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老城廂·新品質”生活圈黨建聯席會議成立以來,南房集團黨委積極探索,有效放大“1+N”的協同效應,推動老城廂區域品質生活顯著提升,共同構築起一個“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四宜”美好生活圈。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3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6月30日,“老城廂·新品質”生活圈黨建聯席會議主題活動舉行。現場,海西小區“先鋒物業 治惠家園”物業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釋出,海西小區1号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地下車庫正式啟用。
01
黨建引領,
海西小區有望打造成下個“西淩”
普育東路101弄,海西小區9—12号的地下非機動車庫(海西小區1号車庫),已建立多年。這個面積550餘平方米的地下車庫,由于牆皮脫落、地面坑窪、局部滲水、雜物亂堆放等問題,成為居民們吐槽的“熱點”。
除此之外,電瓶車停放位及充電口數量存在缺口,也成為了“硬傷”。這些“窘境”為小區“飛線充電”和違規充電提供了“溫床”,為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為徹底解決上述問題,進一步加強住宅小區安全秩序管理,盡最大可能滿足小區内居民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和安全充電需求。南房集團物業公司積極履行國企擔當、社會責任,南房物業黨支部與海西居民區黨總支通過黨建聯建,共建簽約聯手實施了第一個項目——海西小區1号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地下車庫啟動改造。
活動現場,與會上司正式為海西小區1号車庫開啟了啟用裝置。車庫使用公約正式公布,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半淞園路街道社群顧問規劃師宋雷作了《共建社群 點亮生活》的發言。
記者現場看到,改造後的車庫,煥然一新。可為140餘輛非機動車提供停放空間,并配備了配套的充電樁。改造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地下車庫消防設施裝置的優化。
“我們配備了消防噴淋配備以及消防主機和消防煙管,消防管接水上噴淋頭獨立式煙感逃生應急燈抽煙機排煙,此非機動車庫消防保障能級基本與地下機動車庫标準持平。”南房物業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楊喜林表示,車庫還配置了LED感應燈帶,鋪設了環氧地坪,并設定牆面顔色分區等,“将改造做實做優做細,緻力于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美觀的地下電瓶車停放、充電空間。”
海西小區1号車庫的啟用,隻是一系列惠民行動的開始。南房物業為海西小區制定了“先鋒物業 治惠家園”物業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計劃通過舊住房綜合改造、綜合修繕與環境治理、加梯工程、改造海西2号非機動車地下車庫等多項目疊加,将民心工程做大做實,更好地響應居民群衆對高品質人居環境的向往,并努力實作惠民資源的最大效應,将海西小區打造成下一個“西淩新村”。
02
“南風暖城廂”,
老城廂将煥發“新品質”
今年1月,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老城廂·新品質”生活圈黨建聯盟啟動。根植于老城廂區域建設開發、民生服務、文化傳承等領域的14家機關,攜手共進,共同開啟黨建助推老城廂高品質發展的新篇章。
活動現場,南房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椰明表示,作為區屬國企,南房集團将始終堅守國企的擔當與社會責任,以“服務至上 品質為先”為基石,着力推動“先鋒物業 治惠家園”和“物業治理 惠民行動”向更深層次發展。
“希望集團物業公司繼續以集團‘南風暖城廂’建立為民項目為引領,系統總結已經完成的項目中所獲得的成功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複制和推廣,将這些關乎民生福祉的事情做實做精。”
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夏淩霞現場也表示,黨建聯盟平台,為老城廂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未來,希望通過“西淩新村”以小聯大的經驗,将海西小區打造成一個品質更高的小區。通過進一步鞏固提升黨建聯盟效應、為民服務工程,讓老城廂居民收獲更多。
“希望能在硬體和軟體上下功夫。”區房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興華表示,老舊小區硬體條件相對薄弱,下一步,圍繞“便民、利民”的目标,提升硬體條件,使小區整體提升。軟體上,提升服務品質,從保基本向宜居型、安居型提升,通過充分釋放民生項目資源的最大效益,讓社群居民群衆有更多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此次海西小區1号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地下車庫的建成啟用和綜合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的釋出,将成為新起點。借助老城廂黨建聯席會議的大平台,南房物業将繼續紮實開展“南風啟夢途”系列為民項目,不斷推出并完善更多“為民、惠民、利民、便民”的項目,共同打造宜居宜業的嶄新生活圈,共同書寫老城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