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宮的周期性變化會引發月經,很多人稱之為“大姨媽”,而這位親戚對女性似乎并不是特别友好,不僅對日常活動造成影響,痛經還會讓很多女性痛到懷疑人生。
不過女性身體方面的一些問題,是可以通過月經反映出來的,如經量過多、過少、月經提前或延遲等,可能是一些婦科疾病所緻,那麼月經發黑,有血塊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說這是身體需要排毒的表現,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一、月經發黑,是身體需要排毒嗎?
女性子宮的周期性性變化,導緻子宮内膜脫落出血,形成月經,很多人認為,身體中含有大量毒素之時,毒素會在人體血液中大量存在,導緻血液顔色發黑,經血發黑便是身體需要排毒的重要表現。事實上這種說法是不正确的。
日常飲食可能會帶入部分有毒物質,一部分經消化吸收進入人體血液當中,再通過肝髒解毒和腎髒過濾随尿液排出體外,另一部分則随糞便排出人體外,是以人體内并不會存在大量毒素,血液也不會因這一小部分有毒物質而呈現黑色。
此外,我們假設該說法成立,人體内有毒物質促使血液變成黑色,既然血液中毒素含量很高,那麼身體中有毒物質将非常嚴重,普通人體根本無法承受,可見月經發黑,說明身體需要排毒的說法并無科學依據,大可不必去相信。
二、月經發黑、有血塊的原因。
1、月經發黑的原因
首先經血不同于人體正常的血液,經血中含有子宮内膜脫落物、粘液以及脫落的細胞等,是以其顔色可能比正常的血液要深,會有發黑的狀态,同時經血也可能會在宮腔記憶體留一段時間,也會導緻顔色加深。
另外,很多女性會有氣血不足的問題,該問題會導緻經血排除不順暢,導緻經血在宮内停留時間加長,使經血呈現發黑狀況。
此外也有可能是血液中的含氧量過少所緻。出現該情況的女性應注意調理身體,補充氣血,同時适當進行運動,增強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含氧量。
2、月經有血塊的原因
經血中含有子宮内膜碎片和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偶爾會導緻經血出現血塊,是正常的現象,再者倘若經血被堵塞在宮内某一區域,長時間未排出就會凝結成為血塊,随經血排出,這種現象通常在早晨或久坐後出現,也屬于正常的現象。
女性經期倘若不注意飲食,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參加劇烈運動會導緻子宮内膜過早脫落,會引發血塊出現。此外一些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内膜炎,會造成患者出現血塊問題,同時伴随出現白帶異常和腹痛症狀。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到,月經發黑、有血塊,并不是表示體内有毒素,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
而産生該現象的原因多為生理性問題,如經血停留時間多長,也有病理性原因,如氣血不足、血液氧含量低、子宮肌瘤、子宮内膜炎等問題,倘若是疾病所緻的經血發黑、有血塊,應盡快就醫檢查,防止這些婦科疾病持續傷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