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 6月23日,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山東)在濟南啟動。此次宣傳活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人大環資委、生态環境部、水利部等機關共同組織,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和部分都市類媒體記者參與采訪報道。
27号、28号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菏澤。菏澤是黃河入魯第一市,當地積極落實黃河戰略,推進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弘揚,帶動文旅相關産業發展。
菏澤職業學院·菏澤市産教融合大學科技園是山東首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為特色的産教融合類大學科技園。在這裡,黃河泥陶、曹州面塑、木闆年畫都可以找到各種樣态,同時這裡還吸引了27位齊魯工匠非遺大師入駐。
剪紙是菏澤非遺項目的代表,小小的剪紙可以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一疊紅紙、一把剪刀,靈巧的雙手上下翻飛,不消多時,一件精美的剪紙藝術品便呈現于眼前。在郓城縣水浒好漢城的剪紙工坊,郓城縣剪紙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楊秀玲正在進行剪紙創作,她們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特色,剪制描繪沿黃九省(區)的黃河文化和地域景觀。
黃河沖擊為牡丹帶來了适宜的生長土壤。這幾年菏澤大力發展花經濟,在菏澤牡丹區堯舜牡丹産業園,牡丹通過深加工,形成了食用、化妝、日化、藥用等四大領域150多個産品。牡丹也從原來的單純的種植觀賞,轉變成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曆經六天,中華環保世紀行2024年宣傳活動陸續走進濟南、東營、德州和菏澤,對四市推進黃河保護法實施、推動黃河流域生态環保和高品質發展的有效做法和經驗集中展示報道,宣傳活動于28号圓滿結束。
閃電新聞記者 馮君裕 武夢彤 菏澤台 邱冰 郓城台 劉保迎 劉一諾 牡丹區台 鄭國建 報道