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說法源自一本叫做《麥肯基療法》的書,一開始看到“頸疼痛是一個大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這句話的時候我也有點懵?
“疼痛”怎麼能是一個“商機”呢?
後來我才知道了,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呀!
首先頸背疼痛确實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很多人都存在,而且都疼痛通常非常纏綿,采取了很多治療,吃了很多藥,就是不見好,很多人把它稱為“不治之症”。
其次就是說它是一個商機,何以見得?
疼痛免不了去醫院,到了醫院你就發現這些疼痛所蘊含的“商機”。這些疼痛到了以免醫生往往最為普遍的就是三種處方:
- 一個是檢查處方,醫院裡的各種儀器裝置,一番檢查下來大幾百都打不住;
- 另一個是開一些各種吃的、塗擦、外敷的藥,包括各種止痛藥、中成藥處方、中藥等等,這些花費小不小喲,而且很多一吃就是要好長時間。
- 還有最後一種,就是理療處方,很多人對此意見是褒貶不一,有的覺得坐着提舒服,有的覺得做着就是在受罪。而且理療往往一做就是好幾周,幾千塊就不見了。
最後如果這些處方都不能解決問題了,那麼醫生可能就會建議你手術,談到手術花費更是不小,動不動就得要上萬了。
還不止如此呢,腰痛除了上醫院,很多人還更喜歡光顧在外面的理療按摩店,私人診所等等,這些的花費也不在少數。
是以現在在回過頭來看看,你說頸背部的疼痛是不是既是一個大問題,又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呢?
說這麼多,難道就為了揭露這樣一個事實?當然不是,我想說的是其實這樣的疼痛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你能夠通過了解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将會大大減少你頸背痛的發生。
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反着來”,這也是我經常跟我遇到的頸背痛的患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首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頸背為什麼會痛,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們長時間保持低頭駝背的姿勢,超過了我們的身體能夠忍受的範圍,是以疼痛就發生了。
借《麥肯基療法》一書中“疼痛的機理”解釋的例子來說:
當我們的身體彎曲到一定角度,使得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軟組織過分拉伸,就會産生機械性疼痛。
以我們的手指來講,慢慢地将手指向後彎,隻到感受到阻力,如果你一直維持這個姿勢,一開始你隻會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是随着時間流逝你最終可能會感覺到疼痛。
疼痛說明這樣的姿勢對我們造成了傷害,這是身體給我們的一種警示。我們如果一直維持這樣的姿勢,或者再感覺到阻力之後還繼續往後掰手指,韌帶和周圍的軟組織會被撕裂,由此造成的疼痛即使在我們手指恢複正常的狀态疼痛也會持續一段時間。
而我們的脊柱呢?其實也是如此,由于我們長時間的低頭,弓腰駝背,我們脊柱也在造成這樣的慢性損傷。
事實上我們的脊柱并不是筆直的,它有一定得生理曲度,如圖示:
就頸椎來講,一些人拍片檢查的時候就會發現報告單上可能描述“生理曲度變直”,也就是說頸椎本該有的曲度現在不存在了,這就是我們長期不良姿勢造成的改變。
想要避免這樣的改變我們就要經常性的“反過來”,也就是說我們經常低頭,那麼就要找機會多擡擡頭,經常弓腰駝背,就要找機會挺挺腰,挺挺胸,維持住脊椎本該有的生理曲度,那麼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出現頸背疼痛的問題。
事實上很多手法治療的醫生就是利用了這點,能夠讓你的疼痛馬上得到緩解,他們通常會通過一些手法按摩放松你緊張的肌肉,然後給你通過一些“扳法”,讓你的脊柱盡可能的恢複應有的狀态,這樣你當然會舒服很多。但是為什麼這樣的舒服持續不了多久呢?因為你的生活習慣沒有改變,你回去以後又要埋頭工作,時間久了你的問題就會又席卷而來。
是以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自己給自己進行改變呢?
比如說長時間低頭工作,那麼你就抽時間給自己一個往後擡頭的機會
長時間的伏案,那麼你應該抽時間給自己伸懶腰,挺挺胸的機會
長時間的彎腰,那麼你應該抽時間給自己一個挺挺腰的機會
下班回家後,覺得頸背酸痛,可不要覺得是你工作太累了,需要馬上躺下休息。那是身體在提醒你,你可能需要對這些地方進行适當的拉伸放松了。或許你可以趴在床上或者一個墊子上,讓我們下半身盡量貼緊墊子,用手支撐上半身盡量擡起,頭也盡量擡起,做出跟我們白天上班時候完全相反的脊柱狀态,讓疲勞的它恢複正常的形态。
很多人都在擔心自己腰椎間盤突出問題,腰椎間盤就是腰椎中間的一個墊片,在腰椎活動的時候他就想一個裝滿水的氣球,你總是往前彎曲你的腰,椎間盤就被擠壓的往後突,是以如果你能給自己機會挺挺腰,理論上它是不是就會被“擠回去”,就算不能,也能幫助維持住不要往後突出來。
我想,如果你能夠了解這些簡單的道理,并積極去應對的話,那麼你的頸背痛問題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的。
#疼痛真相研究所#
#頭條健康真相##大健康辟謠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