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什麼國劇最讓人上頭?
我說是掃黑劇。
最近這幾年,掃黑題材已然成為國産影視的一個“香饽饽”。
掃黑作品雖然播出率并不高,但爆款率可是相當之高。
一部《掃黑風暴》,46億播放量。
一部《狂飙》,成為2023年度爆款。
一部肖央領銜的《掃黑決不放棄》,輕易在端午檔拿下1.9億票房。
掃黑影視劇持續大火,除了題材優勢,還由于該題材鮮明的戲劇沖突和正反角色巨大的塑造空間。
隻要制作優良,掃黑劇基本都可看性十足。
正反方鬥得越精彩,觀衆越入戲。
不過說起來,《狂飙》之後一年多,電視螢幕已經很久沒有大熱的掃黑劇播出了。
誰來破局?
還得是他——張譯。
最近,一部張譯領銜的掃黑大劇首發預告片,《以法之名》。
從3分鐘預告看,我就一句話,爆相十足。
導演,傅東育,出了名的硬核導演。
主演除了張譯,還有李光潔、蔣欣、劉佳、馮嘉怡,再加楊爍、施京明、董晴、丁勇岱、任重、徐梵溪、郝平、白冰。實力派不下15位。
最後看劇集背後站着的,最高檢影視中心。
能再掀《狂飙》式的追劇狂潮嗎?
沉潛多時的張譯,這次又能創造出多大的驚喜?
01、故事尺度生猛?三句台詞足見力度,這部新劇,夠狠
從預告能看出來,這部當代檢察題材偵查大劇的故事主線,就是掃黑。
海東省檢察院檢察官洪學友、鄭雅萍、海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李棟等人在複查海州市“萬氏集團涉黑案”過程中發現疑點,嫌疑人張文清被誣陷構罪,并且牽扯出司法人員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徇私枉法。
在省委政法委、省掃黑辦、省檢察院上司和政法各機關的協同配合下,他們以舉報線索為突破口,複查“213槍擊案”,徹底打掉了盤踞在海州市多年的黑惡勢力“天龍集團”,還了張文清的清白,同時查辦了海州市某些司法從業人員的職務犯罪。
這段故事簡介,資訊量已經很不小:槍擊案、涉黑案、黑惡集團、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好家夥,這是融合了狂飙和巡回檢察官的故事元素?
預告中的三句台詞,則讓我們似乎看到了整個故事發展的草蛇灰線。
第一句:“十一檢察部,幹啥的?收拾咱自己人的。”
這句預告片中的對白,顯然出自于一段公檢法系統人員内部的小讨論。
光是這對白,尺度就讓人想起《狂飙》《人民的名義》。
而整部劇集,正是類似畫風,整個掃黑之路主打一個驚險刺激。
故事,由一起涉黑大案主謀當庭翻供觸發。
又随着一位檢察官身死原因未明,引發了司法系統内部的全面自查。
敵友難辨,如何打傘破網、肅清污濁?
很顯然,故事牽扯出了背後躲藏着的多方勢力。而張譯飾演的十一部檢察官洪亮,正是自查的關鍵人物。
掃黑可不是請客吃飯,預告中張譯緊張的眼神就能看出,這是一場絕對的硬仗。
而這也從動态視覺上,帶動了整部劇集的緊張刺激的氛圍。
男主一行人的掃黑路上,持續遇到各種兇險,要麼,是冰裡藏人。
要麼,是有惡徒槍擊。
還有疑似正方陣營人員犧牲。
以及各種,構陷污蔑。
預告中一個鏡頭,張譯飾演的洪亮就正在接受蔣欣飾演的檢察官的審訊。
面對着反派陣營層出不斷的招數,男主“不查出點什麼才叫打臉”,唯有殺開一條血路。
這簡單的一句話,也給後面要發生的事,埋下了兩個伏筆。
第一個,洪亮不是羔羊,他是要收拾某些人的。
第二個,有些人怕被他收拾,就會主動出手想要收拾他,這場仗,硬到不能再硬。
第二句:“公平、正義、真相,這些是學院書本裡說的理想狀态,生活不是,生活是活着。”
除了畫風上的緊張刺激外,預告片出彩的一點還在于對于人物群像的刻畫。
掃黑劇,反派很重要,正面角色同樣重要。
而預告片中每一種善惡,都讓人産生着滿滿的震撼感。
有黑,比如,楊爍飾演的階下囚,一臉冷笑說:我是黑社會?“你不是嗎?”
有白,比如李光潔的檢察官角色,承受重負,擁抱妻子。
可能,還有灰,比如王勁松的角色,始終帶着微笑的他,給人一種城府極深的觀感,一句淡定的“必須查”,給人一種“惹不起”的氣場。但又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真正的反黑大劇,必敢直視陽光下的陰影,看這句對白,有東西了。
第三句:“是黑惡的一個不漏,不是黑惡的一個不湊。”
反派勢力不小,但以男主為首的正方陣營絕沒有被吓退。
盡管過程充斥着各種阻礙,盡管角色不斷受着傷,但從預告片後半部分看,暗示了角色掃黑的愈發“堅決”。
有專案組調查。
有特警出動。
有反派歇斯底裡。
還有女主勸證人開口那句:法律是你的武器,司法機關,就是你的後盾。
這場掃黑戰役,我方必是不勝不休。這也是《以法之名》最大的戲劇沖突和看點。
02、張譯表情深沉,蔣欣“步步緊逼”,王勁松一句話霸氣外露,這陣容真強
其實圈子裡,隻要是張譯參與的項目,陣容幾乎沒有懸念。以他今日在影視圈的地位,不是好項目,不可能遞到他手裡,他更不可能接。
張譯接了,必然是國劇最頂級的項目,這點不需要懷疑。
本劇導演傅東育曾執導過爆款劇《破冰行動》、《風吹半夏》。
演員陣容,除了張譯,還有李光潔、蔣欣、劉佳、馮嘉怡、楊爍、郝平、白冰、潘之、丁勇岱、王勁松等等。
這個陣容,絕不亞于《狂飙》。
最值得期待的,還是張譯。
《狂飙》後,張譯确實演了太多警察的角色,從《他是誰》到《三大隊》,都是警察。
同一個類型角色演多了,觀衆就會有審美疲勞,但當下娛樂圈,張譯依然是可塑性最強的演員之一。
哪怕是《第二十條》那麼有限的戲份,他一樣能演出彩。
看遍當下娛樂圈,沒有任何一個演員,能同時在角色完成度和表演多樣性層面,穩赢張譯。
這部《以法之名》裡,張譯又将挑戰一個新的角色類型:檢察官。
有趣的是,預告片三分多鐘,我愣是沒聽到角色說一句台詞。
再看張譯劇中坐在審訊室的那個表情,冷靜、自持、淡定,甚至透着幾分反客為主。
也就是被誣告甚至深陷泥濘的危機時刻,這個人物依然保持着高度清醒,可以斷定,這絕不是安欣那樣的熱血人物,而是喜怒不行與色的内斂角色。
這類角色,張譯過去其實演得不多,而我已經無比期待,他情緒爆發的瞬間。
第二位,王勁松
王勁松在劇中并非主演,但預告片中的東叔,太有味道了。
上一秒,和檢察官們意氣風發地走來,
下一秒,淡定自若發号施令:必須查。
王勁松的表演實力無需多言,他的一大特點,就是正邪角色,都有代表作。
而在導演傅東育的代表作《破冰行動》中,他飾演的正是東叔這個最大反派。
這一回,王勁松演的似乎是正面角色,但别忘了,劇情簡介已經明示:司法人員,職務犯罪。
誰?換個角度說,參考《掃黑風暴》反派設定,哪個演員有這個分量,去演這張反派底牌?
如果你是導演傅東育,你會不會選王勁松?我會選。
第三位,李光潔
李光潔一直都是一個被低估的寶藏演員,演技一直很穩。
本劇中,他飾演男二号,也是全劇二番,戲份必然吃重。
這幾年李光潔的産量并不低,出演的以懸疑劇為主,比如古裝懸疑劇《風起隴西》、當代懸疑劇《庭外》。
本劇中他飾演的是一名正方檢察官,眼神就像一頭獵豹,細心且耐心地蹲守和尋找獵物,眼神戲相當出色。
他和張譯對戲,觀感不會差,我們耐心等着就好。
第四位,馮嘉怡
作為本劇男三号,馮嘉怡戲份一定也不少。
很多觀衆真正熟悉這位寶藏演員,可能是《城中之城》,蘇見仁在馮嘉怡的塑造下,那股子中年油膩大叔的可愛勁兒,看得觀衆又愛又恨。
但他上次演技大放異彩,則是導演傅東育的《風吹半夏》,這次他在傅東育手裡如何爆發演技,值得期待。
第五位,丁勇岱
熟悉刑偵劇的觀衆,不會對丁勇岱陌生,當年他所飾演的悍匪白寶山絕對是國劇反派天花闆。
憑借《人世間》抵達高峰後,他又憑《南來北往》提名了白玉蘭視帝,雖未得獎,但演技毋庸置疑。
這又是一位正反派皆宜的實力派,就看導演怎麼安排了。
第六位,劉佳
劉佳飾演的應該是一位正方人物。
很多人認識她是因為《你好,李煥英》,其實她才不是像大器晚成,而是早已憑諜戰片成名,更憑《任長霞》收獲影後。
有她為正方坐鎮,正邪對決更有的看了。
第七位,郝平
郝平在《狂飙》劇中扮演安欣的師父曹闖,雖然戲份有限,但角色充滿悲情,發揮相當出色。
在《三叉戟》等大劇中,他都有不錯的發揮。
這次再度搭檔張譯,在劇中卻有被張譯審的鏡頭,我倒要看看,兩人這次是敵是友。
第八位,董晴
董晴是這幾年崛起的一位寶藏女演員。
《心居》中,她細膩的表演,開始引發觀衆注意。《去有風的地方》,她塑造的民俗老闆娘,又讓大家眼前一亮。
《塵封十三載》中,董晴出場不多,堪稱驚豔。
這樣的好演員一直演配角也不是不行,但多少有點浪費。
這次董晴在預告片中已經十分亮眼,很可能是正邪鬥法中的一個關鍵人物,她施展實力的時候,應該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飾演女主檢察官的蔣欣。
飾演囚犯的楊爍。
角色正邪難辨的白冰、潘之琳、任重。
飾演檢察官的施京明等等。
這出大戲陣容,演技、顔值、人氣都絕不亞于《狂飙》,它的目标,當然是國劇爆款。
03、能否再掀掃黑大劇熱潮?張譯就是保證
跳脫劇集本身,我們來聊聊《以法之名》的另一大優勢。
很簡單,掃黑大劇。
不得不說,《以法之名》這個時候拍完待播,無疑是找準天時地利人和。
論天時,從目前大環境,目前的國劇仍與掃黑劇處于蜜月期。
簡單來說,觀衆确實沒看膩。
2019年,兼具掃黑和掃毒屬性的《破冰行動》大熱,斬獲白玉蘭最佳電視劇獎和收割17億網播量,成為2019年現象級爆款。
2020年,《巡回檢察組》熱度也不低。
于和偉扮演的男主馮森成為正方經典角色。
2021年,《掃黑風暴》引發全網熱潮。2023年,張譯的《狂飙》有多熱不用多說。
不難看出,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掃黑爆款出現。
這也是劇集的另一大優勢:地利。
從短期來看,暫無第二部同等重量級的掃黑類型大劇定檔近期開播,而觀衆的期待值,總要有大劇承載。
那麼無疑,近期就是《以法之名》。
最後,人和。
東風已起,靜待大劇出場,隻要掃黑劇主創給出足夠的誠意,打出爆款的可能性不低。
從《以法之名》的陣容配置、主創陣容、故事潛力看,我确實看不到不爆的理由。
我的疑問僅僅是:這會是掃黑劇新王炸,還是新經典?
希望張譯領銜的這部大劇盡早開播,帶我們再度重溫掃黑劇的魅力,也見證劇中那句精彩的對白:“這事過去了”。“有人沒過去。”
那就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