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這座墓地不簡單,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在廣西貴港市的蒙公鄉,一位當地居民對我說道。
“這座墓地有什麼不簡單的?”
我好奇的問道。
“這座墓地相傳是一位書生為了給一位凍死乞丐建的,但是後來那位書生又成為了狀元,成為了一位官員,而那位凍死的乞丐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被螞蟻埋葬了起來,這座墓地也從此時變得不簡單了。”
當地居民回答道。
這座墓地就是蒙公鄉的乞丐墳,這座墓地又名蒙公狀元墳,乞丐墳位于廣西貴港市蒙公鄉,這座墓地幾百年來,都一直是一些信士前來祭拜的聖地,每年乞丐墳都會吸引着大量的遊客和信徒前來祭拜,那麼這座墓地又是怎麼回事呢?
它又為何會吸引着這麼多的信士前來祭拜呢?
一、乞丐墳的起源。
乞丐墳的傳說起源于明朝的時候,相傳在明朝的時候有一位書生,這位書生的家境并不好,是以他也隻能努力的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書生為了自己的夢想,是以就經常去應天下最好的學堂讀書,但是由于書生家庭貧寒,是以他隻能用一些碎銀來交學費。
而由于書生家境貧寒,是以書生的生活也非常的艱苦,有時候甚至沒有吃飯的錢,這也導緻書生經常在路上餓的不行,但是由于書生骨子裡像是有一股仗義的熱血,是以他也不會去偷去搶,而是會選擇去乞讨,于是書生便在路上擺攤乞讨。
但是由于書生的長相跟其他的乞丐并沒有什麼差別,是以書生一度也沒有掙到什麼錢,而這一天又是書生去乞讨的日子,但是由于寒冷的天氣,是以路上行人也非常的少,于是書生就坐在了路邊等待着前來的好心人。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鄉親走過來,好心的鄉親看到書生已經凍的不行了,于是便給了書生一塊錢。
書生接過錢後高興的說道:“謝謝大哥!”
然後就拿着錢去買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當他吃完面條之後,他又覺得有一些錢,于是便把剩下的錢給了一位凍的很厲害的乞丐,走後,書生拿着面條的碗繼續去乞讨去了。
一天過去了,但是書生一天也沒有掙到什麼錢,而在這一天這個節骨眼上,寒冷的天氣也導緻一位乞丐凍死在了路邊。
而當時走在路上的書生看到這位乞丐後,便心生憐憫,于是就用自己的衣服把乞丐的屍體蓋了起來,而乞丐也不知道是誰為他遮蓋了屍體,但是他内心還是非常的感激的。
直到第二天,一群路過的人看到了死在路邊的乞丐後,便将他的屍體埋葬了,而乞丐也不知道是誰為他埋葬的,但是乞丐内心非常的感激。
而這位乞丐在被埋葬之後,也來到了天堂,而在天堂,神明看到了乞丐非常的感激書生,于是就讓乞丐來到了人間,讓他做一個好人。
而書生也在幾年之後,因為好好的讀書,于是就考取了狀元,成為了一名官員,而乞丐也被神明變成了一隻螞蟻,而這隻螞蟻一直跟随着書生,直到書生去世後,這隻螞蟻才帶着書生來到了乞丐墳附近,然後就開始幫書生埋葬。
二、乞丐墳的神奇。
而從那之後,乞丐墳就變得不一樣了,而這位書生也變成了乞丐墳的守護神,而乞丐墳也逐漸的出了名,越來越多的信士聽聞了乞丐墳的故事,于是就前來乞丐墳祭拜。
并且在每年農曆的初一和十五的時候,還有就是一些大的節日,乞丐墳上都會有大量的香客,而那些信士也都會帶着各種各樣的祭品來到乞丐墳,而這些信士祭拜乞丐墳的目的也是為了許願,而這些許願也都非常的靈驗。
還有就是在每年的考試季過後,乞丐墳也會有大量的拜訪者,而這些拜訪者都是剛剛參加完聯考的考生,他們都是來祭拜乞丐墳,希望能夠順利的考取理想的學校,這些考生也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是以他們也非常的虔誠,在學業上也能夠有所成就。
并且乞丐墳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香火,而乞丐墳上面也堆滿了各種祭品和香紙,這些祭品和香紙上面寫着各種各樣的許願,有的是希望求學有成,有的是希望事業有成,有的是希望家人身體健康等等,而這些紙錢都是為了幫助他們的祖先在地府過上好的日子。
而周圍的乞丐墳所在的環境也非常的好,周圍的風景也非常的迷人。
而乞丐墳所在的位置也非常的便利,周圍還有一些售賣祭品的簡易房屋,而這些房屋都是當地的農民所開的,他們就靠着這些生意也能夠維持自己生活的開銷。
是以乞丐墳不僅能夠吸引着各地的遊客和信士前來祭拜,還能夠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一些收入,是以乞丐墳也是這座小縣城的一道風景線。
三、乞丐墳的價值。
乞丐墳作為一座傳奇的地标,它不僅僅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征,也是當地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它具有非常大的曆史和民俗價值。
而乞丐墳也吸引遊客的同時,也給當地帶來了一些收入,是以乞丐墳也是一種特殊的旅遊資源。
而乞丐墳的故事中,包含着書生大愛仁心,為了幫助乞丐做最後一件事,這個事情也是非常的偉大,然而乞丐也非常的感激,感激書生為他做的最後一件好事。
乞丐墳的故事還展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人對自然的尊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人性溫暖和螞蟻埋葬的善舉,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生命尊重和互助精神的重視。
結語
乞丐墳作為一座傳奇的地标,也是當地文化傳承的一部分,乞丐墳幾百年來,都以一種神奇的力量吸引着大量的遊客和信士前來祭拜。
乞丐墳所蘊含的這種力量,正是來自于這個神奇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這座小縣城的一種特色,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