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華
黨史回眸
一百零三年來
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
戰勝各種艱難險阻
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
在彭州這片根植着
紅色基因的沃土上
不僅承載着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
更承載着黨砥砺奮進的發展史
6月28日
彭州市舉辦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凝聚彭派奮進力量”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3周年主題黨日活動
展現新時代彭州黨員幹部群衆
在黨的堅強上司下
赓續紅色血脈
攻堅克難、辛勤勞動
建設彭派之城的奮鬥精神
6月30日
“與黨,共築夢想”
彭州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3周年
主題文藝晚會
在官渠農業文化長廊
精彩上演
随着舞蹈《做我的太陽》的伴奏聲響起,晚會拉開了帷幕。朗誦《方向》、古筝演奏《我和我的祖國》、舞蹈《一封家書》、歌曲《夢中的額吉》、情景劇《最後一頓年夜飯》、歌曲《我的祖國》等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精彩上演。
此外,重溫入黨誓詞,“以愛築夢·青春攜行”困難青少年關愛項目等環節也營造了一種愛黨、頌黨、敬黨的濃厚氛圍。整場演出節目形式豐富、主題鮮明、催人奮進,用多樣的藝術形式,讴歌新時代,對黨的生日深情獻禮,進一步豐富了彭州群衆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愛黨愛國的濃厚氛圍。
在今天的彭州
紅色基因、紅色文化早已融入
每個人的血脈
凝結成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
為了抒發對黨、對祖國、對家鄉的深厚情感
讓我們走進這些“紅色地标”
再現一段段曆史和一個個傳奇
彭彭邀你一起
砥砺初心使命
汲取奮進力量
打卡彭州紅色地标
尋訪初心之路
1921-2024
2013年,彭州市開展了第一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命名工作,共命名了6個黨史教育基地,分别是:1929年彭縣黨員大會遺址、秉彜亭、劉鄧潘起義紀念館、李一氓故居、“獵槍會” 紀念館和彭州市烈士陵園。2017年,展陳彭州市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史的“寶山村曆史陳列室”“白鹿地震遺址公園”“5719廠廠史館”“彭州市檔案館檔案展覽廳”等4個基地命名為第二批“彭州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1929年彭縣黨員大會遺址
“1929年彭縣黨員大會”舊址 法藏寺碑亭
1929年,彭縣地下黨組織創始人楊石琴在現彭州市丹景山鎮石洞埝社群法藏寺碑亭組織召開了全縣第一次黨員大會,有40名左右的黨員參加。會上,楊石琴認真傳達了上級黨委會議精神,深入分析面臨的嚴峻形勢,周密部署對敵方案,并對新黨員進行黨紀教育。這次大會開啟了彭縣共産黨組織的曆史篇章,為彭縣地下黨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法藏寺碑亭召開的全縣第一次黨員大會,是彭縣地下黨組織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永載史冊。
秉彜亭
秉彜亭是為了紀念在“五卅慘案”中犧牲的革命烈士何秉彜而建。1984年始建于彭縣公園内,2004年因城市規劃原公園拆除,後遷建于彭州園内。
由李一氓題寫匾額“秉彜亭”,亭柱上懸挂着“滬港雲橫寫丹心碧血,九溪春暖仰英烈高風”的對聯。亭内中央矗立着何秉彜漢白玉塑像,木匾上書刻着何秉彜的生平簡介。遊人可以随時來這裡瞻仰烈士的風采,感受先烈激蕩長空的浩然正氣。
劉、鄧、潘起義紀念館
紀念館位于龍興寺藏經樓二樓,這裡曾是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三位将軍秘密通電毛主席、朱總司令,發起“成都起義”的所在地。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軍大西南。在人民解放軍強大攻勢的震懾、中國共産黨的政策感召以及四川地下黨組織的積極推動之下,12月9日,劉、鄧、潘三将軍率部在彭縣龍興寺通電起義,史稱“成都起義”。
成都起義促進了成都的和平解放,加快了解放大西南的程序,對整個西南戰役的速勝起到了良好的配合作用,為人民解放戰争取得最後勝利作出了貢獻。
李一氓故居
李一氓(1903—1990),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天彭街道東大街,是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共産主義戰士、詩人和書法家。
李一氓故居位于天彭街道東南市街19号,緊鄰“望蜀裡”曆史文化街區,2017年啟動實施修繕保護工程。修繕後的故居是一個古樸的具有清代川西民居建築風格的三合院,保留了原有的青瓦屋面、雙層檐口、鬥撐木柱、方格門窗等特色,庭院中的紫荊樹,花繁葉茂,寄托了深摯的思念之情。
“獵槍會”紀念館
“獵槍會”紀念館位于彭州市桂花鎮桂花社群。彭州解放前夕,地處彭縣山區的豐樂、桂花等地的貧苦農民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上司下,成立了一支不脫産的農民武裝“獵槍會”。這支隊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積極開展革命活動,進而動搖了地方反動勢力的根基,在迎接解放和平叛剿匪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彭州市烈士陵園
1995年7月彭州市烈士陵園被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準許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舊烈士陵園于2012年9月停止使用,新烈士陵園位于丹景山鎮雙松村,于2012年11月對外開放。
寶山村曆史陳列室
陳列室位于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建于2013年5月。該陳列室通過文字、圖檔、實物等展示方式,講述了寶山人在以賈正方為首的村兩委一班人的帶領下,堅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從貧窮落後到共同富裕的發展曆程,講述了寶山村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及跨越式發展的創業曆程,不僅展示了寶山村的發展史、奮鬥史,更是對寶山精神的傳承和弘揚。2011年10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命名為“四川省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白鹿地震遺址公園
白鹿地震遺址公園位于白鹿鎮白鹿場社群,主要由“最牛教學樓”、“天心”群雕、地震體驗館、科普館和訓練館組成,全面展示了白鹿鎮黨委帶領全鎮黨員幹部在大災大難面前團結一心、衆志成城,推進抗震救災和重建家園的非凡曆程和重要成就。該公園是“5.12”地震重要紀念地和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
5719廠廠史館
位于彭州市麗春鎮,建于2011年10月,面積576平方米。該展館通過圖檔和實物展示了5719廠的發展曆程。展館圖檔分“溯源篇、軍品篇、民品篇、人才篇、黨群篇”等15個篇章,展示了5719廠黨委帶領廣大黨員幹部職工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的曆程,弘揚了精益求精、永攀高峰的工匠精神。
彭州市檔案館檔案展覽廳
位于彭州市行政中心4号樓的彭州市檔案館為國家二級檔案館,具有較為豐富的黨史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是“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展廳分為實物展和圖檔展,以彭州曆史為線索,以檔案為依據,詳細介紹了彭州的發展和部分曆史人物以及各個時期,特别是改革開放後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成就,重點是撤縣設市後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了“5.12”地震中抗震救災的場景以及通過災後重建彭州煥發出的新面貌,并将彭州未來的發展規劃用圖文形式展現給世人,以激勵彭州人奮發向上,展廳已成為彭州對外宣傳的視窗和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教育基地。
尋一段光影黨史
唱一曲奮進之歌
讓我們在歌聲與歲月回眸中
體會共産黨人的初心與堅持
緬懷和傳頌紅色精神
與黨共築夢想!
期數:3108期
文:劉代萱 品鑒彭州
圖:喬剛 鄭小娟 劉帆 品鑒彭州
編輯:劉代萱 責編:鄧茹月 稽核:楊華
★轉載請标明來源,版權保護離不開你我的參與!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岩
副主編:葉韬 馮豔麗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劉倩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