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著名書法家邝露十一幅經典書法名帖賞析
邝露,明朝書法巨匠,其書法作品堪稱瑰寶。今日,我們一同領略其十一幅經典之作,感受那流轉于筆端的千年風華,探尋書法藝術的無盡魅力。
——題記
明朝(1368-1644年)曆經12世、16帝,國祚276年,為鞏固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與思想控制。明代書法以帖學為主流,法帖篆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風氣影響,明代書法以行楷為主,追求纖巧秀麗之美。明初書法繼承元代風格,成祖遷都北京後,台閣書風興起。明成祖重視文化,招募書法家并授予官職,推動了習書之風。
我們一起分享明代著名書法家邝露書法作品。
邝露,明末廣東詩人,才華橫溢,五歲能詩,書法造詣深厚,尤擅草書,奔放自然,追古而自成一家。他通曉兵法、武藝,又精于古琴,收藏名琴“綠绮台”。雖多次因違制落第,但南明時曾任官。順治七年,廣州陷落,邝露抱琴守節,從容殉國,年僅47歲。其草書藝術,源于其深厚的文藝修養,展現了他不羁的浪漫氣質。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舊作詩卷》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舊作詩卷》(局部),紙本長卷,縱30厘米,橫252厘米,現藏于廣東省博物館。邝露出身名門,多才多藝,尤擅草書。此卷雖名為行書,實則草書之作,揮灑自如,展現了他高超的書法技藝。邝露與明軍共守廣州,城破之際抱琴殉國,其藝術與人生态度皆令人敬仰。
明代書法家邝露《行書谒文選樓詩扇》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行書谒文選樓詩扇》金箋行書,縱16.3厘米橫49厘米,上海博物館藏。展現了其書法才華。扇面上的詩句與流傳版本略有不同,如“蛇珠衡玉尺”與“讴歌歸琬琰”的對比,尾聯出句第三字“舊”或“應”的待考。邝露以書法表達了對昭明文選的敬仰,詩句間流露出對古代文人的緬懷與敬仰,同時也展現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釋文:“十年工選體,二月谒昭明。邺下骊珠貴,缑山鶴蓋輕。蛇珠衡玉尺(讴歌歸琬琰),俎豆肅蘭蘅。何代舊(應)劉輩,而非羁旅情”。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杜甫詩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杜甫詩軸》是一幅珍貴的紙本書法作品,其縱長達93厘米,橫寬36厘米,目前收藏于台北的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此作品以草書形式呈現杜甫的詩篇,筆觸奔放,氣勢磅礴,充分展現了邝露卓越的書法才華。
釋文:玉樹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鬥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随八月槎。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隐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長卷》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長卷》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長196厘米,寬11.6厘米。邝露草書奔放自如,承祝枝山之風,近黃庭堅之韻,既自由揮灑又嚴謹有度。其書法成就得益于深厚文藝修養,草書更是其浪漫氣質與性情的完美展現。若邝露不擅書法,實乃曆史之憾,天地之失。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一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二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三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四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五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六
邝露《草書長卷》局部之七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賈至七絕詩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賈至七絕詩軸》紙本,縱172厘米橫45厘米,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其草書獨特狂放,反映了他本人的個性。邝露雖生于嶺南,但遊曆廣泛,與中原名士交遊,書風開張,盡顯“天真縱逸,風骨爛漫”。其書法獨特,不受吳門、華亭影響,風格高古,與王铎有異曲同工之妙,非一般地方名家可比。
釋文:楓岸蕭蕭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扁舟無近遠,白雲明月吊湘娥。邝露試墨。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柳宗元詩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柳宗元詩軸》紙本,尺寸縱120厘米,橫54.5厘米。作品書寫了柳宗元的詩篇,詩意盎然:漁翁夜宿西岩,清晨汲水燃竹。日出煙消,山水翠綠,隻聞漁歌蕩漾。邝露的草書飄逸靈動,展現了詩人的心境。款識為“楊臣彬邊跋”,钤有“邝露之印”,盡顯書法家的藝術造詣。
釋文: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唉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邝露。款識:楊臣彬邊跋。钤印:邝露之印。
明代書法家邝露《楷書鏡心》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楷書鏡心》紙本,尺寸精巧。書法于他如遊戲,作品常題“戲墨”“戲筆”,但筆下嚴謹,收放自如,法度嚴謹,穩重莊嚴。此與徐渭之天才相似,皆狂放外表下藏嚴肅之心。狂為表象,狷為本質,展現了他們對生命的深刻态度。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鏡心》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鏡心》紙本,縱25厘米橫28厘米。他摹拟竹林名士之風,超脫于物質之外,才華橫溢而不羁。常着簡樸衣着,步履自由,于市集高歌,宛若無人之境。他幽默善談,筆端自由揮灑,以此抒發内心的憤懑與不平,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人格風采。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扇面》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扇面》金箋扇片,縱16.5厘米橫51厘米。尺寸雅緻。書雲:“朝參九華雪,暮宿九華鐘。言尋金舍利,行傍玉芙蓉。雨腳移春殿,雲衣挂亂峰。悠然秋浦月,來對海門松。”詩意盎然,述遊九華之感。款識曰:“右遊九華,似仲純詞兄教正,邝露。”钤有“邝露”印鑒,草書流暢,盡顯書法大家之風範。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手卷》賞析
明代書法家邝露《草書手卷》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魅力。筆走龍蛇,墨舞風雲,每一筆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由的精神。他的作品充滿了力量與韻律,彰顯了書法的無盡魅力。
明代書法家邝露《楷書晝錦堂記》賞析
邝露《楷書晝錦堂記》局部之一
明代書法家邝露《楷書晝錦堂記》紙本,共23頁,書于崇祯十五年,錄歐陽修文,文字有删節。此作曾展于1940年香港“廣東文物展覽會”。題款“壬午二月既望書,邝露。”并钤有多枚印章。李仙根《嶺南書風》贊其字仿《顔家廟碑》,隸書獨特。麥華三評其“虛和清挺,力追平原”,彰顯邝露書法之卓越。
邝露《楷書晝錦堂記》局部之二
邝露《楷書晝錦堂記》局部之三
邝露《楷書晝錦堂記》局部之四
欣賞了明代書法家邝露的十一幅作品後,我深感其作品風格獨特且技巧高超。邝露的書法既繼承了傳統的筆墨精神,又融入了個人的獨特了解與創新。他的字筆勢奔放而不失細膩,結構嚴謹而富有變化,每一筆都仿佛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贊歎不已。
賞名家書法,悅從容人生。讀者們,觀賞了聽月為你分享的邝露以上這些作品,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