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油畫追求的是真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照相代替的一個畫種,而中國畫是代替不了的。現在年輕人不懂,認為西方畫好,這不是好現象,說明人的文化素質在下降。

——靳尚誼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畢業于中央美院繪畫系。1957年結業于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并留校在版畫系教授素描課;1962年調入油畫系第一畫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長。現為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協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作品多次獲得國内外大獎,并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穿白連衣裙的女孩 80×65cm 1993 布面油畫

油畫,毫無疑問是2005年上半年文化界的關鍵詞。繼2004~2005年間中國油畫成為新收藏熱點之後,陳丹青的辭職風波引發公衆對集中在油畫領域的院校内創作環境的關注,而陳逸飛的突然去世則使人們的焦點再次集中到了油畫上。靳尚誼個人畫展也在這個時候悄然開幕。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門外陽光 27.2×19.5cm 1964 紙闆油畫

幾乎在陳丹青辭職風波和陳逸飛去世的同時,中國美協主席、前任中央美院院長,一貫低調的油畫家靳尚誼,于4月上旬于在北京舉辦了《靳尚誼藝術回顧展》,這是他從藝五十餘年來舉辦的第一次大型個人畫展。這個畫展由文化部、教育部、中國文聯等機關共同舉辦,剪彩人包括國務委員陳至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中央美院院長潘公凱……這樣的陣勢使畫展本身散發着一種經典般的凝重色調。而相較于媒體大篇幅的關于陳丹青、陳逸飛的報道,身為陳丹青的老師、中國第三代油畫家代表之一的靳尚誼的畫展在公衆中顯得寂靜許多。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藏女 80×80cm 1991 布面油畫

作為中國油畫發展曆程中不可忽略的親曆者和旁觀者,靳尚誼對中國油畫發展過程的觀察與感受,在如今日漸喧鬧的中國油畫市場顯得有些寥落卻意味深長。“中國畫現在極其重要,以後會越來越重要”4月17日,本刊記者專訪了年逾七旬、在中國油畫界有很高聲譽的靳尚誼。如果用文字給他畫像的話,線條會很簡潔:個子不高,頭發清潔整齊,瘦削、溫和的臉上架副眼鏡,顯得内向而低調。

采訪在是他家中的書房進行。當時正有一男一女兩個青年捧來一大疊油畫向他請教。靳尚誼看得很細,說得很細。

中國新聞周刊:在解放後到文革前,您畫的大多是革命曆史題材,那個時候您覺得自己在創作上受限制嗎?

靳尚誼:沒有,不是像現代人所說的受限制。第一,我畫畫有地方用,這很重要,有博物館收藏這是好事,而且畫畫又有收益。是以這個任務是愉快的。當時也沒有限制你畫什麼,因為當時的思想和心情和國家的發展和要求完全一緻,是以會非常熱情地來畫。包括董希文、羅工柳等老畫家,當時所有畫家都是非常熱情地去畫。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十二月會議 160×135cm 1961 布面油畫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那時人的思想就是這樣。當然也有少數人因為畫畫被打成右派,但那隻是一部分人。另一方面,當時想畫的與主流是一緻的,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是以我們基礎才打得好。那個時代特别安靜,很單純,大家學得安靜、踏實。現在自由是很自由,但反而不容易學好了。我是現在很少能按自己意志辦事,當初是可以按自己意志做的,現在(反而)很難,不是說誰限制你,而是現在的人沖突重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中國新聞周刊:聽說您的作品在香港展出時,被人以高價買走,但因為未經您同意,您非常生氣?

靳尚誼:我不喜歡賣(畫)。靠畫畫維生的畫家,希望自己的畫賣出去,價錢再低也要賣。但在中國很長時間以來,畫畫的都是有工作的,賣不賣畫無所謂,對我生活影響不大。而且所有的畫家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想把自己的好畫留下來。就是那些靠賣畫維生的畫家,好的畫他也是留下來,不賣。

中國新聞周刊:但現在畫畫的年輕人比你們當年更要直接面對生存危機。

靳尚誼:對,現在(的畫者)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那時候沒有藝術市場,是以國家要你的畫你就非常高興,覺得很重要了。有工作,又有稿費收入,人做得很踏實、很實在。現在大家都追求利益,很浮躁,學術不紮實,超越實際。而現在中國的藝術市場并不發達。是以現在靠賣畫為生是很困難的。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陳曦肖像 80×55.5cm 2006 布面油畫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中國油畫的水準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靳尚誼:現在的油畫作為一個畫種來說(在國際上)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照相、電腦設計很發達。西方的油畫發展已經到了極至,很難往前走了。是以他們現在前沿的藝術不再是畫,而是搞裝置和觀念藝術,成了(搞)活動。中國的油畫現在還是上升的狀态。但中國的發展太快,油畫進入中國也就100年的時間。西方這個畫種從出現到成熟用了500年時間。是以它是夾生飯,距離成熟還有相當的距離。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60×50cm 1983 布面油畫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學油畫一定要在學校裡才能學成嗎?

靳尚誼:對啊,學油畫不搞學院是畫不好的,隻有學校有這樣的條件。老師對油畫有研究,各種條件都具備,在這裡可以知道怎麼學。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靳尚誼 晚年黃賓虹 115×99cm 1996 布面油畫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學畫油畫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您卻建議他們去學國畫?

靳尚誼:我常跟學生說,我畫油畫,越畫越覺得油畫羅嗦,沒意思。中國畫太棒了,很簡潔,表現力強,看起來心情舒服、清新。中國畫現在極其重要,以後會越來越重要,但現在年輕人不喜歡,認識不到中國畫的重要性。油畫的工具有很多局限性,這是畫種的問題。油畫追求的是真實,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照相代替的一個畫種,而中國畫是代替不了的。現在年輕人不懂,認為西方畫好,這不是好現象,說明人的文化素質在下降。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中國新聞周刊:為何說他們的素質在下降?

靳尚誼:現在的學生連提問題都提不好。比如專業的問題,提得非常幼稚。不了解情況,對道聽途說的東西不做任何的學習研究,然後把自己聽到的當作事實。

記者了解到,靳尚誼隻把少量的畫放在市場銷售,大部分自己收藏,他打算以後捐給中央美院和中國美術館。在靳尚誼的書房中,一本打開的《江澤民傳》扣在案頭,厚厚的一本書隻剩很薄的幾頁沒有讀完。他說喜歡讀大量的文學作品,甚至曾按西方文學史的時間順序讀了大量的西方文學著作。更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他對現在的年輕人有更多的好奇和了解欲。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一個記者給他介紹一本衛慧的《上海寶貝》,“我一看這個,我發現,中國全變了,人全變了。是以由那開始到前一段,我看了一批這樣的書,包括70、80年代出生的人的小說。基本對當代的人了解了,清楚了。”現在,看書和許多的社交和行政活動占用了靳尚誼大量的時間,他發現了解生活和社會很重要的管道就是文學作品,一個畫家、一個藝術家,必須了解社會的情緒和狀态,否則畫就沒有新鮮感,沒友新東西了。“藝術要不斷地變化的。不能總是老一套。”靳尚誼說。

靳尚誼:油畫啰嗦,沒意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