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檔來源:攝圖網
本文為《方圓》雜志原創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王行翼立志成為詐騙界“大佬”進而“收徒”掙錢為打響在詐騙界的知名度他竟對作案過程進行直播“搞錢”6萬餘元東窗事發後得知自己的行為涉嫌盜竊而非詐騙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很不服氣“我學的都是詐騙套路,為何要定我盜竊罪?”
賣遊戲賬号被盜2萬餘元
曉文是個資深遊戲玩家,擁有多個高價值的遊戲平台賬号,偶爾出售遊戲賬号換些零花錢。
2023年5月,曉文在遊戲賬号交易平台上收到一條私信,對方表示自己是未成年人,無法通過交易平台的相關認證,可以私下加QQ溝通交易。對方随後通過QQ發來一張1999元的支付寶交易截圖,聲稱已完成支付。
然而,曉文的賬号并沒有顯示收到這筆錢,她随即詢問對方怎麼回事。“小姐姐,這估計是因為支付寶延遲支付了,我之前也碰到過。我真的很想要這個遊戲賬号,要不你下載下傳一個視訊會議軟體,我把支付寶客服也拉進這個軟體聊天群裡,我們一起解決。”
看到對方購買态度格外誠懇,曉文于是按照對方的要求下載下傳了某視訊會議軟體。
聊天群内的“支付寶客服”态度親昵,話術職業,很快便直截了當地告訴曉文,她的支付寶賬戶存在問題。為了測試其大額支付功能是否可用,客服指導其建立了一個群,讓其在群内給自己發大額紅包,檢視能否成功發出。
但令曉文驚訝的是,她發出的共計約2萬元的普通紅包和密碼紅包,在短時間内居然被很多人領走了。感覺到自己似乎受騙的曉文還沒來得及仔細思考,就又被支付寶上連續接收到的私信震驚到:4人先後通過支付寶聯系到曉文,稱她被騙了。
原來,竟然有人利用這些視訊軟體,偷偷分享了曉文的手機螢幕,并在某知名短視訊平台直播欺騙曉文的過程,最後兩筆密碼紅包也被其在直播中公開了,觀看直播的人則通過密碼“瘋搶”了這兩筆紅包。
搶到紅包的部分人出于好意,在支付寶上聯系了曉文。其中一人還留下微信号,和曉文加微信後,将對方直播詐騙的視訊和短視訊賬号提供給了曉文。曉文立刻報警。
拜主播為師專學詐騙套路
聯系曉文要買賬号的人,叫王行翼。王行翼待業在家,平時常刷短視訊。2023年3月,王行翼偶然浏覽到有主播在視訊中示範各種詐騙手段,并線上收徒。
在這些主播口中,騙子主要分為前端“漁夫”和後端“後續手”。“漁夫”主要是利用各種虛拟遊戲賬号交易平台,以支付受限為理由加QQ進行交易,并僞造轉賬截屏,誘導被害人到後端“後續手”刷流水。“後續手”則冒充官方客服,通過一系列話術線上騙取被害人的錢财。
王行翼随即觀看視訊進行學習,并私信主播,加入他們的群學習各種詐騙話術,并拜了該主播為師,學習詐騙套路。
案發後,他回憶說:“詐騙過程中能騙到錢,詐騙結束還能将騙到的遊戲賬号和裝備賣掉賺錢,我覺得這些手段賺錢特别容易,于是我也想去學習這些詐騙的手段。”
2023年4月,王行翼開始在網上陸續與人結夥幹詐騙,并将騙得的大額紅包和遊戲賬号賣掉的錢按照約定分成。從一開始在遊戲交易平台招攬被害人的前端“漁夫”,到後期頂着官方客服的名頭,誘導被害人轉賬發紅包的“後續手”,王行翼在詐騙過程中的角色不斷變化,随之變化的還有他對詐騙套路越發得心應手的“自信心”。他“立志”要成為“業内大佬”,倚仗“江湖地位”從其他詐騙者那裡賺錢。
為了打響自己在詐騙界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收徒”賺錢,王行翼在發現曉文有可能“上鈎”後,便直接在直播間裡現場示範如何騙錢。他一邊直播講解各種詐騙套路,一邊熟練地分享從曉文那裡騙來的密碼紅包,讓觀看直播的粉絲領取。
曉文報警後不久,王行翼的直播賬号遭到平台封禁,王行翼也被警方逮捕。
“我明明是在騙,為何定我盜竊?”
2023年8月21日,此案移送上海市闵行區檢察院審查起訴。面對檢察官的訊問,王行翼坦言自己之是以會在某平台上直播詐騙過程,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我在好幾個‘漁夫’QQ群裡做管理者,可以幫這些做前端的人介紹做後端詐騙的人合作。等有了名氣後,我就能收他們的押金和群裡的‘茶位費’(術語,類似于按人頭收費),這樣也更能讓别人信服。”王行翼說。
每次從被害人那裡騙出幾筆紅包後,王行翼往往會披上其他馬甲或者換一個被害者繼續騙。
“每騙到一筆錢,被害人可能會不信任目前跟其聯系的人,這時候就需要換一個身份,比如财務經理的身份,繼續行騙。第二個人就叫‘二水’,如果被害人轉賬後又開始不信任了,就會繼續換人,換成‘三水’。”王行翼說。
在訊問過程中,檢察官發現,自認能夠成為詐騙“大佬”的王行翼對自身犯罪行為定性為盜竊罪似乎有個“心結”,他對詐騙似乎更有“執念”。
“檢察官,我學的都是詐騙套路,為什麼要定我盜竊罪?”
檢察官耐心地向王行翼進行法律解釋,要從行為人轉移财物采取的主要手段和被害人有無處分财物意識的角度來區分盜竊罪和詐騙罪。
“本案中,你利用資訊網絡誘騙他人給自己發紅包,以提高賬戶額度完成收款,是以被害人沒有傳遞錢款的意識,應當以盜竊罪定罪處罰。”經過檢察官的釋法說理,王行翼在證據面前,對所有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自願認罪認罰。
經審查認定,2023年5月,王行翼多次與他人結夥,在網上尋找多名被害人向其購買遊戲賬号,謊稱被害人賬戶受限無法收款,讓被害人下載下傳遠端視訊軟體,分享手機螢幕對其遠端指導,并讓被害人通過在群内給自己發紅包、刷流水等方式解除賬戶限制。
其間,王行翼等人通過被害人所分享的手機螢幕中顯示的建群二維碼進入被害人所建的群,并偷偷領取被害人發送的紅包錢款。經查,王行翼共計參與竊取4名被害人錢款,合計6萬餘元。
2023年9月8日,闵行區檢察院将此案起訴至上海市闵行區法院。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王行翼夥同他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竊取他人财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刑法的相關規定,涉嫌盜竊罪。
2023年10月7日,闵行區法院開庭審理此案。2024年1月3日,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王行翼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1萬元。
關于有主播在視訊、直播中示範詐騙手段、從事非法活動等問題,檢察官表示會高度關注這一現象,并打算就該問題聯系短視訊平台。
本文雜志原标題:《為打響在詐騙界的知名度,他直播犯罪》
編輯丨肖玲燕 王麗 設計丨劉岩文丨楊瑩瑩
購買《方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