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和北大是大陸的最高學府,是無數考生夢寐以求的終極目标。
像吳善柳、唐尚珺等輩,居然為了考進清華連續參加聯考十餘次,可見清北的吸引力。
2020年,一位名叫冼奇琪的00後的少女卻說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
說出這種話的人,要麼是嘩衆取寵,要麼是真有實力。
冼奇琪說這句話時才16歲,她當時剛獲得數學聯賽一等獎,是以肯定真有實力。
如果連清華北大都看不上,難道這位冼奇琪的目标是世界級的那些名校?
冼奇琪的父母都是老師,她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
他們給了冼奇琪一個非常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可以肆意發展自己的愛好。
冼奇琪可能也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她居然從小就對數學有興趣。
數學是全部理科的基礎,也是中考、聯考選拔學生最重要的一個名額,很多中學生都因為學不好數學而被淘汰。
國小的數學難度不算高,但已經足夠讓冼奇琪同齡的孩子們苦惱不已。
冼奇琪學習數學來卻顯得遊刃有餘,她早早地就把自學了國小全部數學課程,幾乎次次考試都能考滿分。
冼奇琪的父母發現了她的數學天賦,把她送進了奧數教育訓練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冼奇琪的父母在她的成長路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他們是先讓孩子自己摸索自己的興趣和天賦,然後再對孩子加以引導。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有問題的,要麼過于嚴厲,要麼過于寬松。
有的父母發現孩子的天賦根本後不當回事,或者是直接把孩子當成了炫耀的工具。
這樣的孩子最終大機率隻能“傷仲永”。
還有的父母盲目的給孩子報興趣班,完全不管孩子的想法和天賦。
奧數是需要天賦的科目,送不适合的孩子去奧數班等于拔苗助長。
冼奇琪無疑是個有天賦的學生,即使是在奧數教育訓練班的精英中,她也屬于佼佼者。
後來,冼奇琪考入了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高中,一入學就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高中時期的冼奇琪數學成績依舊很優異,同時她也沒有落下其他科目。
像她這樣又有天賦又肯努力的學生,老師們自然對她寄予厚望,他們都希望冼奇琪能考進請華北大為校争光。
冼奇琪本人對未來規劃的并不是很清晰,她更傾向于随遇而安,對清北并沒有那麼深的執念。
高一的時候,老師們推薦冼奇琪去參加了省級的數學競賽。
在和一群高三學長學姐的競争之中,冼奇琪拿到了一等獎,震驚了全校。
這下冼奇琪的老師更加笃定,她就是個清華北大的好苗子。
誰想到高二那一年,冼奇琪網上報名了中科大的少年班,似乎是要放棄聯考。
以當時冼奇琪的成績,如果再等一年參加聯考,清北大機率是沒有問題的。
是以大家都對冼奇琪的決定感到震驚,連她的老師們都不了解她。
“我懶得考清華北大。”
冼奇琪說的這句話流傳到網上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都嘲笑她不自量力。
也有一些人認為冼奇琪太過狂傲,就算真的有實力,也不該對祖國的最高學府出言不遜。
總之這些人已經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無論冼奇琪的結局如何,他們都有說法。
冼奇琪沒有在意這些聲音,她輕松通過了少年班的選拔考試,還順便提前參加了聯考。
當時的冼奇琪隻有16歲,比其他考生少學了一年,卻依然考了663分。
如果她高三在鞏固一年,清華北大确實是她的囊中之物。
冼奇琪選擇中科院的少年班,隻是因為偶然看到了少年班的宣傳資料。
她覺得中科院的科研氛圍更适合自己鑽研數學,是以臨時起意參加了面試。
至于清華北大,冼奇琪也并不是不願意去,她的原話是被人曲解了。
“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萬一還不小心考砸了,就上不了了。”
冼奇琪并不嚣張,相反是有點過于謹慎了,她害怕自己有可能考不進去。
可惜一些無良媒體為了流量斷章取義,一些網友也是不辨真假,不加考證就去攻擊一個16歲的小姑娘。
2013年聯考,湖北考生賀維藝放棄了清華保送名額,一定要要通過聯考進入清華。
宣傳這件事的媒體沒有一個人提到賀維藝放棄名額的原因,好像賀維藝就是單純為了賭氣才放棄名額的。
當時人們也都抨擊賀維藝不知天高地厚,浪費名額。
實際上賀維藝選擇保送的話,隻能去清華的實體系,而賀維藝從小就喜歡經濟學。
他有實力考進清華經濟系,自然是不肯湊合去實體系。
賀維藝和冼奇琪做了相反的決定,可他們倆卻都被批評為“狂傲”。
某些人光斷章取義還不夠,還刻意地引導輿論。
冼奇琪确實是懶得考清北,她所說的“懶”,完全是字面意思上的“懶”。
可在無良自媒體的曲解下,好好的一句話卻變成了另外一個意思。
好在冼奇琪并沒有受到輿論的影響,目前她已經完成了全部學業順利畢業。
其實冼奇琪當初也并不是非中科院不去,她并沒有清晰規劃自己的未來,而是走
一步看一部。
中科院的宣傳吸引了冼奇琪,她就立刻投入了實際行動考少年班
就算考不上,她還是還可以回來考清北。
冼奇琪是個非常豁達的人,她懂得取舍、永遠都不鑽牛角尖,是以才能利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