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右翼“初戰告捷”震動法國

極右翼“初戰告捷”震動法國

本報駐法國特派記者 尚凱元 陶短房 柳玉鵬 陳康

“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在國民議會首輪選舉中獲曆史性勝利。”7月1日,西方主流媒體紛紛将法國國民議會選舉放在頭條位置。根據民調,國民聯盟以33.5%的得票率領跑首輪選舉,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28.5%的選票,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在的執政黨聯盟僅獲20.7%的選票。不過,國民聯盟能否在下周日(7日)舉行的第二輪選舉中獲得國民議會超過半數席位,仍是一個懸念。對于國民聯盟可能獲得“曆史性的突破”,執政聯盟和左翼聯盟高層均強硬表态,宣稱絕不讓國民聯盟獲得議會大多數,并準備在第二輪選舉中聯手。法國的議會選舉形勢受到歐盟多國以及即将舉行選舉的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極大關注,西方擔憂這場選舉不僅影響法國,也将影響整個西方。左翼“不屈的法蘭西”黨上司人梅朗雄表示:“未來一周我們将面臨漫長的等待,從長遠來看,這次選舉将決定我們國家的未來和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法國《費加羅報》1日稱,第一輪選舉不僅意味着馬克龍陣營遭受嚴重挫折,也預示着“一場曆史性的動蕩即将來臨”。

“第二輪才是決定性的”

據法新社報道,根據民調機構的出口民調統計,在法國國民議會選舉首輪投票中,極右翼國民聯盟以33.5%的得票率遙遙領先,打破了兩項紀錄:該黨在全國性選舉中的曆史最高得票率以及在全國性選舉首輪中獲得的最多選票數。此外,國民聯盟進入第二輪選舉的候選人數量和在首輪選舉中領先的候選人數量相比上次國民議會選舉幾乎翻倍。《歐洲時報》1日稱,這些紀錄顯示出國民聯盟開啟了曆史性轉折:此前的曆次選舉中他們始終無法突破“政治的隐形天花闆”。他們在三周前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撕開了一道口子”,現在這種限制“已經土崩瓦解”。

盡管第二輪選舉結果并不确定,但在各方看來,馬克龍所在的執政黨聯盟的失敗已經是事實。首輪選舉後,執政黨聯盟從全國第一大政治力量降至第三,遠遠落後于國民聯盟和左翼聯盟。《費加羅報》1日稱,“這一低迷的資料标志着馬克龍陣營在國民議會中的統治結束”。法國《世界報》稱,“在歐洲議會選舉對現任政府造成嚴重打擊後,馬克龍發起的‘澄清民意’行動又以總統陣營的瓦解告終。”報道稱,這導緻在法國曆史的關鍵時刻,總統權威前所未有地被削弱,“在治理方式和政策上被法國人民否決的馬克龍,也将失去對他所建立的政黨的控制。他從未顯得這樣孤立和備受指責。”

在首輪選舉後,馬克龍發表聲明稱,首輪選舉的高投票率(65%)表明“這次投票對我們所有人的重要性,也顯示出群眾對明确的政治局勢的渴望”。他呼籲選民,“現在是時候在第二輪投票中,建立一個廣泛、明顯的民主共和同盟,以對抗極右翼”。

與此同時,在首輪選舉中就以超過58%的得票率當選的國民聯盟上司人勒龐對選舉結果表示歡迎,稱“這表明馬克龍陣營實際上已經崩潰”。她還稱,“我們還沒有勝利,第二輪才是決定性的……我們需要絕對多數票。”

為說服更多選民為本黨投票,28歲的國民聯盟主席巴爾代拉在衆多支援者的歡呼聲中承諾将成為“所有法國人的總理,傾聽每一個人的聲音”,同時他也将成為“共治的總理,尊重憲法和總統職能,但在對馬克龍想要推行的不當政策方面将毫不妥協”。

三大勢力與三種結局

“面對極右翼,左派指望聯合馬克龍陣營聯手抵擋。”《費加羅報》1日稱,在第一輪選舉結果出爐後,左翼政黨“不屈的法蘭西”上司人梅朗雄表示,馬克龍所在的執政聯盟經曆了“一次沉重且無可争議的失敗”,他呼籲不要讓國民聯盟多赢得“一票”或“一個席位”。他稱,如果在各選區的三方角逐中,“不屈的法蘭西”候選人在第一輪中排名第三,他将督促該候選人“退選”,以增加領先者“擊敗國民聯盟”的機會。

法國《世界報》發表評論稱,隻有“強大的共和陣線”能夠阻擋極右翼上台并防止法國傾覆。現任總理阿塔爾公開呼籲:“極右翼正站在權力的門口。在我們國家的民主曆史上,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被極右翼勢力控制的風險。”他稱,“我們的目标很明确:阻止國民聯盟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阻止其在國民議會中占據主導地位。”

對于法國未來的政局,法國國際廣播電台1日稱,第二輪選舉後,如果國民聯盟獲得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席位,該黨主席巴爾代拉可望成為新任法國總理。這意味着國民議會自二戰結束以來首次處于極右翼勢力的控制之下,同時将使法國再次陷入“左右共治”(總統和總理屬于不同政黨)的局面。報道稱,法國近代政壇曾出現3次“左右共治”局面,都發生在主流政黨之間,大體比較成功,而一旦極右翼國民聯盟上台,可能阻礙馬克龍的内部改革程序和外交政策。

報道稱,如果國民聯盟未能拿下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席位,那麼馬克龍很可能尋求中間派與左翼合作,推動成立聯合政府。此外,還有第三種可能,即極右翼、中間派、左翼三大陣營的席位都不夠單獨執政,也無法組成聯合政府。面臨這種情況,法國政府運作将陷入癱瘓,隻能由看守政府管理基本日常事務。

西方擔憂“危險的轉折”

1日,法國總理阿塔爾通過媒體宣布暫停原定于7月初實施的縮減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限的改革計劃。路透社稱,為了争奪選民,法國各政黨紛紛承諾增加支出。國民聯盟宣稱将撤銷馬克龍的養老金改革計劃,并削減燃料、天然氣和電力稅。這表明,無論哪個政黨獲勝,法國選後都将面臨财政和債務危機。《費加羅報》1日的社論稱,法國“被夾在這場緻命的對峙中,面臨政治冒險或制度僵局的雙重前景:這兩種情況都是政權危機的表現”。

“一旦國民聯盟上台,法國可能陷入憲法危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國民聯盟還反對馬克龍有關派遣軍隊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設想,并聲稱不會允許基輔使用法國軍事裝備襲擊俄羅斯境内的目标。這可能引起法國有關誰主導外交政策的憲法危機,并對歐盟、北約産生影響。

更讓西方擔憂的是,法國選舉結果顯示出整個歐洲正在“向右轉”。德國極右翼選擇黨上司人魏德爾1日表示,“勒龐能夠取得這麼好的結果真是太棒了。這也是德國選擇黨的榜樣。”

不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1日稱,國民聯盟在第一輪選舉中領先“令人擔憂”。“在我們最親密的夥伴國中,一個将歐洲視為問題而不是解決方案的政黨在選舉中領先,沒有人能夠無動于衷。”在即将于本周四舉行議會選舉的英國,工黨上司人斯塔默1日稱,法國大選是一個教訓,“我們需要解決人們的日常擔憂”。波蘭總理圖斯克1日警告稱,極右勢力赢得法國關鍵選舉首輪勝利後,法國和歐洲面臨“非常危險的轉折”。他指控歐洲許多極右翼政黨受到“俄羅斯影響”。

據俄新社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日表示:“我們非常仔細地觀察這些選舉的進展,這證明了包括法國在内的歐洲國家出現的總體趨勢。”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稱,馬克龍在第一輪議會選舉中落敗,美國總統拜登輸掉了競選辯論,“這些結果并非偶然,西方國家群眾作出了選擇。”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賈巴羅夫則說,不應期待俄法關系會在法國議會選舉後得到改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