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抗日戰争時期,東北軍和西北國民軍是出現漢奸最多的兩大軍事武裝,其中東北軍的首領是張學良,因為“九一八事變”導緻東北淪陷,是以才出現了很多東北軍将領投敵。西北國民軍是馮玉祥的武裝力量,因為“中原大戰”結束後,西北國民軍被瓦解,馮玉祥麾下的那些大将,不是離開軍界,就是被中央軍排擠,是以抗日戰争爆發後,那些将領為了東山再起或者是不滿中央軍排擠,就投降當漢奸了,
西北國民軍戰士
張岚峰早年加入西北國民軍,因為年輕又有能力,是以馮玉祥特别欣賞他,還把妻子的外甥女嫁給他。在馮玉祥的重點培養下,張岚峰被送往日本學習,是以和日本軍界的一些人有了聯系,這也為日後當漢奸埋下伏筆。
“北伐戰争”爆發後,在馮玉祥的安排下,張岚峰當上西北軍官學校校長,兼鄭州警備司令,當時他隻有二十八歲。“中原大戰”結束後,西北國民軍被解散,張岚峰跟着孫連仲投奔蔣介石,但發展的很不如意,是以就離開了部隊,又跑到日本去留學。
抗日戰争爆發後,張岚峰趁機收編了一些雜牌武裝,但在日本特務的拉攏下,他最終選擇投敵當漢奸。
張岚峰
1902年,張岚峰出生于河南商丘,他的父親張映宿是清末的一個秀才,家裡有一些土地,而且還有行醫的手藝,是以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張岚峰兄弟三人,大哥張雲峰在本地商會當過會長,三弟張俊峰在抗日戰争時期,被日本人殺死,張岚峰從小被過繼給叔叔張映辰,而張映辰是個地主惡霸,新中國成立後被處理了。
張岚峰從小特别聰明,八歲的時候在私塾讀書,十三歲的時候進入縣城的學堂,十六歲的時候考入河南省第四中學。由于張岚峰在學校裡面表現不錯,被推舉為學生代表,有一次學生們不滿校方的政策,在抗議的時候,張岚峰居然用磚頭砸傷校長,是以被學校開除。
回到老家後,叔父張映辰不滿張岚峰被學校開除,覺得他性格也野了,于是就給他安排了一門婚事,而張岚峰對這個妻子一點感情也沒有。
馮玉祥
1922年5月,馮玉祥擔任河南督軍,他的部隊在開封招兵,張岚峰聽到這個消息後,不顧家人阻攔跑去參軍。8月,張岚峰被安排到學兵團,他文化水準高,交際能力強,而且也能吃苦,是以被馮玉祥看重。
1925年初,馮玉祥通過“北京兵變”,成立了西北國民軍,并且擔任西北邊防督辦,于是任命張岚峰為督辦公署的衛隊騎兵連長。7月,張岚峰取得去日本留學的機會,而且還是馮玉祥親自推薦的。
1926年3月,張岚峰先在日本的炮兵部隊實習。10月,進入到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炮兵科學習,還認識了一些日本軍界的人物。
1928年5月,日本人在中國制造了“濟南慘案”,張岚峰因為參加示威活動,是以被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開除。6月,回到國内後,張岚峰被馮玉祥任命為第二集團軍炮兵第十三團的團長。
1929年初,張岚峰改任第二集團軍直屬炮兵第一團團長。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6月,馮玉祥準備聯合閻錫山反蔣,結果被閻錫山軟禁在山西,而張岚峰為了巴結馮玉祥,主動辭去團長職務,跑到山西伺候馮玉祥,患難見真情,張岚峰的舉動讓馮玉祥特别感動。而馮玉祥的妻子李德全覺得張岚峰是個青年才俊,是以吧自己的外甥女張志蘭介紹給張岚峰,也就是張自忠的堂妹,張岚峰為了娶張志蘭,特地跑回老家休了原配夫人。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和馮玉祥等人聯手反蔣,張岚峰靠着馮玉祥的提拔,擔任西北軍官學校的校長,兼鄭州警備司令,當時他也才二十八歲,對未來充滿期待。
結果很快“中原大戰”結束,馮玉祥戰敗下野,西北國民軍被解散,張岚峰失去了靠山,于是收編了一些潰兵,跟着孫連仲一起投奔蔣介石,孫連仲被任命為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張岚峰為第十四師副師長,兼第二旅旅長。
孫連仲
1931年,第二十六路軍在江西攻打紅軍,張岚峰率領的部隊接連被紅軍打敗,于是張岚峰就離開部隊,跑到山西去見馮玉祥。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馮玉祥讓張岚峰去聯系孫連仲、吉鴻昌、梁冠英等西北國民軍舊部,商量反蔣抗日的計劃,結果這些人都不擁護馮玉祥。
1933年,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人,組建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張岚峰聽說這個消息後,立馬跑到張家口投奔馮玉祥,被任命為抗日同盟軍第十九軍軍長。馮玉祥交給張岚峰五千元,讓他去說服孫連仲北上抗日,等張岚峰找到孫連仲後,由于“甯都起義”的原因,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損失很大,于是就任命張岚峰為第二十六路軍少将參議,兼幹訓所教育長。
孫連仲讓張岚峰到山東幫忙招募四千士兵,當他把士兵招募好了,這些士兵就被安排到江西攻打紅軍。
1934年,張岚峰帶着妻子再次到日本學習,進入了早稻田大學學政治,并且認識了日軍第七師團的參謀長松室孝良,這個松室孝良之前在中國當過特務。
宋哲元
1936年,張岚峰從日本傳回國内,在宋哲元的第二十九軍裡面任職,擔任察哈爾省的政府參謀。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宋哲元一直對日本人實行妥協态度,想通過和談的方式解決問題,導緻第二十九軍官兵不能全力作戰。這時候中央軍的湯恩伯,率領第十三軍進入察哈爾地區,在居庸關一帶防守,張岚峰覺得這對日本人的和談有影響,于是他把第十三軍的情況告訴給日本人。
不久華北淪陷,張岚峰趁機在隴海路招募潰兵,準備在豫東一帶組建武裝,由于柘城是他的老家,是以很快不少人來投奔他。
1938年初,張岚峰擔任柘城抗日自衛軍副司令,“徐州會戰”結束後,日軍開始西進。6月,日軍占領柘城,當時柘城的老百姓都把希望放在張岚峰身上,是以他趁機招募了上千人的武裝。這時候日本人開始拉攏張岚峰當漢奸,但他不敢明目張膽投敵,是以就召集柘城的地主鄉紳們開會,讓他們共同簽字支援組建維持會。
“柘城維持會”成立後,張岚峰徹底當了漢奸,在柘城一帶謠傳,說他們不打日本人,日本人就不會打他們。7月,日本人讓張岚峰到北平的僞政府任職,張岚峰靠着當走狗的屬性,得到日本人的欣賞,為了激勵張岚峰,日本人任命他為“豫東招撫使”,讓他在豫東招募僞軍。
在日本人的支援下,張岚峰在豫東招募了大批土匪和潰兵,組建了一萬八千人的“豫東剿共軍”,下面共有四個軍,不久日本人把“豫東剿共軍”改編為“和平救國軍第一軍”,為他提供了很多軍火。
1940年,張岚峰手下的第四軍反正,但還有兩萬多人,這時候蔣介石又來拉攏他,給了新七軍軍長的頭銜,結果被張岚峰拒絕。3月,張岚峰向僞南京國民政府靠近,對大漢奸陳公博表示忠心,正好陳公博沒有武裝,于是向汪精衛申請,任命張岚峰為僞軍事委員會委員,兼“蘇豫皖邊區綏靖副主任”
陳公博
6月29日,張岚峰手下的曹大中、宋克賓和孫敬軒三人,帶着一萬七千人反正,導緻張岚峰手下隻剩下兩千多人,這對他打擊很大。8月,張岚峰在日軍少将佐佐木的幫助下,又把僞軍部隊擴編到八千人。
1942年,張岚峰說服孫良誠率部投敵當漢奸。
1943年,張岚峰擔任僞第二集團軍總司令。
1944年,張岚峰又擔任僞第四方面軍中将司令,他趁機把僞軍部隊擴充到九萬人,是河南最大的僞軍部隊。
1945年3月,張岚峰覺得日本人已經不行了,開始給自己找出路,當時八路軍派人勸說他接受改編,可投靠覺得國民黨的前景更好。不久後,張岚峰接受了國民黨第三路軍的番号,負責維護當地秩序,不許共産黨的武裝進入,但他三個團的兵力被劃入孫連仲的部隊。
1946年2月,蔣介石在南京接見了張岚峰,說張岚峰在抗日時期沒有帶着正規部隊投敵,還暗中給國民黨部隊提供幫助,是以可以給他赦免,這讓張岚峰特别感動。5月,蔣介石在河南召開軍事會議,任命張岚峰為河南省保安副司令,要求率兵攻擊豫東的解放軍。而張岚峰指揮戰鬥的能力特别差,在和解放軍的戰鬥中,他的八個團主力被解放軍消滅。
1946年8月,解放軍發動“隴海戰役”,把國民黨的殘兵包圍在柳河集,張岚峰率兵去解圍,結果又被解放軍打敗。
1946年12月,解放軍發動“钜金魚戰役”,解放了巨野、嘉祥等地,還把方先覺的部隊包圍在山東金鄉,蔣介石趕緊派兵支援,張岚峰接到指令後,率兵三個團的兵力去解圍。
方先覺
1947年1月,由于張岚峰進軍緩慢,當他率兵剛到達成武縣的時候,就被解放軍包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解放軍就把他的三個團黑消滅,張岚峰帶着少數衛士逃跑,結果在曹縣被解放軍俘虜。
1949年,張岚峰關押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由于表現出色當上學習小組的組長。
1952年,張岚峰在監獄裡面因病去世。
聲明: 曆史公共資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