。不過,新城控股賬面上的貨币資金約190億元,剔除受限制資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128億元。兩者差額約為78億元,意味着現金難以覆寫短期債務。
令人心憂的還在後頭。繼2023年業績增速放緩後,2024年1-5月,新城控股的業績,仍然沒有好轉:新城控股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97.5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4.67%。
▲(新城控股股價走勢圖。來源/同花順)
一同縮水的,還有紙面财富。王振華事件,疊加地産江湖大變中,新城系三家上市公司的股價一路下跌,五年裡跌幅超過80%,市值沒了1800億。王振華的家族财富,也大幅縮水八成,從2020年的430億元,降至2024年的72億。
對于今天的局面,王曉松很清楚。今年5月28日召開的新城控股股東大會上,王曉松坦言,“公司銷售會持續下降”“未來公司的營業收入,一定是往下減的”。
俗語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此情此景下,不知王振華出獄後,新城控股會否再次迎來父子共同掌權時代?
(文中王铮、吳江、張曉、郭嘯為化名)
作者 | 陶 婷
編輯 | 孫春芳
營運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