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目前還好好的沒有倒下,美國就迫不及待的制裁中方為要挾,并且已經瞄準了兩個主要的目标,那兩個是什麼目标個?俄羅斯已經感覺到了危險力挺中方。
美國想要利用俄烏沖突來消耗俄羅斯,但俄羅斯還沒倒,他們就開始針對中方對中方進行了制裁,哪兩個主要目标被美國盯上了?耶倫給出了答案,她說的是中訪企業的問題和中方的金融機構。而美國則是以“中方援俄”為借口繼續“炒冷飯”。
4号,耶倫向美國參議院預算委員會證明,“中方向俄羅斯出口商品,尤其是一些華盛頓擔心的、對俄羅斯作戰至關重要的兩用商品”,“我們無法忍受,并将予以懲罰。”
俄羅斯敏銳地嗅到了美方的這一套力挺中方,并對美國的荒唐言論進行了嚴厲的反駁。耶倫發表講話後一天,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兼克裡姆林宮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公開表示,美國應當意識到,與中方這樣的大國,勒索和恐吓是不能容忍的,中國是不怕任何人的,美國也一樣。佩斯科夫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國的“敲詐”和“威脅”的本質。
佩斯科夫還說,俄羅斯和中國是一條戰線的,我們會全力支援他們的。”俄羅斯與中國均為主權國家,中俄兩國的關系也在穩定地向前發展。是為了實作“為兩國人民謀福利,發展互惠互利、互相尊重的合作”這一共同目标。
中俄兩國的正常貿易是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和市場規則進行的,不會對第三方造成任何傷害,也不會受到外界的幹涉和威脅。而且,中方既沒有制造也沒有參與烏克蘭危機,也沒有給雙方提供過緻命的武器。
我們不會,也不會去做那些能讓我們獲利的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美國在維護對俄貿易有利的前提下,卻以“涉俄”為借口對中方企業進行制裁,這是一種典型的單方面欺淩與經濟脅迫行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堅定地捍衛中方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正當權利和利益。但是,美國方面一直都是裝聾作啞。
事實上,美國利用“中方援俄”為借口,對中反企業進行制裁,這已經發生過很多事,他們無緣無故地指責中方企業對俄羅斯出口軍用和民用産品和零件。四月,美國商業部的一個部門——工業與安全局,以“援俄”為借口,将六家中方企業列入了出口控制名單。
那麼,美國如此頻繁地制造“中方援俄”的話題,究竟有何用意?從這一點上來說,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第一,他是要利用公衆輿論,阻撓中俄的進一步交往,美國對中俄關系日趨緊密“擔憂”,而遏制中俄的進一步接近,也是其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一種手段;
第二,利用這個機會抹黑中方,使中方在世界上的形象受到損害;
第三,美國的意思是,既然美國很難增加對烏克蘭的軍援,那麼就在輿論上給俄羅斯制造麻煩,把中方也牽扯進來,不管中方是不是“援俄”都無所謂,關鍵是要讓西方各國看到美國“遵信守諾”的“援烏”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