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右上角“關注”,友善及時閱讀最新内容!
近日,美國媒體刊發知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的專訪文章。“股神”在專訪中表示,他修改了遺産捐贈計劃,将幾乎所有剩餘财富都捐給一個由他的三個子女管理的新慈善信托基金。巴菲特目前持有價值約130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折合人民币約9448億元。
01 巴菲特又又又又改遺囑!
巴菲特曾公開承諾“在有生之年或去世時向慈善機構捐出99%的個人财富”,也在不斷踐行這一承諾。自2006年以來,巴菲特已經捐出了其持有的一半伯克希爾股權,主要是向蓋茨基金會,以及與巴菲特家族有關的四個基金會進行捐贈。
圖檔來源:網絡
根據蓋茨基金會的統計,2006年到2023年期間,巴菲特向該基金會捐贈了393億美元。而在最新專訪中,巴菲特明确表示:“等我去世後,不會再有錢去到蓋茨基金會”。
“股神”說,他已經多次修改過遺囑,每幾年就要修改一次。在看到孩子們變得更加成熟後,他制定了目前的計劃。
在最新的安排中,巴菲特去世後所有剩餘的财富将捐贈給一個新設立的慈善信托基金,由他的女兒蘇珊·巴菲特,兩個兒子霍華德·巴菲特和彼得·巴菲特共同監督管理。三人必須一緻決定這個基金會裡的錢該如何使用。
圖檔來源:網絡
巴菲特修改遺囑的行為,引發熱議,話題沖上熱搜。有人肯定其慈善意圖,但更多的網友則質疑此舉為避稅政策。
網友:美國這些富豪有權利任命兒女做基金會會長,這樣一來,遺産還是掌握在孩子們手裡。這些人自己創辦基金會,不就是為了變相轉移資金避稅嗎?不是政府性質的基金會就不是真正的慈善基金。
網友:當時勸說馬雲裸捐,還好馬雲沒有上當。現在自己改主意了。
02 專家解讀:不要太當真!
對于巴菲特更改遺囑所引發的問題,我們采訪了中華遺囑庫創辦人、中國财富傳承文化發展倡導者陳凱先生,以及北京傳家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楊虹霞。
Q:以前的遺囑說要捐,現在不捐了,可以改嗎?
楊虹霞律師: 可以。根據美國相關的繼承法律規定,立遺囑者可以在生前對遺囑予以撤銷或修改。
Q:捐給蓋茨基金會和捐給子女的基金會有什麼差別?
楊虹霞律師: 首先,關注和資助的項目不一樣。蓋茨基金會關注的是全球範圍内抗擊疾病、貧困、不平等現象。而巴菲特女兒主管的基金會,主要資助生殖權利和大學獎學金。巴菲特長子主管的基金會關注糧食安全,同時兼顧打擊人口販賣等目标。巴菲特次子彼得·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會資助項目包括與原住民社群的合作。
其次是受益對象不一樣。蓋茨基金組織是純粹慈善信托,唯一受益對象隻有慈善活動。用蓋茨自己的話來說,沒有一分錢會流向他的子女。
另外,在2022年,比爾·蓋茨曾宣布其私人基金會可能會再運作25年,并在此期間花光所有錢。這應該也是巴菲特決定不再捐錢給蓋茨基金會,而是捐給自己子女的基金會的主要原因之一。巴菲特應該不想看到自己的億萬資産25年就被花光吧。
Q:怎麼看巴菲特修改遺囑的行為?
陳凱先生:有句話叫“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曾經号召全球富豪都把自己的财産捐給慈善事業,而且建議每個富豪至少捐50%的财産。當時國内很多人支援他們。
而且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曾宣稱要把99%的财産都捐出來做慈善,不排除他們是要做慈善事業,有這個善心,但是大家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蒙蔽了。巴菲特以前的遺囑說要把99%的财産捐給蓋茨基金會,但現在他修改了,要把财産捐給他的三個子女成立的基金會,這雖然在法律上沒有問題,但實際上仍然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嫌疑,因為财産的所有權雖然不屬于巴菲特家族,但财産的控制權仍然屬于巴菲特家族。
Q:如何看美國富豪熱衷成立慈善基金會?
陳凱先生:有人說,西方的慈善是“僞善”,我們當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一片。但許多西方的大富豪通過精巧的法律結構,使得慈善成為避稅工具,他們做的不過是把财産從自己的名下,放到了慈善基金會的名下,但财産仍然是被他們和他們的家族所控制。名義上喪失了财産的所有權,但實際上并沒有喪失财産的控制權。
這樣不但免去了遺産稅,而且也避免了繼承、婚姻、政治等各方面的風險,不僅控制了巨額的财富,還對家族的發展,對财富的增長,都帶來了良好的影響力。
西方的慈善其實是一種“影響力投資”。錢隻不過是換了一個口袋,而名義也從“巴菲特們”個人變成了公衆。
建議大家對于西方的慈善要客觀看待,既有先進的地方,也有一些“花招”,不要太當真。
03 學習“股神”:未雨綢缪做好傳承安排
巴菲特修改遺囑引起的争議暫且不論,但他這種提前立遺囑,做好财富安排的意識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圖檔來源:網絡
同時,中華遺囑庫也提醒大家:訂立和修改遺囑是一門“專業活”,建議找專業機構咨詢辦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為家庭财富建構一道“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